美文网首页爱心助农扶农贷
金融科技进农村, 农户有望享受“普惠金融”

金融科技进农村, 农户有望享受“普惠金融”

作者: 1b5a5ab29b73 | 来源:发表于2018-10-18 13:54 被阅读15次

普惠金融,又称包容性金融,通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将金融服务扩展到欠发达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向他们提供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小微企业、农民等社会弱势群体难以从传统金融服务中获得资金支持,导致他们资产规模的扩大计划受到严重的限制。随着金融改革纵深推进,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金融技术参与其中,社会底层群体有望在社会金融服务中惠及其中。

根据央行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8)》(下称报告),普惠金融正扎实推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重要支撑。报告显示各地区各阶层资产规模稳步增长,金融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小微和涉农领域贷款增长较快。以新金融在农村渗透为例,2017年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2%;东部和中部地区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7.2%和14.8%,增速较上年分别提高5.0个和2.3个百分点。通过新金融的加持,农户获得了资金支持,带动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专业人士了解到,当前参与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市场主体有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涉农电商平台和涉农互联网金融平台等,以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为代表,依靠技术优势和数据积累,在农村金融市场深入布局。其他平台同样服务项目的有宜农贷、扶农贷、信农贷等。

“互联网真是个好东西,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资金,还给我们带来了技术。”来自云南保山75后农民戴长宏表示。2017年底,戴长宏从扶农贷上贷了10万块启动资金,在原有的菜园地搭起大棚改种植红毛丹,利用平台提供的肥料厂资源逐步扩大生产规模。而在今年,他决定将大棚扩大成一个“互联网果园”,丰富大棚种植水果品种,还在果园安装科技设备,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果园实时动态同步到网络,销路拓展到全国各地。

从农业生产到销售,传统农业的运作方式正悄悄地发生改变,未来将有很多跟戴长宏一样的“新农民”。

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作用逐步显现,各地区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随着网贷监管“1+3”框架的提出,消费金融公司和新兴消费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视平台的合规经营以及风险管理。毕马威将这种风险管理和金融科技的关系定义为“非传统企业以科技为尖刀切入金融领域,用更高效率的科技手段抢占市场,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并更好地管理风险”。

现有的风险管理改变了传统以人为主的风控模式,以“技术+数据”应用为基础,通过借助全面、多维度的数据、模型自动甄别分析、实时计算结果,提高量化风险评估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时效。“技术+数据”的风险管理可以增强贫困地区和农户群体对金融的了解与信任,激发他们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贫困农户脱贫脱困。当然,现有消费金融公司和新兴消费金融机构信贷机制并非无可挑剔,很多平台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未来仍有许多发展空间。

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注重提升消费者的金融能力,有助于实现“金融扶贫同扶志扶智”有机统一。首先,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可以帮助贫困地区提升金融技能、增强使用金融资源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其风险意识。其次,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要求提供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构建和维持良好金融生态系统。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使得金融服务提供者能以低成本的方式、可持续地提供产品和服务,从而可以有效提高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贷款投放意愿,促进贫困地区产业聚集,进而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形成“良好生态环境、金融与产业聚集、贫困人口脱贫”的良性循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融科技进农村, 农户有望享受“普惠金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oj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