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发帖求助,要不要在农村自建房?说是在老家有一块地儿,一直空闲,没有建房,也就没有拿到产权证。自己在省城有两套房,还在还着房贷。如果要在老家建房,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比较犹豫。于是,很多人建议,没有必要,种种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一通分析。得出结论,在老家建房,就是一种浪费。
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建很有必要。
其一,产权归属,离你最近的是农村的房屋土地,尽管是集体土地。这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你说,看着也不咋样嘛,又不是私有的。这样吧,比较一下,你就知道厉害了。你在城市的房子,土地是国家的,和你一毛钱也没关系。你只是个长期租户。大产权七十年,其它用地,有的30年50年的。房子是你自己的,土地是国家的。七十年过后,如何处理?毕竟,那个日子太遥远,很多人也不关心。国家政策目前是这样规定的,屋主接着住,自动续期。一个方向性的规定和指导,没有过多的细节。大家的房子大部分都没到期,还享受不到国家这份福利。最早一批的商品房,可能面临,到时有没有别的附加条件,不得而知。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你得看看当地政府领导的心情。国家给的是指导性议建,具体细节,还得辛苦当地领导去执行。
那么,城市的房子属性就是这样的,一切都是国家的,不容异议。而农村的土地,稍有不同,还能议一下。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众所周知,中国是个农耕国家,千年历史都和土地息息相关。解放后,城市土地好处理,社会主义国家嘛,共有是我们的特性,那就归国家吧。但是,农村土地,不太好处理,像城市土地一样处理,有点不太合适。于是,就新出了一个名词,集体土地。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片生你养你的地方,还是你们的,当然不能给到你们私人名下,那不就成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了。社会是在发展的,万万是不能倒退的。要体现公有制。于是,给是给你们,但不是给个人,是给你们这一群人,一帮人,一村人,共同拥有。也算是代持吧,国家是有政策的,是有法规的,村里是有村长的,村长是要听上级的。
其实已经很不错了,毕竟隔着一层关系。产权是不是离你近了一点。不过,权利不能过分运用呀。地里刨出来点啥,不要想太多,赶紧上交。如有非分之想,那你就太LOW了。那是犯罪,可以好好读读相关律法,扒拉扒拉有关条文。已经很不错了,你还想怎样,土地房屋,世代拥有,没有限期。记住,别出村,只可娶进,不可外嫁。村子不倒,那里永远是你的家园。也可能在北上广,也可能在海外某处,村里有你家的房子,就有你一席之地,屋子倒了,再盖。所以,要时刻关注村子里的一切,还可以博得个好名声,关心家乡。
有人说,户籍不在村子里了,最好是留在村里,毕竟北上广,不是那么容易搞个本本,其他地方嘛,那就呵呵了,都一样。有户籍名正言顺,没有,也没关系,有房子,也可以呀,祖上传下来的,毕竟祖上留下的不多,有一样算一样,这也是名正言顺。具体法规就不细究了,所有指向,这是可以的,是你的。
我们老家,村里的邻居,老头是个教授,移居美帝多年,在美帝也有自己的私人土地房屋,真真正正的所有权,地里挖出来的东西也归自个所有,就是每年得交土地税,得交不少美刀。他在村里的老房,也是他自个的,不卖不租,租了也没市场。房子就放那儿,倒了再建,邮点美刀给亲戚,修修补补的,都好几十年了。
我家老爷子,也劝我,买个小院子,买了不上当,买了不吃亏,也用不了几个钱。尽管,我从小没有在村子里生活,随着父母去建设别人的家乡了。但是,祖屋在村里,我就是不折不扣的村里的。就有资格有身份在村里买卖地产,享受内部价格。可以批块宅基地,自建一处房屋,反正我也不占有你们的吃饭家伙,耕地。要是我想的话,估计也可以,毕竟村长论辈分,还是我孙子,只要我把家里的那箱子好酒移个地方。我估摸,村长也不好意思为难我这个爷爷了,半推半就也会给我一块自留地,让我种菜吃,合情合理嘛。要我再加把劲,多移点东西。三十年一分地的时候,正好,差不多是时候了,我也名正言顺地可以拿到一块生产资料,为家乡做点贡献了。
这样看来,还是在农村有处房子好吧。该建还得建,更何况,现在阴间的房地产发展势头强劲,那边的房价是只涨不跌。实在买不起,回村里呀,有祖坟呀,妥妥的一块风水宝地,落叶归根,别人无话可说。
总体来说,农村还是挺友好的,除了疫情期间,封路封村,02年开始,我村就形成了传统,疫情期间,外地人员不得入村,尤其是北上广深。疫情的时候,还是别想了,此处略去。
毕竟,疫情终会过去的。所以,当你厌倦了城市的喧闹,或是情绪低落,家有不睦,你也可以暂时有个地儿,清静一时。狡兔三窟,少不了家乡这一地儿。
再往大了说,国际形势风云变化,你看,那乌克兰那块,现在不是战火纷飞。非常时期,不就有个地儿躲了,有吃有喝。也是做个战备储备,免得到时,寄人篱下,那可就浑身不自在了。
兔年大吉,农村建房,大吉大利。拉动内需,扩大基建,时不我待,小伙伴们,行动起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