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子兵法的指导要义

作者: 从小就学坏 | 来源:发表于2018-07-14 15:05 被阅读2次

    享誉古今中外的《孙子兵法》大家都不会陌生,上至达官贵人、军事将领,下至黎民百姓、老少妇孺,都能道出几句兵法上的语录,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者,诡道也”等,可以说兵法里的哲学智慧已深入我们日常当中。

    论孙子兵法的指导要义

    《孙子兵法》是世界公认的“武学圣典,兵家绝唱。”虽然篇幅不长,但信息量极大,可谓字字珠玑,无半点累赘之言。

    这部兵法的诞生,改变了以往的战争思路和规则,演绎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不仅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还蕴含了许多哲学道理,对人们处世、开阔眼界亦有帮助,更是包罗万象。二战名将“蒙哥马利”曾说过:“《孙子兵法》博大精深,精妙绝伦,即使在今天看来,依旧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今被全球多个国家的军事院校列为必修课,足见其影响之大。

    其实很多影视剧中对《孙子兵法》已经过于神秘或神话了,让很多人产生了误解,认为如此高深莫测的书籍以常人的智慧难以理解,更无法窥解其奥秘。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在第一篇“计篇”开端就已经阐释了整套兵法的真谛所在。就如《红楼梦》中[冷子兴演说宁国府]一样,已经将整部作品概括了。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乱而取,实而备,强而避,怒而扰,卑而骄,佚而劳,亲而离,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以上都是克敌之胜的运用法则,最后一句才是关键总结。考验军事家们的智慧,需要在战争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可能事先料到,更无法在战前做出规定。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军事家照搬兵法打仗,战场也不可能如兵法演示的那样呈现。战场实际情况瞬息万变,需要指挥作战的将领根据其变化不断做出相应调整部署,以便我方始终掌握有利可控局面,那么胜利的天平才能向己倾斜。

    归纳一句话就是要不断的对情报进行分析,研究敌我态势,以及战后总结。这是战争的致胜法宝。

    远的不说,就近的来讲,我军从建立之初到后来一步步壮大,一次次战胜强大的敌人,靠的不是神机妙算,而是在战争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毛主席”说过“我们的指战员大多没读过军校,他们都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1956年12月21日,他在杭州一次谈话中说:“我本来也没用读过军事书。读过《左传》、《资治通鉴》,还有《三国演义》。书上都讲过打仗,可是打起来,一点印象也没有了。我们打仗,一本书也不带,只分析敌我斗争形势和具体情况。”

    国民党黄埔军校、陆大毕业的就能打胜仗?我们的元帅、将军没几个大学毕业,没读过多少兵书,但仍然打败蒋家庞大的军队。在毛主席看来,兵书略通可以,多则无益,反而会教条主义。诸葛庐、刘伯温等大军师家掐指能算、用兵如神的场景只能出现在影视剧中,一切脱离战场实际的都不可能做到帷幄千里。

    思想启蒙,以点连面,连绵不绝。

    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兵书,是对战争规律的理性思考和总结,其价值毋庸置疑,但任何兵书都无法涵盖各种复杂的战争形态和技巧。读过两遍《孙子兵法》后我心中有了自己对这部著作的浅见,其实它并不复杂,无论运用到战争还是生活当中,中心思想是帮助我们打开智慧之窗,让你学会如何运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我将其简单分为三个层面:技巧实用层面、艺术指导层面、哲学思维层面。把《孙子兵法》看做顶层设计,至于如何具体操作,须实时研究考量,但都离不开这个大框架,它的意义就是指导作用。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因残简,虽不能窥其全貌,但仍能看出其不寻常之处,比之《孙子兵法》,它更讲究具体操作,细处着墨,匠心独运。前者可看做偏倚战略层面,后者偏倚战役战术层面。

    几千年来要说军事造诣最高的人莫过于毛主席了,虽然他不靠兵书打仗,但兵法中的精髓之要却被他发挥的淋漓尽致,“四渡赤水”的战例你能在兵书上找到?“三大战役”“抗美援朝”就更不说了,实乃千古第一人,无出其右也!

    《孙子兵法》给我们最大的帮助,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发挥自己的思维,要么说“思想决定一切”呢。技巧好学,难的是战略层面的思想。

    以上是个人对此兵书要义的见解仁者见仁罢了,不和权威挂钩。欢迎学术界的大咖共同交换意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孙子兵法的指导要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ry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