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小耀崽上大班了,想着也还是要“鸡下娃”,我就又开始带着他每天读唐诗,出数学题,想着先给他来点古诗积累,再锻炼一下数学思维,也算是在他的学习上做了努力。
但是最近几天,他不要我陪着他一起读了,每次我说要和他一起读,他就会要我去写文章,或者要我去看自己的书,我反思了好几天,觉得最大的可能是我总会在他读错的时候纠正他,没能让他自己一口气顺畅地读下来,以至于遭到了小朋友的“嫌弃”!
之前,我们两都是共读一本书。也不知道怎么的,他认识了很多字,在更小时候读绘本时,我也试着带他读出声音来,我读一句,他跟读一句,读错了我就再读,他再跟;后来他不愿意读出声音了,要自己看,我就“拜托”他读,读给我听。毕竟还小,很多时候,他不认识的字会停下来,等我教,我就鼓励他自己尝试着认,认错了也没关系,“又不是什么大事”,听着他磕磕绊绊读完一页后,我就再给他读一遍……也不知是不是这样的操作影响到了小家伙的自尊心,他后来就有点不愿意给我读书了,要我自己看。两岁时就能背二三十首古诗,随着这两年的忽视,竟忘得差不多了。也不愿意“陪我”一起读书了。
假期里,我们又继续开始了共读,他就带了一本幼儿版《唐诗三百首》,我也准备了一本精装版的内容。一开始,他很积极,每天看书时会催我拿着书,找他书里的古诗,他读他的,我读我的,两个人比较着不同。他的书只有一百一十多页,我的将近四百页,注释、译文、拓展……没有一篇相同。所以他每次都兴致很高,要和我比一比。读了大概一两百首,主要是我要偷懒,就和他一起读他的书,他先读,我再跟读。然后他读错的内容,我就会在后面的跟读中纠正,这样几天后,他又不愿意和我一起了。他要自己读!
这几天在家读书,我明显感觉到,如果我没有和他一起,他反而读得篇目更多,时间更久也更流畅,虽然时不时有错字:认字认半边,读成另外一个字,但他还是很大声很骄傲地读下去。一旦我开始介入:纠正他错误的读音,哪怕他当时就更正了,但读到二十首就不读了,几分钟就完成任务了。特别是昨天和今天,让我感觉非常明显。
昨天只陪读了二十首,今天在他读书时,我在晾衣服,整理,也没搭理他,然后他就一直在那里读,保守估计读了四五十首,等我摸摸碎碎做完了事,他居然还没停止。这让我感觉自己之前的干预是多余的。他其实能读、愿读的,但就是因为有我在旁边时不时纠正他,让他没有现在读书中获得自我的成就感和沉醉感,打断了他的沉浸式体验,才会有曾经的被迫完成。
这让我也想到了我的学生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总有孩子因为一个字一个词不会写就停在那里半天不动,后来我说可以换个词,或者写同音字代替,情况有了很大好转。虽然有错别字出现,但起码没再有半天卡在那里的情况出现了。我想,在小耀崽的读书时,我这时不时地提醒声就是在让他警醒那个正确的字,打断了他的“思路”吧。
让崽去读吧,读错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啊,妈妈陪读只读十分钟,自己自读可以读半小时甚至更久,那妈妈为什么要当那个时间的缩短者呢?反省自己,不要过多的干预小孩子的自主学习,让小朋友保持他自己的节奏,走得远才是目标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