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365日更”以来,便泡在“简书”上,看各个专栏,看每日推首文章,当然,最喜欢看别人对自己文章的评论,顺便,也去看别人的文章。
这一看不要紧,要紧的是看到“简书”上,各种鸡汤文,说教文喧嚣尘上,包括时下又开始流行的毒鸡汤。
不论你作为一名作者要炖什么鸡汤给读者喝,那你首先得有一只真材实料的“鸡”,然后才是要有炖鸡的这个“火候”。
而当鸡汤喝的太多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鸡汤中很多时侯是没有“鸡”的,毒鸡汤,也仅是有毒而已。
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没有鸡的鸡汤或毒鸡汤呢!仔细研究了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几篇鸡汤文,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大凡写鸡汤文的人,文笔都还过得去,尤其是在“简书”这样的平台,练过一些“日更”之后,他们学会了一些本事。
比如说讲故事,把稀疏平常的生活琐事讲得绘声绘色,写得入木三分。令看客欣然入戏,与文中之人同饮同醉,同喜同悲。
比讲故事更技高一筹的是编故事。故事编的惟妙惟肖,让你搞不清楚他写的是生活的真实,还是他塑造了生活。凡此种种与文学创作有关的高超技艺,都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被啧啧称道。
你故事讲得好,你可以一直讲故事啊。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不也说自己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么?所以,故事可以继续讲,也许不小心,哪一天你也得了个诺奖。
显然,写作是没有问题的,那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鸡汤上。大凡写鸡汤文的,是从故事入手,但只有故事,构不成完整的鸡汤文,鸡汤文到最后,都要被归纳、被提升到人生哲学,人生道理的高度。写鸡汤文的人,不可能都是全才,所以碰见“半罆水”的时侯,这些人生的道理,人生的哲学就被断章取义,被肢解成碎片,或被直接生硬地从哲学从心理学嫁接过来。这嫁接可是一技术活儿,是一个有专业素养的技术活儿,所以无缝嫁接并不如意,这便是火候。
鸡汤文的撰文者若出生于文,如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专业还好,那应对时下的国民话题,鸡可能是满满的干货,否则,则是满篇空洞的说教,甚至是谬论,令人读着汗颜。
然而,可悲的是鸡汤文作者并不知道自己写了满篇的谬论,他似乎也读了不少的书,或是进过什么班,弄个什么证书,作为自我催眠的道具,但有些学问,并不是你通过简单的阅读便能精通的。
文学里的小说诗歌,熟读了,便会吟诵,甚至创作出更美的小说来;但更多的学问仅仅通过阅读是get不到真谛的。你可能还需要参与实验、实习、临床实践等活动,你可能还需要导师的提点,才可化石为金。象物理学,化学,医学等专业,因其涉及的专业性太强,太过理性刻板,令不少鸡汤文者望而却步,转而,扑向看似较易上手,较易入门的教育学、心理学,看似好懂的学问令不少鸡汤文作者趋之若鹜。于是乎,看过几本科普读物的人比比皆是,自居人生导师,开始撰文教导大众。所以,鸡汤文喧嚣的局面从此拉开,愈演愈烈,从网媒演到了纸媒,甚至印成了出版物,只是不管它怎么换地方,换皮肤,它的汤中没有“鸡”,这一定是真的。你读了,不会病也不会死,但没有营养,但若你有病了,它一定养不了你的身体,因为它没有营养。
批“鸡汤文”的泛滥,是想说出自已的一些心里话。发现充斥网媒平台的“鸡汤文”中,良莠不齐。专业的默默在后,耕耘酿造,待茧自破,而喧哗在前的,竞是未必专业的鸡汤文作者。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第20天,我是金中紫,欢迎你的点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