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章散文家百花洲
散文|大隐隐于深山的风景

散文|大隐隐于深山的风景

作者: 笔尖上的味蕾 | 来源:发表于2021-09-11 12:37 被阅读0次

候在季节的窗口,我预约了一枚小小的船票,在一个天朗的清晨,独自赶往深秋的渡口,登上了南去寻找风景的客船。

听说那道风景,隐匿于南向的一片大山里,在近几年颇为红火,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而那片大山则位于浙江之心的谷安县方前镇境内,与台州市接壤,大概后于大盘山之一脉。

早些年,我也到过那里。那片大山里隐隐了一些不大的古村落,好像被人间遗忘了似的。虽然没有千年的历史,但至少也有几百年的村龄了,那里,山多人稀,山路崎岖,没有公路可走。

明明两村之间近在咫尺,可要克正串起门来需要耗费几个小时。非山吃山,村民基本上以伐卖竹木为生,生活不是一般想像的清贫。

那是很多很多年之前的故事了。只不过现在回想起来,仍旧历历在目,仍旧感慨不已,我停泊在一个叫施家庄的村庄,约了向导,沿着未曾走过的山路向下向谷底而探寻。

所谓的路,其实是一条临时的小径,又陡又滑,只胜一人侧身通过,估计也就是最近几日才凿开的,土质新鲜而又倾吐若大山的气息。

岁月赋予了这片大山以崭新的容颜,青青的山葱葱的林,潺潺的小溪,绿绿的涧水。置身其中,尘封的毛孔瞬间张开了张张小嘴,贪婪地呼吸着饱满了负氧离子的空气。

这是一山盛情的空气,它被森林过滤了的、被绿色洇润了的,是新鲜,是洁凉,是甘甜,是芬芳,是绵柔,它笑迎八方来客。

这又是一款神奇的空气,它慷慨地走出了大山走进了繁华,走入了千家万户。

向导告诉我,历经几十年的生态保护,这片大山已经蜕变为今天山里人的聚宝盆,山里蕴燕着丰富的树木和珍贵的野生动植物,比如说还魂草。

还魂草,就是传说中白娘子勇救许仙而舍身偷取的仙草?一听这个能起死回生的名字,就让世人既扼腕长叹,又肃然起敬。

我一路寻寻觅觅,终于在陡峭的崖壁上一睹了朵朵仙草的仙容。

还魂草也叫卷柏、九死还魂草,正是因为它可以死而复生,被世人所尊崇,它喜欢生长在潮湿阴暗的岩石上,有水则枝叶舒展翠绿可人、无水则蜷曲抱团犹如死了一般。但它凭借若有水则生无水则“死"的生存能力,而奇迹般地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古山撑起了蓝天,碧树遮蔽了秋阳,柔和的风吹不动枝叶沙沙,泉水叮咚更增添了几分寂静,青青苔藓簇拥着崖辟上的还走草,条条干足虫黑不溜秋地在脚边无声的蠕动。

下山真难,我在向导的曳引下,狼狈地溜到了谷地。

只见,一条小溪从谷地缓缓流过,两岸吉山洁晰地倒映在水面,这是一条从大山最深处走来的小溪,因为渴毕辽阔的大海,多少个日子以来,从不停息地在这片莽莽崇山峻岭中跋涉。

它是始丰溪、灵江、椒江的源头,现在就是从我眼前流过,借道天台县,入境临海市与永安溪汇合后称之为灵江,再与永宁溪汇合后称之为椒江,最终抵达东海。

这就是天仙谷自然风员区了,她小家碧玉般地差涩于大山多少个世纪,如今才被世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一行户外运动爱好者来了,踩着我的脚步到了谷地。他们三十多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均全副武装。

也许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大山里不期而遇,本身就是一种缘分。虽然大家彼此陌生,但共同的爱好又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大家就这样散

坐在水边的岩石上相互攀谈了起来,他们稍作休整,补充了些干粮和水后,向着对岸的高山密林进发。

这次,他们要挑战十七八公里陡峭的山路,而曾经的路早已流没在岁月的丛林中了。

告别了他们,我溯源而上。谷地乱石嶙峋,大大小小的石头,千姿百态,水是搬运工,将石头从很远或很高的地方搬运而来。

水是雕刻师,又将石头打磨成一件件回润细腻的艺术珍品,展示在大自然的眼前。

向导指着这些石头对我自豪地说,它们都是大山里的宝贝、山民的财富,因为有了它们,才吸引着众多热爱山水的游人慕名前来,才能让外面的世界开始认知大山里的一切。

曾经有许多人想出高价收购这些石头,但都被婉言谢绝了。

正当我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溪水突然来了个九十度的转角,柳暗花明又一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处空旷的田野一处老旧的石头房。

这里的淫底与别处大不相同,亿万年前的岩浆喷流入谷地,惊现了这一段略红而又光洁平坦的溪床。

我的冒然出现,打破了这湾平板溪昔日的宁静,一尾尾石斑鱼,惊慌失措地四处躲藏。

也许这些世世代代隐居于大山深处的小生灵,还一时不适应陌生人的脚步,还一时不能接受外来者的到习惯成自然,慢慢练吧。我自言自语地说。

溪岸,野花静静地绽放,一片一片的蒲公英撑起了朵朵洁白的绒球,等候着你的放飞。

简笆墙内,七八只公鸡,在大豆地里认克地觅食,而对我这位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却漠然无视,甚至连头也懒得抬一下,真的让人有些无语。

陌生的脚步惊动了斑驳的石头房,它默默地告诉了我曾经的过往。我没有遇见这石头房的主人,但我能够想像的到平常里面住着的一定是几位年长者。

屋檐下一只成年的灰狗卷缩在那儿,面无表情地、毫无目标地乱狂。一头白色的成年山羊站在灰狗对面的羊圈里,脖子上多此一举的套上了绳子,它看到了我后,惊悚地从栅栏外缩回了脑袋,小心翼翼地连眼也不敢眨地死盯上了我。或许羊和狗一样,都不忘初心,共同肩负若看家护院的使命。

穿过两旁整齐有序地摆放着镌刻有N种“寿”字写法的山石长廊后,只见一棵粗壮的百年香框生机盘然、苍翠欲滴。廖廖的几幢熟悉的楼房,古朴简约而又欣欣然地瞧着我。

海客通领中心我是一个容易怀的人,眼前的一切重现了当年那个既遥远又轰轰烈烈的年代。

岸边的人民大会堂,有六间房子那么大,灰砖黑石相间的墙体,黛色的瓦片,木头的构造,是记忆中开会、批斗、演戏、放电影的地方,临水的侧墙上尚保留着一道白底红字的标语:“教育必须为**阶级*治服务,必须同*产劳动*结合”,其中带“*”的几个字恰被二楼的空调外机所遮盖也不知有几人能完整地读出。大会堂的正面门楼最上面写着"人民大会堂”的红色大字,下方的长方形木框里面装帧若“游客接待中心”六个字体。

相关文章

  • 散文|大隐隐于深山的风景

    候在季节的窗口,我预约了一枚小小的船票,在一个天朗的清晨,独自赶往深秋的渡口,登上了南去寻找风景的客船。 听说那道...

  • 大修在世间

    济公说 小修在深山 大修在世间 东方朔也说 大隐隐于市 小隐隐于野 写诗 不一定要去远方 悟道 不一定要去深山 远...

  • 大隐隐于……

    我越来越无法停止怀念一九八九年,那一年我糊里糊涂地去六安读卫校。 生活费,到了月头父母就从邮局汇来。没有生活的压力...

  • 闭门就是深山

    前几天读一篇文章,标题、内容都不记得了,但有句话印象深刻:闭门就是深山。古人云: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隐于闹市更...

  •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大隐在闹市,真隐在内心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

  • 大隐隐于市 小隐隐于苏

  •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 ——庄 子 【智海踏浪】 隐匿在山林里以图归隐,是身隐;在闹市之中以图归隐,是心隐。庄子认...

  • 小隐隐于野 大隐隐于市

    “变色龙就是因为它善于随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变色既有利于隐藏自己,又有利于捕捉猎物。”

  • 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床

    2020年第51周涂画图画 大隐~请看周三图画 2020年 所剩时间不多了 最近贼冷了 出门就像开冰箱 小隐隐于市...

  •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今天读到一段话,大意是:当一个人独处时,不接人不待事,往往会觉得自己挺清净的;但当一旦回归社会和人打交道,特别是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大隐隐于深山的风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zo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