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天葬

那天晚上,安睡的无比香甜。连天快亮时下起了暴雨都不知道,她还在沉沉的睡着 。梦中她来到了海边,安不会游泳,但却喜欢海边。海边开阔的视野和淡蓝的色调,都让她十分陶醉,当然了还有和煦的风。她喜欢用蓝色的天空做背景照相,和天空相比,海面则成了黑黢黢的暗影。她坐在一块礁石上照相,老谢在她后面,她面向着大海。
突然一个巨大的浪头扑来,她被湍急的水流带进了深海。接着身体随着海水沉浮,她仰面朝天漂浮在水面。海水起伏着像是秋千,她被荡来荡去,一会被推向深渊,一会又被海浪推着向沙滩漂去,海水可真冷。
她伸手摸了摸身下,似乎是沙粒。突然又一个浪头涌来,她感觉喘不过气来,海水压迫着胸口。于是她双手使劲去推海水,却推不动。海水变成了沙和土混合的泥浆,沉沉叠叠地堆在她身上,她感觉就要被活埋了,猛地惊醒过来。
狂暴的雨点击打在蒙古包上,发出嘭嘭的声响。扎西一把拉住她。她看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只是茫然的跟着扎西。
山洪瞬间冲毁了蒙古包,两人同时被卷进了波涛中。
“白玛,快,快呀!把安拉起来。”
扎西一手拉着安,另一只手抓着了一棵树。他用力把安拽到身边。这时,白玛递过来一根长长的棍子。
扎西奋力的推着安,白玛也尽力伸长棍子,安终于抓住了。扎西松开手,她两手紧紧的抓着木棍,白玛开始拼命往回拉。
她回到岸边,疑惑的看着白玛,他怎么不继续拉扎西呢?却看见了白玛极度扭曲的面孔,那是发至心底的恐惧。接着便是一阵声嘶力竭的哭嚎:
“哥——哥——!”
随着白玛的喊声,只听见山坡上传来轰隆隆的巨响,那是岩石滚动的声音。借着白玛手电的微光,她看见大片的泥浆正在掩埋她那棵树。
她瞬间明白了过来,扎西和树还一起。
天渐渐的亮了起来,雨水打在脸上,让她清醒了许多。眼前的山谷,已经成了一条泥土的河流。蒙古包后面绿草如茵的山坡,已经整个的倾泄了下来,山顶的碎石依然在向下滚落,泥水混合着沙石,已经把她的蒙古包移出了好远。
泥石流缓慢的向着山谷移动,白玛也跟着跑向山谷。泥沙裹挟着的蒙古包,就像一块在水面漂浮的破布,任碎石挤压撕扯。
雨越来越小,最后成了细若游丝般的线。冰冷的雨丝抽打在脸上,每一下都痛到心里去。安呆坐在草地上,茫然地看着她那顶破碎的蒙古包和跪在草地上悲鸣的白玛。一瞬间,她感觉自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
四面环绕的群山,显出朦胧的身影。伴随着天光放亮,山影变的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狰狞。
一周后,安回到了郎木寺。是白玛把她送到了村口,帮她拦住了一辆大巴车。
这天她漫无目的,在镇上唯一的街道上踯躅。
当她经过绿友青旅时,意外地看见了阿布。那宽阔的肩膀,敦实的背影都是她所熟悉的。
“阿布!”她惊喜的叫了一声。
阿布回头看见了她,也高兴地跑了出来。
“阿布,你怎么在这?”她惊奇地问。
“哎,我在这里打工呢!”
“真没想到,在这能看见你。”说完她略顿了顿,神色有些黯然。
阿布见她脸色苍白,目光也有些失神。便关切地问:“你最近还好吗?准备在这里呆多久呢?”
“不久,休息一两天就走。对了,扎西的事你知道了吧!”
“知道了,可惜了,扎西是个好人呢!”
“是呀!他是个好人——好人——”
安像是在回答,又想是自言自语般说到。
“安,要不我陪你一天吧!我带你去看看天葬台。你愿意吗?”
“愿——意”
安犹豫着答道。
第二天清晨,他们早早来到了郎木寺后面的天葬台。这里是安多地区最大的天葬台之一,据说有四百多年历史了。郎木寺后面的山顶,有几只鹰在空中翱翔,这里整个都是天葬台。到处都有人骨和藏服,在经幡围起来地方,旁边有一堆石块,是一些规整的大小石块,石块上布满了暗红的斑点,缝隙之间满是黑色斑迹和细碎的骨渣,感觉象是一个刑场。这就是把尸体剁碎的地方,周围有很多斧子、藏刀。
看到这些,安感觉从脊背上生出了一丝凉意。清早的风原本也有些凉凉的,这让她心里更生寒意。
将死去的亲人碎尸万段,去喂哪些个秃鹫,这是需要怎样的信仰呢?这要多强大的内心才能支撑呀!想到这,安不禁有些瑟瑟发抖。
阿布看出了安的疑惑,他轻声的解释着:
“藏传佛教的教徒们是崇尚灵魂的,他们贱视肉体,认为灵魂既然已经脱体,则肉体毫无意义,只有喂鹰鹫,彻底寂灭,才是一种功德,才有利于灵魂的转世。
好像佛祖释加牟尼,前世也曾经舍身喂虎、舍身喂鹰,那是天葬者的伟大先驱。你看那些神鹫,它们都是“格龙”的化身,它们都有通神的魔力呢!
凡人把自己的肉体供养给它们,才能赎回生时的罪孽,他的灵魂会被神鹫驮上天堂,或投胎到好的人家,不再受苦受难了!”
阿布的解释,让安顿生敬意。过去她也看过有关佛教的书籍,知道佛教是一种轻视今生,而看重来世的宗教。那些个三世轮回,因果报应之类的她早已耳熟能详。她很钦佩他们藐视今生的勇气,用今生换取来世。也很类似于通常人们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也是一种交换,不过是在活着时就完成了的。
但今天,就在这一刻。让她如此直白的面对这惨淡的画面,她依然难以接受。
“阿布,我们走吧!我不想再看了,这场面让人无法忍受,我有种想哭的感觉!”
“好吧!我们去别处看看。”
阿布非常善解人意,他似乎完全能够理解安的心情,便带着她向着山下走去。
一阵浓重的喇叭声传了过来,山下是一只送葬的队伍。一群喇嘛在前边嗡嗡地念着经文,喇叭声响彻山谷。
空中,神鹫已经准备就绪,它们似乎听见了喇叭传出的凄厉的吼声,它们从各个角落赶来,居高临下,俯瞰人间。
空旷的山谷,在喇叭声中被震颤的瑟瑟发抖。
偶尔传出几声秃鹫的鸣叫,让凄凉的山谷,更显凄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