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大学之前,就有很多人提醒过我,大学宿舍遵循的是“集体生活”的原则,我不能再像高中一样我行我素,与别人在一起生活一定要照顾对方的感受,要多听听对方的想法,不要显得自己不合群。
于是大一一整年,我都谨遵教诲,和室友们相亲相爱,形影不离。
我们早上一起起床,一起买早饭,一起去上课,再一起回来吃中饭,如果下午没课的话,那一定是宅在寝室里睡觉,如果有人良心发现问了句要不要去图书馆看书,回应你的可能就是一片死寂,于是就作罢。
这种“together”现象严重到甚至在食堂纠结去哪个窗口打哪道菜时,都要“参考”对方的意见。
你要问我记不记得除了跟室友,自己每天都干了些什么,我会打开手机情景智能里的应用使用时间,它会清清楚楚地告诉我,淘宝是我今天的“最佳宠爱”,或者腾讯视频也经常占据榜首。
后来我和隔壁宿室的一位小姑娘聊天,她告诉我:“哇,你是不知道,大一那时候你们寝室每次来上课,那简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连串儿的走进来,然后再一连串儿的占据教室的一整排。”
我羞愧难当,到了夜晚,“积极废人”开始悔恨。
手机屏幕的幽幽蓝光照亮我们紧锁的眉头,“为什么网上优秀的人那么多”,“我的本科学校这么烂毕业了怎么和别人竞争”,“长的又丑还什么拿的出手的技能都没有”,“好想去外面长长见识可是我也太穷了”,“要不明天去图书馆看书吧,可是她们要是不去我一个人好没安全感”……
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大学里面的“安全感”是什么,不过是早晨温暖的被窝,在上床下桌之间一个梯子的微短距离,在这个狭小的个人空间里,每个人都自发性的画地为牢,然后再形成默契的“团结性”。大门一关上,配上门牌号,那真是现实版“学生监狱”。
这种不用进行脑力活动和能量消耗的“宿舍文化”成了很多大学生扶不上墙的终极原因。
简而言之,造成的后果就是会“被退化”,无论是变成一个肚皮能翻三层的肥仔,还是个写论文只会拼凑的修补匠,都是自作自受。
《精进》一书中谈到,“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要求会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我最迷茫的时候,经常和我的发小吐苦水,她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我问她是不是好一点的学校,环境就会相应好一点。
她很无奈地回我信息:“哎呀再好的学校里也有废人,再差的环境也有人出淤泥而不染,总是拘泥于现状怎么变得更好,不要总是把环境氛围差当成最大的借口。”
“你得跳出去!”
“当你长期被封闭在某个空间里,大概就会把这个空间的得失当做自己的参照系。你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这个小圈子里出类拔萃。这就是人类的本性,我们其实无法超越自己的格局。反过来,如果你的圈子一直在变,你就会发现你试图在一个圈子里过得最好是多么荒唐的事。因为鸡头如何比得了凤尾,换个圈子所有的成败都烟消云散。”
我慢慢发现,和朋友相处的最好模式是“和而不同”,如果彼此之间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迟早会变成小人之中的“同而不和”。
我们的梦想当然可以不同,我们的爱好当然也可以完全不一样,但在前进这条道路上,我们一定是互相督促的,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万事开头难。”但我真正行动起来跳出去,发现一切都不算难。我们这个年纪,最不应该害怕的就是从小白开始,小白又怎样,零后面才是无限的可能。
既然我已决定开始,我就必将有所获得。
我开始拼命泡图书馆,早上收拾好东西出门后,预约一个喜欢的位置,买一份喜欢的早餐,做一份简单的今日计划。
我发现,以前拥有那种我没有事情可做的想法的我是多么的愚蠢,安于现状的我是多么该死。当所有的时间都变我一个人的,我有太多事情可做,以往的很多想法实践起来其实也没那么难。
我没有自我感动,我在不断地挑战,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学习,开拓新的领域,这种获得感与满足感无与伦比。
我回身看了看以往那个自得于“安全感”的过去的自己,用力地说了一句:“再您的见!”
写在最后
大学生应当早知道的几点道理
1、能一次性做到的事情不要拖到第二次,第一次就要成功。比如考某个证书。
2、可以立flag,但请不要把计划轻易告诉别人,做出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大多数人只看结果。
3、远离你的室友,你要相信,绝大多数时候,一个人的学习效率更高。
4、你一定要学会一门技能,写作、设计、剪辑、绘画、编程、口语,无论哪一样,你至少得拥有一项技能。
5、这是一个网络时代,要学会利用资源。知乎、b站、MOOC,网易公开课……太多太多可以利用学习,不要一天天就知道哈哈哈。
最后,我想说
嘿!
你被安稳地爱着呢,应该有做任何事情的勇气。
——end 慢渡姑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