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交与妹子的「四大邪术」

作者: 燚龘曌 | 来源:发表于2016-09-15 23:04 被阅读440次

    泰国的变形术,韩国的整容术,日本的化妆术,中国的美图(ps)术,并称为当代妹子(泰国应该叫汉子?)的四大邪术。

    约妹子的四大悔,相应的也就成了:韩国妹子生了后悔,泰国妹子脱了后悔,日本妹子卸了后悔,中国妹子见了后悔。因为是在国内的关系,前面三大悔咱们见的不多,不过网上却的确不时有「倒霉蛋儿」打个飞的赴约,见面之下大失所望的事情爆出来,「自己约的炮含着泪也要打完」这算是比较有「炮品」的,掉头就走也算人畜无害,比较极端还有动手进局子的。如上种种,在给我们贡献谈资段子之余,也不由让人感叹,这个世界是怎么了?难道「真人社交」只是用来忽悠人的幌子?社交网络果然是虚妄的聚集地,到处充斥着「败坏」的虚荣与谎言,网络社交果然不靠谱!

    事实上,这些跟网络社交并没有关系,或者还是咱在之前的文章里面说的「并非互联网的原罪」。从大的方面来看,归纳起来只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我们对社交本的观念就如此;其二,网络不但是工具,还是「向好」的工具;其三,本质上,你可能并没有权利指责什么。


    社交本就如此

    关于社交,有两个历史性的观点:第一,静态物体(个人肖像,私人广告,雕塑等)可以意指个人;第二,人际交流可以展现人们的相互关系。看起来理所当然对吧?在这两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有这样一种设想:人与组织(各种各样人的社群,宗族部落公司圈子之类的)的联系定义人际关系,静态指示被看成是粗俗的,虚荣的甚至是吹嘘的,面对面以外的交流都不真实至少值得怀疑。

    想想的确如此,比如某君晒了一张与「马云爸爸」的合影,无论他是不是有意识地显示「我跟马云爸爸有关系」,在「这是马云爸爸耶!」的一闪念之后,我们的另一个念头就是「这小子在炫耀什么?说不定是上厕所偶然碰到的!」毕竟眼见为实嘛!看到了某妹子的美照,在「肤白貌美大长腿」的视觉刺激之后,另外一个念头冒出来的也一般就是「画的!P的!要么又画又P,显摆什么?」如果还有个大牌包包的话,说不定就是「A货,拍完了就放回去,借的!」然后就极有可能导致「各种婊」了。嫉妒心不嫉妒心的咱们在这里谈不到,人之常情而已,或者,至少是有人之常情支撑的嫉妒心,正常且合理。那么,对于始作俑者,这种「晒」的行为合理吗?也合理。我们可以从雕塑,画像,个人广告来进行一下类比。

    纯艺术类的咱们不谈,能够与个人(真人本尊,比如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的,哪一个不是「英明神武」?从希腊罗马埃及明显比别人大一号的六块腹肌面容俊美(以当时审美观论)的雕像,到各国皇上的画像,只要是经由本人审阅的,哪有丑的?当然诸神是不能本人审阅的,可是也得经过相关利益方,道理一样,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引入了「人的视角」但基本也是审美不是审丑,要么肯定是审不过通过其它方式留存下来的。也就是说,所有的这种信息,都是经过相关正利益方(自己是自己的最大相关正利益方)选择性展示出来的。美图奢照之类也是一样的道理。

    个人广告这玩意里咱们最近的其实就是征婚广告,未必然是书面「非诚勿扰」里面的自我介绍也算,有兴趣有时间的话可以拿点具体的案例来对比一下。对其中内容的评价,「愤」一点说就是「及尽炫耀之能事,粗俗无聊虚妄」,中立一点就是其中一般会包含「阶级」(收入也算,英国佬早年大把在广告里面直接写家产1000英镑的,《福尔摩斯》里面就有)、年龄、价值观、品德。想想就知道,除了有现实依据且不能改的,肯定是奔着好的写,富贵闲但是脚臭的人,一般来说「脚臭」这一条就选择性略过了。至于「家贫人丑一米四九」网上开开玩笑可以,咱见闻有限,还真没见过「严肃」的这么整的。所以,也是选择性展示的。

    以上的两种「历史性」对照物,其实就是「肖像」与「个人简介」,作为展现个人的手段,同时也证明一个人值得被表现。这两种东西跟戏剧或着叙事性作品不同,它们把个人从背景中剥离出来,凸显个人,意在塑造静态的不朽的个人。当然,这个「不朽」其实是个相对的概念,事实上,反倒是越来越「朽」的。

    肖像这东西,无论塑像还是画像,甚至是早期的照片,高保真,制作成本高且唯一,后来的私人广告(大概得报纸出现以后)则是低保真,迅速阅读,易于接触。这个规律是一以贯之的。一直到当下的社交网络,其实就是把肖像与个人简介合二为一,形成「个人资料」,无论是数码相片的拍摄还是个人信息的描述,在当下显然是近乎于「零成本」的,妹子的个人形象,更是可以从「萝莉」到「御姐」到「杀马特」随便的千变万化,自然就更谈不上保真与唯一。

    网络是「向好」的工具

    正是符合了个人形象展示越来越「朽」的规律,当然也是「低保真,快阅读,易接触」的规律,网络上的个人信息,其目的从「塑造静态不朽的个人」转向于「对个人的动态的数字化描述」,可想而知,相较于以往其实更趋向于「真实」。毕竟,社交网络上有个把的「不美」可以被及时更新替换掉,但是无论雕塑画像还是广告,即使有闲钱弄,也是耗时耗力,更改起来异常麻烦,那是容许不了哪怕有一丝一毫「不美好」的。当然,对于木有钱弄这些玩意儿的人来说,则是更公平,个人形象「值得塑造」的成本明显变低了。同样,还是由于低成本,信息更新得越来越频繁也就越来越动态,越来越动态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全面。总的来说,我们通过社交网络窥得一个人「真实面貌」的概率与百分比都变大而不是变小了。

    以上,谈的都是「静态部分」。除此之外,社交网络还提供了「动态」部分,最先能想到的,「及时交流」功能可能是一个不是非常恰当但是可以领会精神的例子,再推一点可能就是即时语音活着视频通话之类。当然,这个过程中会有「美颜摄像头」之类东西的影响,不过总归比静态的「真」。

    纵观人类的社交方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门对门」社交,「地点对地点」社交,「人对人」社交。

    门对门社交

    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串门嘛!面对面的,人与人的物理性接触,范围局限,你的本尊要亲自到达或者说在场;目的性不明确,别人未必然在家,或者说你希望在的人不在,希望不在的人在,或者都在。

    地点对地点社交

    电话,电报,信件(非电邮)都是。你是针对一个地点发送社交请求。范围倒是不太局限了,只要有设备,人不用在场;目的性依旧不明确,你给女朋友打电话,为必然能确定一定是她而不是她的爸比活着妈咪,似乎情窦初开的小伙或者姑娘们多少都遭遇过这样的尴尬。

    人对人的社交

    电邮,即时通讯软件,社交网站都是这种类型。本尊不必到场,同事,要看你的信息需要用户名以及密码,这种情况下除非用户名或者密码泄漏,你不用担心计划外的人看到,当然,窥屏是一种特殊情况。

    以上的这些,不是意在说明「进步」有多么重要,而是想表达这么一种概念:

    既然网络社交是人对人的社交,那么,看到还是你想看,其实你完全可以选择不看。

    网络社交中有两种关系,直接关系与间接关系。

    直接关系指的是从a到b到c的信息扩散,类似于某一种形式的「流」,a发布,b分享,c转发之类。最典型的是微博,大V几百万粉丝,自己可能只关注几百人,对于大V来说,几百万粉丝的关注不需要经过他的确认,只管发布消息就好,否则一天也不用干别的了,光点确认也够他喝一壶的。

    间接关系与之相对,是一种需要相互承认的关系。最典型的是微信,加别人好友需要经过别人同意,否则朋友圈相互看不到。所以微信没有大V,而且有好友人数限制,不然微商绝对欢呼雀跃,一发而不可收拾。

    所以呢,微博强调信息,微信强调关系,一个是直接信息,在此基础上确立关系;另外一个是间接身份,在此基础上传播信息。无论是哪一种,或者说无论是哪一类型(因为似乎各个平台都在进行融合的实验,不过咱个人认为不太好整),都没有泯灭你选择的权利,人对人的嘛,完全可以选择不接受,连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都算不上。

    你可能没有指责的权利

    这个还是咱经常提到的话题,伦理与道德的区别,道德追求全人类共同的善,伦理追求共同体的善。

    在自主非强制的基础上,不认同伦理共同体的成员有推出的自由,你觉得不爽,可能是人家退出了或者根本就跟你不是一个共同体。

    道德就更谈不上了,道德是考量动机的,我们恰恰无法把握他人的动机,所以道德应该是个人自省的工具,而非批评他人。

    另外,权利是建立在自主基础上的,哪怕是坏事,只要没有危害他人,或者没有违反法律(最低程度的道德),个人完全有选择「堕落」的自由。更何况,我们很难判定上述行为就是堕落,毕竟「你们男人就吃这一套」,这个事情还真的很难明确的归属谁是始作俑者,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个问题。


    总结一下,无论对妹子们的四大邪术还是互联网社交,我们都应该在抱怨之外持有更加宽容的态度,原因有三:

    其一,我们对社交中的静态信息本来就有某种不好的刻板印象。
    其二,互联网之于我们,无论从方式还是范围上来说,其实是一种「向好」的工具。
    其三,除了抱怨,我们真的很难理直气壮地去批评什么。

    至于互联网会代替传统社交吗?不会!咱们自己想一下,说到真正的有效社交,普通人还是跟身边人多,所以不用担心「冷漠」的问题,互联网只是有效补充而已,传统方式达不到的角落才会由互联网填补。

    那么互联网会让一个人更孤独吗?其实也不会,毕竟你的可能性增加了。你可能孤独,因为你在传统环境下就孤独,而且互联网的补充作用没有起到作用。多出门,多接触不同的人,在互联网社交的范围内成为活跃用户比把自己关在家里对着屏幕担心有用的多。


    最后呢,得到一个东西(或者人)或者说期望某种收获梦想成真的最佳方式是努力让自己配得上她(他它),当然目标本身也要选好,每个人机会均等,谁也不比谁差,往开了想,往好了奔,目的为必然一定会实现,但进度条一定会往前读,有时候看着读条,也是一种喜悦呢!

    咱自己就经常有看这进度条傻乐,最后竟然几乎忘了是为了什么的时候,其实也不算买椟还珠啦,无论奔什么,最后奔的还不是自己开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网络社交与妹子的「四大邪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gb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