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周500字成长励志读书
《被讨厌的勇气》 :自我启发的哲学课

《被讨厌的勇气》 :自我启发的哲学课

作者: 太阳下的蒲公英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00:52 被阅读292次

    所谓的自由,就是被人讨厌——阿德勒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付出了上述的代价,才能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

    本书以对青年和哲人对话的方式进行写作,内容新颖且独特,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第一次读这种对话形式的书是在大三的时候,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她是一位心灵作家,虽然只读了一部作品,但是深受感染,觉得她开导别人的能力很强大。

    再次读到这种对话形式的心灵书籍,很是兴奋。

    本书主要讲的是阿德勒的哲学思想,书中指出阿德勒是心理学方面的第三大巨头、其他两位是荣格和弗洛伊德。具体是不是第大三巨头不得而知,也不用在意,只要在书中有所收获就好。

    阿德勒的心理学并不死板,它充分挖掘了人性的劣势,并教到他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开导自我,摆脱自卑情结。他的思想在《人性的弱点》和《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都有体现,或者说是相近。笔者觉得,如果上面这两本书看不下去的话,不妨看看本书,通俗易懂,而且里面也标注了重点,帮助读者节省时间。

    本书主要讲了五个部分的内容,但笔者觉得内容主要在前四部分,并总结如下:

    (一)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主人公是一个弓腰驼背的青年,自幼缺乏自信,对自己的出身、学历和容貌抱有强烈的自卑感。他往往在意别人的目光和对他的看法。长此以往,就使得他陷入自我厌恶的痛苦境地之中。

    而哲人是一个待在书房中的人,他们的对话在书房中进行。

    青年有一位朋友,他害怕到房间外面,只要走出去,就会心悸不已,甚至手脚发抖。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以前在学校或者职场受到过欺侮而留下了心灵的创伤。

    对于这种糟糕的状态,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阿德勒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会制造出不安的情绪。

    并且,生活方向是不断向前的,如果一个人一直依赖原因论,他就会永远止步不前。弗洛伊德认为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是心灵过去所受到的伤害,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了心理创伤的原因论。阿德勒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了这种目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要忘掉过去心灵的创伤,勇敢的向前,不要找心灵受到创伤的借口,来坐以待毙。

    那么,如何改变呢?改变的第一步是理解。

    像主人公那样难以改变生活状态的人,需要理解现在的自己。一个人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现在的很多人,即使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他们缺少的是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就是改变的勇气。

    (二)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

    青年是一个自卑的人,只会看到自己的缺点。

    哲人对青年说,你之所以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是因为你下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这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你生活的目的变成了“避免与在他人的关系中受伤”。你的充满了烦恼,却不知如何解决。

    其实,人的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

    一个人要想消除烦恼,除非一个人生活在宇宙中。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一个人有烦恼是正常的,不必过于纠结,压垮了自己。

    一个为人际关系所烦恼的人,他的内心经常是孤独的。而青年就是这么一个孤独的人,但越是孤独,就越是自卑。

    青年的身高只有155公分,他常常因此而自卑,但这并不是“劣等性”。他常常告诉自己,不要有这种自卑感,要努力生活。其实,自卑感是“主观性的解释”,而不是“客观性的事实”。当一个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就会产生自卑感。而且青年的情况不是自卑感,而是自卑情结,而且有这种情节的人,往往带一种“优越情节”。

    为什么有自卑情结的人,会有优越情节呢?

    这是因为一个人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是却没有勇气去努力改变。他会做一点简单的事情,表现得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其中。但一个人越这种自大,越是有自卑感。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意你容貌的人只有你自己。

    我们应该多通过实践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家境,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劣势,不要因别人的优秀而嫉妒,不予祝福。我们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有人在前,有人在后。健全的自卑感,来自于与“理想自己”的比较,而不是和别人。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三)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我们并不用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也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我们的生活是自己的课题,别人的生活是别人的课题。对人际关系的烦恼是因为对别人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了。

    某一个国家有这样一句谚语“你可以把马带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它喝水”,我们就像是那条马儿,可以被引导,但是否改变在于我们自身。

    别人对我们的评价,那是别人的课题,我们无法左右。我们不要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但也不要让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课题。

    (四)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从中感受到“自己的位置”的状态,叫做共同体感觉。这个定义有点像同理心,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一个不能进行“课题分离”的人,一味拘泥于认可欲的人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一味地在意“他人怎么看”正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只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和别人在一起,我们不是要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我们要思考“我们能给这个人什么”。

    生活需要勇气,人只有在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才会获得勇气。只有在体会到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笔者觉得本书的精彩在于作者对自卑感,自卑情结,优越情节的分析,可以使自卑的人豁然开朗,充分了解自己的不足,有利于获得改变的勇气。

    作者写本书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希望读过本书的人,能够拥有改变的勇气。一个人要想改变,首先是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家境,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不足。还要明白每一个人都是有烦恼的,而且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不要因为有人际关系上的烦恼而害怕、胆怯。其实,我们都一样。

    接下来,是要处理好人际关系,自己不能太过自私。对于看到的每一个人,看到都是这个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这是不对的。我们要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能给这个人带来什么,而且不要轻易插手别人的“课题”。要有共同体感觉,不可以自己为中心,做事情不可只顾自己,忘了他人。

    最后,在知道自己状况,人际关系烦恼普遍性的情况下,鼓起勇气改变自己,不要害怕前方的路。

    笔者希望读过本文的人可以鼓起勇气,改变现状,获得幸福。

    加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讨厌的勇气》 :自我启发的哲学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gi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