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骑自行车锻炼,每天下班40——50分钟,骑到微微出汗,回家洗澡,通体舒服,有点体会到锻炼通筋活血的浅浅感觉,这样说好像有点夸张,才几天,能见什么功效?哪种锻炼方式不得坚持才能初见成效,我想说的主要不是这个,我想说的是骑车本身带来的内心感悟。
首先,只要骑出门,什么样的环境它也是蓝天下,土地上的自然造物,除了天天看惯了的这儿有树,那儿有楼,还有的地方有花有草,只是它们经过一个整天洗礼,变成了独一无二的当下的样子,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情去一路欣赏,那绝对是愉悦的,因为那些树,那些花,那些草它也是以当天独有的风采呈现在你面前的,而不是重复昨天的样子。
偶尔还会遇到意外的惊喜,就比方周四下午,我出去的比较晚,因为最近我们这里天天高温橙色预警,我怕中暑,就只好等太阳基本下去了,才敢出门。
突然无意中仰望天空,橙红色的云朵堆的像彩棉垛,细看还不时流动变化着,有点小魔幻,看着它就不由得心情好起来,我也不懂天象气象的,就当是太阳白天对大家炙烤的赔礼道歉吧,这些云还让我想起无数次乘机在万里高空看到的那些类似得云朵,不过那多是俯视,或者是平视,在这个角度仰视如此的美妙还是第一次,我毫不犹豫地下了车子,用手机留下了这转瞬即逝的美好。
傍晚的天空我继续在还算宽敞的场地骑行,也是因为下班了,大部分车都开走了,唯有少数并不影响什么,它便成了我首选的既宽敞又相对安全的锻炼场所了。
我骑着骑着,遇到偶有停着车的地方,就灵活绕行,还有少数散步、遛狗的也同样选择了这里。这样一来,我也就没有那么省心,自顾自地随心骑,我还是像开车一样随时准备刹把,不同的是开车刹车用的是脚力,骑车想刹用的是手劲。相同的则是:遇到情况随时判断,采取措施。
骑行场地我忽然就想起教我开车的那位年过7旬的老师。他说过,场地上开的再好,不去大路上开永远练不出来,真正能练出来的还是要经历各种复杂路况,学会处理突发事件,当然这要靠胆大心细,脑子反应快,判断准确,动作干脆利索不优柔才行……
要不是骑车子的现场体会,我也没有想起师傅说的话,但这12年的过往使我已经把他的话融入到开车实践中了。
任何事情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其中都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何况都是“车”呢。
令我反复咀嚼的就是:场地永远练不出来,应该去有各种情况的道路上练,这句话很有哲理。
回想一下开车不也一样,我这12年,车行11万多公里,才有了现在的水平和判断能力,不敢说游刃有余,最少是能适应全天候行车的普通司机。但从警钟常鸣的角度来讲,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大意。还有一句不太好听的话:淹死的多是会水的,我想这句话应该作为警示:安全无小事,无论驾驭什么车,未雨绸缪总比亡羊补牢要强得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