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丢失那个孩子

作者: 小花Fenny | 来源:发表于2016-12-09 20:05 被阅读0次

    (照片摄于索菲亚大教堂里@Istanbul, Turkey)

    因缘巧合,上周上的一次培训课及一次富有滋养的谈话,给了我一个激灵,让我有冲动再去重温一遍6、7年前就读过的《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The Road Less Traveled by M. Scott Peck)这本书,那时候对心灵的触动就非常的大,也推荐给了身边的几个好朋友。

    全书一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自律
    第二部分:爱
    第三部分:成长与宗教
    第四部分:神奇的力量

    在上完第一天的课程后,第二天早上在地铁上,我就马上开始翻阅这本书,匆匆过了一遍目录后,我决定直接从第四部分开始,神奇的力量,这不就是我这段时间的感受嘛。书上有非常多不同颜色的笔记和划线,可见以前读的非常认真。

    在书中,我看到了“Serendipity"(不期而遇的收获或好运)这个单词;不期而遇的好运和收获不是天赋的才能,而是后天习得的本领;

    我看到了”集体无意识“理论:即便没有亲身经历而获得智慧,我们也可以继承祖先经历并获得的智慧,我们的智慧来自于继承;

    如果在纸上画出一个大圆圈,然后在圆圈内画上一个小方块,小方块是你的意识,而圆圈内的其他部分,都是你的潜意识,它们占了95%以上

    如果你更多地了解自己,就可以发现,你的潜意识——这个你所知甚少的‘自我’,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它的神秘性超出你的想象。

    “人类的某些想法和言行,是来自潜意识的某种启示;

    所有的知识、所有的智慧,都储存在我们的思维里

    我们学习某种新东西,实际上只是发现了一直存在于脑海中的某种事物。 “education"来自于拉丁语”educare",字面意思是“带出来"并且“带领到”。事实上,我们是把某种东西或知识从某人思维中引导出来,让它从潜意识进入意识,因为对方早已是这些知识的占有者,而不是把某种新的东西强塞入他们的思维。

    阻碍心智成熟的最大的障碍就是懒惰,而懒惰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恐惧感。我们害怕改变现状,害怕失去目前拥有的一切。

    我们心中,都有一个病态的自我和一个健康的自我......

    我们具有爱的能力和成长意愿不仅取决于童年时父母爱的滋养,也取决于我们一生中对潜意识的体会,即潜意识给予我们的爱的滋养

    当时在拥挤的地铁上看的时候,我全身不禁打了一个冷颤。这些思想,我6、7年前就看到了、接触了、读过了,可为什么在脑海里所留下的痕迹那么地少、那么地浅,他们像是沉睡的狮子,安静地躺在我的脑海深处,而当我这两周上了那些沙龙、那些课程后,他们像是被激活了一般,吸引我、督促我再去唤醒他们,正视他们的重要性,我在想,是潜意识在向我传递信息吗?他们是在帮助我“心灵成长”吗?

    上周听了一位大师级教练Zoran的沙龙。必须先吐槽下,Zoran是个非常非常有个人魅力的男士,长得非常像电影《Eat, Pray, Love》里与女主茱莉亚 罗伯茨在巴厘岛坠入爱河的那位意大利男性,怪不得翻译的姐姐,总会情不自禁的把身体与他靠近,还会时不时地把自己送入他的臂弯里,眉宇间都是故事和情感。

    在Q&A的环节,有一位学习印度瑜伽的女士问他,在印度的瑜伽体系里,有五体的说法,即身体-Physical body、能量-Energy Body、情绪、思考-Thinking Body和灵魂-Soul Body。问问题的女士表示,她从未感受过灵魂身体这部分,更不要说对话了,所以问Zoran, 作为一位大师,你有和自己的灵魂对话过吗?
    Zoran回答,孩子在四岁之前都是与自己的灵魂连结的。大部分的人,现在回想四岁之前的事情,记忆力是非常模糊的,如果我们不相信灵魂,不去加强这一份连结的话,灵魂会与我们的连结越来越弱。你可以去看2岁孩子的眼睛,甚至更小的婴儿,盯着他们的眼睛看,你可以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灵魂。孩子是最最纯洁的,作为父母、大人,不要去抹杀这一份纯洁和智慧。不过不需要担心,在人类成长的过程中,有几个时期可以重新与自己的灵魂进行连接,分别是在青春期的时候,在二十岁的时候,在四十岁的时候。。。我们的灵魂是人类集体的智慧,里面包含了祖祖辈辈所有的智慧,这点就像书中所讲到的“我们的潜意识就是上帝”一样,其实我们的潜意识就已经包含了所有的智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调用他们、唤醒他们,让他们从潜意识进入意识。

    Zoran说,当我跟你们说什么的时候,不用全然地接受我所说的,让他们流过你的身体,经过你的滤网,接受你可以接受的,去除你不相信的部分。

    如果你不相信灵魂,我们先不用去和自己的灵魂连结,我们先来谈谈我们的身体吧。

    我们的身体是看的到的,外在的躯体,是摸得到的,实实在在的血肉,但是我们有多久没有好好的爱惜自己的身体了,去舞动自己的身体了,去倾听身体里的声音了。古人说,筋长一寸,寿长十年。身体就像机器,越不用,越老旧,越使用,越活络。越来越多的亚健康爬上了年轻人的身体,越来越的疾病也在年轻人的群体中蔓延。试想下,当你感冒的时候,是不是心情down到了谷底,工作状态很差,没有心情与人攀谈,不想动脑经,情绪很消极、很暴躁等等。这时候看到那些身体健康的人,是多么的嫉妒。年轻的时候,我们觉得身体是自己的资本;等到年纪大了之后发现,身体是我们最大的障碍。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再多的身外之物又有多少意义呢?

    瑜伽、打坐、冥想、跳舞、运动,都是帮助我们与身体连结的方式。我们通过这份连结,听到了身体里的声音,身体里所蕴含的巨大的能量。我们滋养身体的同时,身体也滋养了我们的心灵。

    当我开始11天内观旅程的时候,前三天老师都只让我们关注自己鼻翼下方的三角区域,感受呼吸,从哪里呼进,哪里呼出,三角区域温度的变化等等,我们每天就这样静坐内观7、8个小时,这三天尽管只是做这样一个单调的、简单的练习,但是却让我的注意力变得集中起来,意识也开始变得灵敏了,心定了,杂念像是被滤网反复地过滤;从第四天开始,除了呼吸以外,去感受自己身体里每一寸肌肤的变化。如果你从未有过这种经历,我强烈建议你找个你舒适的环境和你舒适的姿势,尝试下去放空自己的大脑,只是去感受自己的呼吸。当有杂念出现的时候,不要试图去挣脱它,就像当有人对你说,不要去想象那个”蓝色老虎“的时候,你的脑海里必定出现了那个”蓝色的老虎“,而是就盯着这个念头,看着他,等着他自己消失。我们总是在对外消耗自己的能量,而没有好好的与自己相处过。

    所谓的身心灵合一,身体是第一个我们需要连结的地方,我们先要与自己的身体好好相处,更好的身体连结可以帮助我们的心灵进行成长。而心灵的成长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在这周两天的课堂上,好几位母亲都分享了自己与孩子的相处。现在回味起来发现,孩子的确是帮助我们成长的一个很好的管道。她们分享了自己对于孩子所奉献出的“无私的爱”,希望他们成才急迫的心愿而表现出的用力过猛,以及在与孩子交流、教育过程中,力不从心,甚至心力交瘁的状态,明明我做的所有都是为了TA好,为什么TA就感受不到呢等等。但当母亲换了一种心态——”我们碰到的问题在我们自己的身上,不在别人身上“,用更平等的姿态与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意愿,去感受孩子的感受时,在那个情境中,孩子的情绪是如何的?而不是一味地去表达自己的诉求后,他们发现一种正向的流动在他们之间发生,孩子感受到了母亲的理解,母亲感受到了孩子的“恐惧”,我们之间不是在“对抗”,而是先同频。我在听那位母亲分享的时候,一个非常强烈的声音在我脑海里旋绕“生一个孩子,其实不是我们给孩子一次生命,而是孩子给了我们一次重新生命的机会去生活。****孩子的出现是帮我们来更好地修行!”不知道为什么,当时的脑海里都是这个声音,非常的强烈。

    我们的行为,我们的心性,我们的智慧可以通过与孩子的连结来修炼,孩子让我们看到了自己更多的无知和无畏,孩子也帮助我们拓展了自己更多的潜力和地图,孩子可以帮助我们变成天使,同时孩子也会让我们变成魔鬼。关键在于,你如何选择?我们的意念、我们的情绪成就了我们的现实。

    在《少有人走的路》里说:

    生理上的疾病,未必一定和心理上的疾病有关,但事实上,二者之间的联系却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往往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生病,却很少了解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保持健康。

    越来越多的医学家认为,所有病症都属于心理疾病范畴,即心理上首先出现问题,导致身体自卫系统失效。

    从现在开始,每天早上给自己10分钟的时间,好好看一看镜中的自己,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微笑,告诉自己“你是最棒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自己身上,所有的问题都从自己身上进行寻找,然后开启一天的生活工作。晚上临睡前,花十分钟时间给自己,让自己与自己的身体在一起呆一会,告诉自己是如此的热爱自己的身体,去慢慢的修复自己的身体。
    我听到过一个研究,年纪很大的爱人,可能已经没有体力和欲望去做爱了,但是当爱人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抚摸的时候,被抚摸的人得到的快感一点不亚于做爱的快感。在哈佛最受欢迎的《哈佛幸福课》里,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教授建议,幸福可以很简单,每天与五个人拥抱就可以明显提高一个人的幸福感程度,心动吗?

    我们永远不知道第二天等待我们的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从今天开始好好爱自己,好好爱家人,好好爱身边的人。我们自己成就了我们的现实,而不是别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丢失那个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ky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