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可真是太难熬了。
虽然从各个意义上来看,大暑已经过去,时间也来到了7月末。只不过,看看天上,太阳丝毫没有放过众人的意思。
一溜的40度……这还不是局部的现象。拉开一张中国地图,热浪还席卷着陕西、重庆、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有气象爱好者预测,今年夏天,还将出现更热的天气。
40+的高温,明晃晃地收割着中国人民的鞋底。
但这不是最让人难过的事。面对夏天的炎热与熏蒸,即使山珍海味摆在了面前,也让人没了那种世俗的欲望。
与其把钱都交给烧不化的雪糕,倒不如自己动手,复刻几款宋代人们的夏天美食。清凉解暑的同时,也学习几分独特的风雅。
01/ 饮子
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紫苏叶不计,需用帋隔焙,不得番,候香,先泡一次,急倾了,再泡留之食用。大能分气,只宜热用,冷即伤人
——南宋·陈远靓《事林广记》
这个夏天,饮品界最靓的仔是《梦华录》带来的。
紫苏,一个早闻其名,但基本上只在中药方子里见过的名字,终于随着“紫苏饮子”的名气,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追热点一流的喜茶也顺势推出了“梦华录联名·点茶”新茶,一经推出便被争先抢购。
由赵氏茶铺掌柜推出的茶饮“紫苏饮子”,放在剧里面,是妥妥的时代弄潮儿。可是,如果回到现实一看,饮子,其实早就风靡于市井之间,一度为达官贵人所爱。
《清明上河图》中的冷饮店招牌为“香饮子”,图源:故宫官网饮子又称熟水,大多采用已经烧开的水,浸泡花叶、香料或者口味较为甘甜的药材制作而成 。
作为一款由中草药发源出来的饮品,它介于纯粹治病的汤药和随饮解渴的饮料之间,兼领保健功效与口感风味,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药草茶,可谓风靡一时。
仿宋人卖浆图 清 姚文瀚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到了宋代,“饮子”发展得更加多样。
《东京梦华录·州桥夜市》中,记载的饮子就有“砂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药木瓜、砂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
《武林旧事》记载南宋临安城街头上摆卖的饮料:“甘豆汤、椰子酒、豆水儿、鹿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茶水、沉香水、荔枝膏水、苦水、金橘团、雪泡缩脾饮、梅花酒、香需饮、五苓大顺散、紫苏饮”。
绿豆汤也是宋代的解暑必备饮品哦 图源:摄图网这其中沉香水、荔枝膏水、香幕饮和紫苏饮都是有名的“饮子”类型。
而“紫苏饮子”,更是诸多香饮子之中的佼佼者,受欢迎和普及的程度不亚于现在的可乐和奶茶。
紫苏 图源:摄图网就连北宋皇帝宋仁宗都对紫苏饮子赞誉有加。
据《广群芳谱》里记载,“仁宗敕翰林定熟水,以紫苏为上,沉香次之,麦门冬又次之”。
意思是宋仁宗时曾命翰林院评定汤饮的高下,最终,紫苏力压沉香等一众名贵药材,名列第一。
02/ 樱桃煎
金榜题名,樱桃成宴
樱桃不以多少,挟去核,银石器内,先以蜜半斤,慢火熬煎出水,控向筲箕中令干。再入蜜二斤,慢火煎,如琥珀色为度,放冷,以甆器收贮之,为佳也。
——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
放在前两年,宋代食品的流量top ,必然是樱桃煎。
这主要归功于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热播。无论是小桃,还是盛家大娘子,都曾为“樱桃煎”盛情“代言”。
其实,樱桃的成熟时期主要是在5、6月份,严格说来不应该放在夏食的分类。
但是,古人吃樱桃,有的时候并不是为了那一口新鲜的酸甜。
樱桃 图源:摄图网在古时,皇榜发榜之日恰逢樱桃成熟之时。一般情况下,全体进士会共同凑钱举办樱桃宴,既是尝鲜,又是联络彼此感情、结交朝中公卿的大好时机。
时过境迁,最隆重的考试由殿试变成了高考和中考,时间也来到了6月底。这个时候吃不到新鲜的樱桃,来点樱桃煎,也算是沾沾喜气。
图源:北京卫视樱桃煎,又称蜜煎樱桃,是一种可长期存放的小食,相当于古代版蜜饯。苏轼爱吃的“烂樱珠之煎蜜”,即为蜜煎樱桃。
樱桃去核,先加蜜,慢火煎熬,待果肉析出较多水分,控干水:再次加蜜,煎至水分收干、果肉呈现琥珀色。这样处理,果肉的水分几乎被糖分取代,酸度大幅降低,也适合存放。
03/ 真君粥
药食同源,酸甜开胃
杏子煮烂去核,候粥熟同煮,可谓真君粥。向游庐山,闻董真君未仙时多种杏,岁稳则以杏易谷,岁歉则以谷贱業,时得活者甚众,后白日升仙。世有诗云:『争似莲花峰下客,种成红杏亦升仙。』
——南宋·林洪《山家清供》
用樱桃做菜,放在现在才说,确实是晚了。
但是水果入菜,可不局限于樱桃。看看眼下,这不正好是杏子成熟的季节吗?
杏子 图源:摄图网其实,杏子一般作为水果来吃,用于烹饪倒是很少见。非要说,也只有杏仁常常用来做菜。
但其实,杏肉本身用来煮粥,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将杏子先煮软去核,米另起锅熬粥,待米粒开花,倒入杏肉搅拌,滚几滚。
图源:餐饮视觉研究室由于生鲜杏子大都甜里带酸,为此,最好加一块冰糖同煮,可使杏粥吃起来酸酸甜甜,夏天吃,更加开胃。
这样煮出的粥,在宋代叫做真君粥。这主要是与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位医界圣手——董奉有关。
图源:广东省医养融合平台光说这个名字,可能大家还比较陌生,但是,我们常用来代指医学界的杏林,其实正是因他隐居庐山之时,让求医者以杏树代疗资,发展而来。
到了宋代,人们常以真君来指代大有功德之人,便将这道杏子粥命名为“真君粥”。
04/ 莲房鱼包
风雅韵事,以荷为始
将莲花中嫩房去穰截底,剜穰留其孔,以酒、酱、香料加活鳜鱼块实其内,仍以底坐甑内蒸熟。或中外涂以蜜出碟,用「渔父三鲜』供之。(三鲜:莲、菊、菱汤面也。)
——南宋、林洪《山家清供》
对风雅的宋人来讲,以花入馔,自是一番颇具韵味的风雅宜事。
而夏日炎炎,最适合的花卉,自然是荷花。
关于荷花,流传最广的做法,应该是《浮生六记》中,芸娘发明的一种荷花饮。
选一株荷花,趁开放时将包好的茶叶置于花苞之中。夜晚荷花闭合,让时间将荷花淡远的清香潜入茶叶之中。既是品茶,也是品夏。
或者选用仍然含苞的荷花,以茶针挑开花瓣,放入茶包,也可以达到效果直接将荷花做成菜肴的方式,也是有的。
采粉红荷花,摘下花瓣焯过,与豆腐同煮羹即成“雪霞羹”。
豆腐块与入水煮沸后转为浅紫的花瓣同盛于一盘,犹如雪霁泛起晚霞。普普通通的豆腐羹,由于这一点花瓣,平添了几分诗意——尽管单从口感上来说,两者并无明显差别。
雪霞羹 图源:知乎@cubcathy不过,这一次我们要说的,其实是“莲房鱼包”。
宋代的宴席,相比起前代,已经变得愈发隆重。为了不被人看轻,主家往往要花费几个月时间来筹备一场宴席,最后采用的原材料,要么是轻易不得见的山珍海味,要么就是华贵的宫廷玉酿。
要是没有那么多钱,在创意上取胜也是一种方法。莲房鱼包就是这样一道菜。
图源:知人那些事取荷花的花心,即将来会长成莲蓬的黄绿色嫩莲房作为酿壳。莲房切平底部,挖空,将切粒的鳜鱼肉用酒、酱、香料抓匀后,酿入莲房蒸熟。可在莲蓬里外涂蜜,配莲、菊、菱煮成的“渔父三鲜”汤齑佐味。
这道菜好吃吗?可能不见得,但是放在宴席上,绝对风雅出尘。
其实,要说味道,这些菜一定好吃吗?这可真不敢保证。
原材料的匮乏、调味料的更迭、饮食习惯的改变……都让这些菜肴,变得不那么适合现代人的口味。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菜的口味可以改良,原材料也可以随着季节更换。只是其中,宋人为追求风雅与健康,蕴含在菜肴之中的,才是我们追求的极致。
大不了,按照原味制作,吃到口中,就当多了一份历史的朴实吧。
参考文献:
《宋宴》/徐鲤,郑亚胜,卢冉 著.--北京:新星出版社,2018.8
-END-
编辑|艺旅文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