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风俗民情

作者: 老树2018 | 来源:发表于2020-08-21 21:04 被阅读0次

          西石家庄村风俗简朴,文明向上,民情敦厚淳朴。多少年来沉淀下来了很多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西石家庄人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素养,渗透到村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调节、激励、引导、影响着村民的思想、感情、品德和行为。现就几种主要礼节,年节时令习俗以及俗话、俚语做一简单叙述,以示后人。

    第一节  礼  仪        

          礼仪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礼就是要分清辈分,严格遵循孝悌规律。每个人都应遵礼、行礼、守礼,常言道:“百善孝为先”,不懂礼,何谈孝,不懂孝,何为人?下面是西石家庄村的几种礼仪。

    1.称谓

          西石家庄村民在二十世纪初,往往对有钱有势的人,称“老爷”;对有文化的人称“先生”;对经商者称“掌柜的”;对村里的乡亲们按照辈份,称“爷爷、奶奶、叔叔、婶子、大伯、大娘”等。同辈人可称兄道弟,对小辈一般直呼其名,对长辈直呼其名为不孝。

          村里人血亲、姻亲成员间的称谓如下: 父亲,俗称爹,现多称爸爸;母亲,俗称娘,现多称妈妈。 父亲的祖父(母),称曾祖父(母),俗称老爷爷(老奶奶或姥姥),自称重孙子(重孙女)。 父亲的父(母),称祖父(母),俗称爷爷(奶奶),自称孙子(孙女)。 父亲的兄(嫂)、弟(弟媳),称伯父(母)、叔父(母),俗称伯伯(大娘或大大),叔叔(婶子),自称侄子(侄女)。 父亲的姐(姐夫)、妹(妹夫),称姑母(姑夫),俗称姑姑(姑夫),自称侄子(侄女)。

          母亲的祖父(母),称外太祖父(母),俗称老姥爷(老姥娘),自称重外甥子(重外甥女)。 母亲的父(母),称外祖父(祖母),俗称姥爷(姥娘),自称外甥(外甥女)。 母亲的兄(嫂)、弟(媳),称舅父(母),俗称舅舅(妗子);自称外甥子(女)。 母亲的姐(夫)、妹(夫),称姨母、姨妈(姨夫),俗称姨儿(姨夫),自称外甥子(外甥女)。

          丈夫的父(母),称公(婆),俗称公公(婆婆),当面直称爹、娘。 妻子的父(母),称岳父(母),俗称丈人(丈母),当面直称爹、娘。 丈夫,俗称男人、当家的,或在子女名字后加“爹”字,现在夫妻间多直呼其名。 妻子,俗称媳妇、老婆、或家里的。或在子女名字后加个“娘”。现在年轻夫妻直呼对方名字。

          弟兄的妻子之间合称妯娌。弟妻称兄妻为嫂子。 姐妹的丈夫之间称连襟或挑担。妹丈称姐丈姐夫。

          父亲的弟兄间的儿女,俗称叔伯哥(弟),叔伯姐(妹),直称哥、姐。 父亲的姐妹的儿女以及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俗称表兄弟或表姐妹,直称哥、姐。 父母再婚,子女称其再婚的另一方为继父(母),当面呼爹(娘)。义子、义女称义父(母),俗称老伯(老姐)。

          长辈的友好,按与长辈的关系以相应称谓。如父亲的同辈称伯伯、叔叔。 丈夫对妻子的弟(妹),称内弟(内妹),俗称小舅子(小姨子),直呼名字。而对其兄(姐),称内兄(内姐),俗称大舅子(大姨子),直呼哥(姐)。

          妻子对丈夫的弟(妹),俗称小叔子(小姑子),俗称其兄(姐),为大伯子(大姑子),直呼为哥(姐)。

          同族之内,除长辈对晚辈、兄(姐)对弟妹直呼其名外,晚辈对长辈严格尊敬称呼,弟(妹)对兄(姐)多尊称,但也有少数直呼姓名者。

          乡里不同族的街坊,根据双方年龄差别或传统辈分,分别称ⅹx爷(奶)、xx伯(大大或大娘)、xⅹ叔(婶)等;年龄相近者称哥姐或直呼其名。

          对不熟悉的人习惯称老乡或同志或先生或师傅;对有职务的人称ⅹ书记、x主任、x局长等。

    2.见面礼

          在村里见面说句客套话是一种风俗习惯,同时也是人情味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些客套话除了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显得不那么的生硬。

          二十世纪初,乡亲们见面后,一做般是“抱拳”问好;常见面的以招手致意,同时也顺便说一句“吃饭了吗?”“上哪儿干活儿?”等一些问候的语。另外还有几种情况的客套话:

    ①、你吃了没?

          以前村里的条件十分的艰苦,在生活上也会很拮据,人们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能否吃上饭。就这样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一个习俗,每当见面都会打招呼普遍都会用“你吃了没”这样相互之间问候。与此同时在农村常常到了饭点的时候邻里之家就会相互问候一句你吃了没?

    ②、你吃了饭再走吧

          在村邻里之家相互客串聊聊天,这样就会显得很亲切。若是到了饭点的时候主家总是会说:“你就在我这里吃了饭再走吧”。其实说实话这也是一句赶人走的话,只不过是直接说出来就会显得太生硬了。

    ③、你这来就来了嘛,还带啥东西

          在村里讲究一个礼尚往来,走亲访友时带点东西这也叫规矩。当然了人们也会客气一番“你看你这来就来嘛,还带什么东西”。虽然说人家说是这么说的,但也不能真的就不带,多多少少还是要给家里的老人或是孩子带点什么的,再在说了长时间的不见带点东西也显得亲。如果要真的是你到亲戚家你没带东西,说不定人家还会嫌弃你一点礼貌都不懂。

    ④、别给钱了

          在农村集市上,只要村里的人们可以把东西拿到集市上去买或卖。而在熟人的摊位上买东西时,就会说不要给钱了,但如果你不给就真的尴尬了。

    3.待客礼

          二十世纪初,村民还是十分讲究的,有客人到主人家,必须迎到门外,并用手撩起帘子,另一手示意让客人先进,然后把客人让到上座上(左首),先以茶敬客。

          稀客或贵客,中午要摆宴席。一般是八个盘(5吋盘)或十二个碟(比盘子小一点),先喝酒,后吃饭。饭后,喝茶聊天。 在倒茶斟酒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酒满茶浅,饭半碗”。也就是斟酒要满,倒茶要浅,不等客人喝完就续添上,以防水凉了。

          盛饭时,不要太满,以防客人吃不了而尴尬。 端茶端饭时,必须双手敬上,大拇指要翘起,不得浸入水中或饭中,放下时要说:请喝茶、请吃饭等客套语。喝酒吃饭时,妇女一般不入座。

          吃菜时,不得站起来夹远处的菜,不得用筷子敲击盘子和碗,不得用筷子当牙签等不雅行为。 时至今日,虽不像上述十分讲究,但基本套路没变。

          在用盘子上,现在都较过去大了,大都用7吋或9吋盘,在菜的品味上,也较过去丰盛多了。如鸡、鸭、鱼、肉类都有。过去,以凉菜为主,现在凉热菜汤类均有。

          在礼节上不再那么讲究,无论男女都可入席。

    4. 迎送礼

          客人来了,主人要迎到室外,同时要寒喧几句,以表关怀。客人要离开时,一定要说一些挽留的话,如“再坐会儿吧”,二要送到门口外边并说“走好”、“慢走”、“以后常来”等客套话,以示亲近。

    5.  日常礼

          解放前,对人们日常的行为规范要求比较严格,奉行“站有站像,坐有坐像,男有风度,女要淑女,见人多行礼,出门不受欺”等礼节条规,这些虽有封建糟粕的一面,但对人们的行为规范,确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①站姿

          站立时要两脚跟并拢,前脚尖稍离开,呈三角形,两手自然下垂,抬头挺胸,两眼平视。不得把手放入衣兜内,不得东瞧西望。

    ②坐姿

          入坐后,男的两腿可以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腿上或握手放在两腿中间,身体要自然挺直,要落落大方。女的要两腿并拢,头稍前倾。

    ③走姿

          走路时要自然大方,两手自然甩开,身体不摇不摆。男女一同走路,一般男在前女在后,不并排走,更不许边走边闹。

    ④  让座

          几个人在一块坐着,如有长辈致此,必须全部站起,主动让座。长辈落坐后,经允许晚辈才能坐下。如要走开,须请示长辈后才能离开。

    ⑤ 用餐礼

          用餐时长辈先动筷后其他人才能动筷。吃饭时,不得戏闹,若长辈吃完,小辈即使没吃饱也不得再吃,师徒用餐更是如此。饭后碗中不得留饭粒,晚辈要等长辈用完餐后方能离开。 以上礼节,在解放前较为讲究,现在淡化了许多。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有些还是要继承和恢复的。

    6.  婚礼

          婚礼一般包括相亲、定亲、结婚、娶亲、回门五道程序。

    ①相亲

          过去男女双方经媒人说好后,第一步为相亲。相亲,一般到女方那里,由女方选择地方,两人见面叙谈一下,双方有一个初步了解。有时,女方家长还要看一眼或打问几句。双方见面后,告诉媒人是否同意。

          现在,一般媒人只管介绍,男女双方认识后,相处一段时间,双方没有意见了,再告诉媒人,然后确定结婚日期。

    ②定亲

          定亲过去比较简单,也不算什么仪式,只是定好一天,由媒人把男方给女方的聘礼(一般都是布料、衣服、头巾之类,八件即可)送到女方家。女方把回礼(一般是女方亲手做的鞋、袜、绣花、枕头套、绣花烟袋荷包,六件为妥)让媒人带给男方,亲就算定下来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男方的聘礼较少,女方回礼也较轻。有时双方互送一支水笔,一本笔记本即成。 从20世纪80年代,聘礼由实物变成了现金,多少由双方商定。

          90年代末定亲仪式逐渐兴起,也就是选好定亲日期后,男方把男女双方的近亲、朋友都请来,中午摆上几桌酒席,聘金由媒人送给女方,这就算定亲了。

          从二十一世纪起,聘礼越来越重,从“三金”(金项链、金手镯、金耳环),“万紫千红一片绿”(紫指五元纸币,红指百元纸币,绿指五十元纸币)到“一动不动”(一动指小汽车,不动指一栋楼)。

    ③结婚

          结婚指男女双方,一起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手续 ,没有繁琐之处。

    ④ 娶亲

          娶亲是婚礼中最主要的一项。娶亲前一天,男方要安排人给女方家送些过事用的东西(几条烟、几瓶酒、几斤肉、几块面菜,几斤豆腐等)。

          正式娶亲分五个阶段 解放前,娶亲用花轿,一顶蓝轿供新郎乘座,一顶红轿供新娘乘坐。男、女的妆饰均以清朝妆饰为标准,男的穿长袍、马褂,头戴礼帽,两边插花,十字披红。女的头戴红花,上着红花褂子,下着裙子,头顶红盖头,脚穿绣花鞋。娶亲这天,男方要由叔父辈一人任祯仲,由嫂,婶辈一人任娶挈,前头两个放炮的,后面跟着敲锣的、吹鼓手,再后面旗罗伞扇,紧随其后是新郎新娘的花轿,一溜排开浩浩荡荡。回来后,要用椅子把新娘抬入洞房,不能让女方的脚沾地。稍许,新郎新娘在供奉天地的神龛前拜天地,给男方的长辈磕头下拜,长辈要当场给女方禧钱,拜完天地入洞房。新媳妇必须面朝墙角,盘腿而座。吃饭后,女方送亲的回去,晚上就是闹洞房了。

          解放后,实行了新式婚礼,双方既不乘车,也不坐轿,双方到乡政府领取结婚证后,一齐走入男方家里,然后拜堂,完成婚礼。

          进入九十年代后,婚礼逐渐由中式变成了西洋式,男方穿西服、戴胸花,女的穿婚纱,娶亲均乘坐小汽车,下车后男方把新娘抱入洞房。

    ⑤ 回门

          回门是婚礼的最后一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般都是娶亲的第二天,由婆婆带领新媳妇到自家长辈家去拜望长辈,以表示外姓人从此成为自家人,第三天由女方的哥嫂赶上车到婆家,把新媳妇叫走,同时要求新郎要到女方家住六天,即住“六门合”。一般情况,新郎住3~4天就回来了,第六天男方哥嫂赶上大车,再把新媳妇儿叫回来,婚礼全部结束。

          50年代以后,一般男方不到女方家住“六门合”,只是第六天和哥嫂一块去接回新媳妇儿。

          进入80年代以后,娶亲第二天,新郎新娘同回女方家,一般不住“六门合”了。

    7.  葬礼

          葬礼一般可分为更衣、停殓、入棺、下葬四个程序。

    ①更衣

          人死以后,马上把死人身上的衣服脱下来,换上专门的新服装。20世纪60年代以前,男女着装仍延续清朝的服饰,男的要戴帽壳,衬衣外要穿长衫、马褂儿,脚穿自己缝制的布袜和布鞋。女的要有首饰,即一方形绣花手帕,上身有大褂,下身有裙子。

          60年代以后,逐渐男的换成军帽或学生帽,身着棉大衣,而女的手帕换成纱巾,下面也不再穿裙子了。不论男女上衣均不系扣,不扎腰带。

    ②停殓

          更衣结束后,要将死人停放在屋子中间用两条板凳搭的木板上。头部放一捆干草,人停殓时讲究男左女右,即:男性头朝左边,女的头朝右边,上面用苫单盖着。一般停殓的时间是3~5天,若上有老人的停3天,上无老人的停5天。

    ③入棺

          停放3天的第2天,停放5天的第3天,要将死人装入棺材,入棺时,有的家人往往把死者生前喜欢的东西或玩具放入棺中,同时放入死者的洗漱用具,还要撒些硬币,放入麻线等,以表心意,然后盖住棺盖,用铁钉钉牢。

    ④下葬

          下葬都是用两根大杆四人抬棺材,后来有的也用三轮车拉棺材。 下葬的时间是中午饭后,鞭炮齐鸣,吹鼓手、孝子及送葬的人在前,乡亲们抬棺在后,抬灵换班时,孝子要回头磕头致谢。墓是当天上午挖好的,打墓之前孝子祭祀并先动土。下葬时,孝子先往坟墓里填土,然后乡亲们才动手填土。

          葬后第三日圆坟,把没有封好的土重新封一下,一般把坟堆成馒头形状。以后每隔七日上坟烧一次纸,以示对死者的怀念,连续烧七次纸,即“满七”。

          解放前,对孝子的要求十分严格,老人亡后,孝子要守灵,不许离开灵堂半步。晚上要睡在灵堂地上,不许洗脸,走路不许抬头。入葬后要带孝百日,不许理发,要守孝三年。解放后,这些礼节逐渐淡化了。

    第二节    节  日

            西石家庄村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一    春    节    

          春节是农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去已过程入腊月就有了年味,一直到正月底,都属春节。 春节还函盖很多节日和风俗,如腊八节、祭灶日、除夕、破五、小年(初九玉皇大帝生日)、老鼠节(正月十二)、元宵节、天苍节(正月二十五)等。

    1、 腊八

          腊八:指腊月初八。腊的本意就是祭祀全神的意思,因此人们把腊月初八定为祭祀全神的日子。这天早晨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粥中放入黄豆、花生豆、蚕豆、红豆、大枣、小米等,意思是感谢全神赐予的五谷丰登,希望诸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粮食取得大丰收。

    2、 清扫日

          临过年,各家各户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即清除尘埃,扫除一年的晦气。有一首《过年谣》是这样说的: 二十三糖瓜儿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粉糕米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晚上熬一宿 这首民谣基本上反映了过年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十三糖瓜儿粘”是指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传说这天灶王爷要回天庭汇报一年内该户的所作所为,因此家家户户要买糖瓜儿给灶王爷上供,以粘到灶王爷的嘴上,上天多说好话少讲坏话,还要贴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

          “二十四扫房子”是指腊月二十四这天要清扫房子,但实际上,扫房子不一定是二十四日,而是在“立春”之前均可。据传“立春”后阳气上升,灰尘不易落地,故人们常在“立春”之前清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是指年前自家制作豆腐,没有杀猪的农户到集市上买些肉,以供过年食用。

          “二十七,粉糕米。二十八把面发”,也是年前准备吃食,以备过年之用。“粉糕米”是用石碾压小米和玉米的混和物,来蒸年糕。“年糕”谐音为“年高”,也是年年高的意思。发面是蒸馍馍,过年的馍馍蒸出许多花样,如兽状的,水果样的,还有佛手状等等。这两种食物都是过年的主食。

          “二十九去买酒,三十晚上熬一宿”,是说年前一定要买些酒,以备过年请客待亲使用;三十晚上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个晚上,以前村里没用通电,更谈不上看电视。于是,一家人吃过饺子放一阵鞭炮,便回屋中围炉聊天,至直深夜,这叫“守岁”,意思是守候新岁的到来,“熬一宿”也是这个意思。

    3、 贴春联,挂灯笼

          二十世纪30年代以前,由于村里写对联的文人少,所以大部分人家就贴上买来的“门神”。“门神”的前身是“桃符”,人们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可以辟邪,故用桃木做成桃木人、桃印、桃板、桃符等挂在门前以辟邪。

          现在贴门神的已没有了,但仍购买手执钢鞭的尉迟敬德和手执钢锏的秦叔宝画贴在大门上。 过年贴春联是村沿袭至今的习俗,过去村民大都找村中有文化的给写,现在从集上购买印刷春联的多了。

          大年三十那天除了贴春联还要挂灯笼。过去的灯笼多数是用木头制成框,外面糊上彩印的红纸,灯笼里面点上油灯。现在,多是集市中购买的纱灯,里面装上电灯。

    4、 拜年

          大年初一大拜年,是春节的最高峰。按照村民的习惯,这天都要穿上盛装,要起五更燃放鞭炮,在天亮之前吃饺子。吃饭前,首先给天地等神灵上供,然后,有老人的要先去给老人拜年,与老人不住在一起的,要端上饺子给老人送去,并给老人拜年;没有老人的要在老人牌位前跪拜、供香。然后一家人才能吃饺子。

          吃过饺子后,先到自家长辈处拜年,然后本家人同辈人集中,到乡亲长辈家串门拜年。路遇他人要说些吉利话,此刻整个村庄人来人往,喜气洋洋。

            拜年的形式,由于时代的变迁,也有了很大变化。20世纪30年代以前,跪拜很有讲究:见长辈后要长辈座好,先双手相合举过肩头给长辈打拱,再口叫辈份称呼说“给您拜年啦”,随后跪下、打拱,然后起身再打拱。这叫“一跪三拜”。30年代后,逐渐不再讲究那么严格,但打拱跪头还是照样。现在到长辈家拜年已不跪头,只是寒喧问候了。

    5、 串亲戚

          从大年初二开始,村民都有串亲戚的习惯。以前是带上一篮子馒头,到亲戚家拜年,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走亲戚已不带馒头,而改带糕点、方便面、鲜奶等礼品了。

            一般初二到老娘舅家,初三、初四回娘家,以后再去姑姑、姨儿家,亲戚多的要串到初十以后,但初五是不串亲戚的。

    6、 破 五

          村民习惯称正月初五为“破五”日,是春节后一个重要的日子。传说姜子牙封自己的妻子为“穷神",并令他“见破即归”,人们为了避“穷神”,才称这一天为“破五”。

          这一天,村民一般也是起五更燃放鞭炮,叫“恨(黑)五穷”,意思是经放炮而驱走"穷神",以获得来年的好运。但也有说这一天是财神的生日,放炮是给财神过生日表示喜庆之意。总归,初五是不串亲戚的,而且要吃肉菜,包饺子。

    7、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生日,要燃放爆竹,做好饭以表示对玉皇大帝的虔诚。

    8、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村民没有吃元宵的习惯,只是吃上一顿饺子。晚上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等。

    9、正月十六  

          正月十六游百病,这天全家人要早早出门,到村外踏青,可把一年的病魔和晦气,丟在山林野外,保一年内身体健康,不生杂病。顺便采些柏灵回来,晚上烤柏火用。众人到齐,柏火点燃,每人拿一柏枝从头到脚扫打一遍,然后投入火中,意思是把自己身上的病统统烧掉,保自己一年不生百病。

            十六已过,春节就算结束了。在整个春节期间,村民的主食是:糕、饺子、肉菜。糕代表年年高,饺子似元宝,代表经济有余。肉菜中有粉条、豆腐、海带、面菜皆示丰收之意。近年来又流行要吃鱼,以求年年有余。总之,春节是村民最隆重的节日,是一年中最欢快的时刻。

    二  二月二    

          二月二习俗二月二龙抬头最重要的风俗就是剃头,其中孩子剃头叫做“剃喜头”,大人剃头叫做“剃龙头”。在二月二龙抬头的这一天,吃的东西一定要取与龙有关的象征或者是寓意。

    1、剃龙头

    二月二龙抬头最重要的风俗就是剃龙头,所谓剃龙头其实就是剪头发。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村民有“理发去旧”的说法,如果是给孩子剃头叫做“剃喜头”,以此保佑孩子健康;大人剃头叫做“剃龙头”。又有一种说法,正月不能理发,不吉利会死舅舅,所以二月二这天都去理发,推个“龙头”,以求吉祥带来好运。

    2、取寓意

    在二月二龙抬头的这一天,吃的东西都要和“龙”有关,一定要取与龙有关的象征或者是寓意。一般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人们喜欢吃猪头肉,又被称为“挑龙头”;吃面条则被称为“扶龙须”;水饺可以叫做“龙耳”。

    二月二称为龙头节,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自古以来,人们在仲春“龙抬头”这天庆祝,以示敬龙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传说,二月二是冬眠一冬的雨水龙王抬头的日子,自此后雨水会逐渐多起来。这一天村民吃面条、炸油糕、爆米花,比作‘挑龙头’、‘吃龙胆’。

            另据传,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生日。村民在二月初二搅煮一碗地瓜粉糊供奉于田间地头,其意是让土地公糊住老鼠的眼睛,免得糟蹋庄稼。炒瓜籽,花生,黄豆此谓“炒菜虫",意寓把田里的害虫炒死,使庄稼能茁壮成长。

    三  寒食节  

          1、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2、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3、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

          4、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故事发生地中国山西将寒食节定为清明前一天,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并为全国所接受。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是千年如一的。

          5、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与改火之间有间隔的时间,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说法。

          现在,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此节是上坟祭祖的日子。后来清明和寒食合二为一了,祭祖也不在寒食节,而是在清明节前四五天上坟祭祖,新坟更早些,清明前七八天就上坟了。上坟这天,家中出嫁的闺女都要回到娘家,一同上坟祭祖。

    四  端午节  

          端午节,是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由来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纳祥、辟邪攘灾。习俗主要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拜神祭祖、吃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端午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每到端午佳节,各种贺节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节味浓郁,热闹喜气。正如歌谣:“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挂香囊;门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这些节俗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端午节期间通过各种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农历五月初五是          西石家庄村民很重视这个节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每家每户都包粽子。把苇叶用开水煮熟后,包上糯米、红枣,有的还加花生豆、蚕豆,再用锅煮,煮熟后食用,形状为三角形四个尖,又好看、又好吃,是一种很有特色的节日食品。

    五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中秋节始于周代盛行于宋朝明清时期,现在已成为我国主要的节日之一。 赏月成为中秋佳节老百姓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村民历经了春耕夏忙,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他们把雪花梨、金丝大枣、板栗、核桃等水果, 还有鲜嫩的玉米、花生、红薯、毛豆、瓜果等农家地里现摘的美食,都被摆到了桌上,男女老幼欢聚一堂,边吃边聊,畅谈收获的希望,共享中秋月夜的美好时光。

          中秋节村民有吃月饼的习惯,月饼因像月亮而得名。每到八月十五晚上,孩子们都很想吃到月饼,尤其是解放前,村民生活很苦,孩子们很少吃到像月饼一类的点心,所以他们看到月饼就十分眼馋,但大人总是说月饼是供月的,月亮不上来是不能吃的。于是孩子们有的上房,有的上树等着月亮上来,等待的时间总觉得好长好长。月亮一旦升起,孩子们就兴高彩烈地争着要月饼。那年月,家中孩子多的只能两个人分一个,有的家中买不起月饼,就自己在铁锅中烙几个放糖的发面饼,就这样,也满足了孩子们的愿望。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拦高了,月饼已不是馋涎之食了,但仍作为节日礼品相互赠送。下面简述一下中秋的有关知识: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5]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六  观音菩萨记念日  

            农历二月十九,是菩萨的生辰之日;农历六月十九是菩萨证得果位(成道)的日子;农历九月十九是菩萨的出家日子。每年 的 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村民要到村东长垴的菩萨庙中拜观音。因为村民认为观音菩萨法力无边,有千手、千眼功能,可以救苦救难,可以送子送女,还可以保佑平安,赐福消灾,所以在观音纪念日要以一定仪式敬奉观音,买果合、点香、烧金、祈求观音保佑。有的孩子生下来,就疾患多,不好养。便将孩子契以观音做契子,祈求观音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另外,每月的农历初一、十五,善男信女们都要到菩萨庙烧香、拜佛、打扇鼓以示对菩萨的虔诚与尊祟。

                第三节  家  庭

    一、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

        家庭,是社会中最基本单位。旧时,西石家庄村的大户较多,每户有八、九人之多,即一家数代同堂。上世记七十年代后,大家庭已不多见,一般只有夫妇、子女两代人,多的也不过三代人的家庭。

          过去,在大家庭中,长辈乃是一家之长,具有最高权威。经济和家务社交等活动,均由家长支配,晚辈对长辈只有唯命是从。长辈去逝,家长由长子担任。家庭中男子的地位高于女子的地位,这种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上的家庭制度,受着封建的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联合支配,在大家庭中,充满着封建的道德伦理关系,当然,也存在着许多淳朴的传统风尚。

          新中国的家庭关系,提倡夫妻平等,和睦相处,尊老爱幼。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村里就开展评选“五好家庭”活动,对那些积极生产、克己奉公、助人为乐、敬孝长辈、关怀子女、夫妻和睦的家庭给予大张旗鼓的表彰。相反的,那些违背这些关系的现象,受到社会道德的遣责,而虐待老人、子女触犯刑的,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承继

          承继也称“过继”,是无子女老人或有女无子老人为自己沿续子嗣的一种方式。过去村里多以兄弟之子过继为嗣,称继子;也有抱养他人之子为嗣者,称养子。继子或养子继承继父母或养父母的家产,同时又负担赡养继父母或养父母的责任。

          过去,养子时常受到族人的歧视和排挤。新中国建立后,提倡男女平等,有女儿而仍然过继或收养儿子的越来越少。继子女和养子女的权利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同时也为社会所承认。近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落实和人民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女孩也是继承人已深入人心,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已彻底从人们的心中祛除。有女而继续收养儿子的人已没有了。

    三、 认干亲

          认干亲习俗村里由来已久,即此家的子女认彼家的长辈作干爹干娘。俗称认“认老姐”(干儿、干女称呼干爹干娘为老伯、老姐)。认干亲一般是两家关糸比较好,情投意合,有共同语言,通过认干亲使两家关系更加亲近,能相互彼此相帮。也为处于迷信考虑,通过“认老姐”来免灾除祸。

          认干亲的仪式,多是双方预订好日子,认亲一方带领子(女),携带礼物到对方家。见面后,子(女)给干爹干妈行叩拜礼,干爹干妈回赠红包,子(女)随改口称“老伯”、“老姐”。然后,被认亲一方中午设宴招待“亲家”。

    四、分家

          分家,是家庭析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多是在兄弟之间进行。分家除分炊具、家具外,还要将房产、土地、树木、家财(包括债务)悉分无余。一般分家由长辈(伯叔等)主持,进行财产搭配,宴请家族中其他长辈,并请村里有名望者担任中人,经当事人确认并无异议,当众抓阄并订立契约。为了保障长辈的生活,分家时往往在契约中注明赡养老人的方式,或是兄弟轮流赡养,或是分摊钱粮赡养,若父母在分家的一方家居住,常常要注明住老腾宅,不得半路因故不让其居住。独生子女与父母间一般只分开吃饭,不分家产。习惯上,女儿出嫁后,便不再参与家产的分割。但是,现在的《继承法》规定,儿、女都有同等继承权利,体现了家庭中男女平等的地位。

    五、生育

          村里妇女生育称"做月子"。过去,婴儿出生六天内,不让外人探视,据说是怕得"六日风"。一般出生第十二天,娘家人及其他亲朋集中探视,礼物有鸡蛋、食品、花布和儿装之类,称"做十二天"。满月后,产妇要带婴儿到娘家居住数日。婴儿周岁日,家人习惯在案桌上陈列笔、刀、粉脂、农具等物,任婴儿拣拿,说这样能"观志向,卜未来"。现在,村人生子要置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来道贺之人一般要随礼金。

                    第四节  土  语    

            西石家庄村由于地处两省(河北、山西)一县(临城县)交界之地,其土语方言与普通话差距很大,如不解释,外地人很难听懂。下面是村民常用的土语,供大家参考。

    1,“甲”、“甲火”、“甲哩”:指厉害,有本领。

    2,“丟地”:指地上。

    3,得(dei三声):指满意,舒服。

    4,“侃昂”:指干什么?有不满之意。如“你说他侃昂。”

    5,“肥"指旺的意思。如:这火真肥。

    6、“费”指不安稳,捣乱不听话。 如:这孩子太费了,把电视给弄没影了。

    7、“掯”(ken二声)指挪动一下。如:车里面还有地方,请往里掯一下。

    8、“摗”(song二声):指用手轻推的意思。如:孩子被他摗了跟头。

    9、“中”:指熟了的意思,只指做饭。如:饭中了吗?

    10、“腫”(zhong):指笨,不灵便,或没本事。如“你真腫,连这个也不会。”

    11、“㧌”(mao):扔的意思,意指从肩上边扔过去,有一定弧度。如:把篮球~过来。

    12、“周”:用脚踢。

    13、“也”:①丟失的意思。②落(丨a)下的意思。 如:我把钱包也了。他走得慢,被也在后边了。

    14、“嚎业”:指小孩顽皮。 如:谁家的小孩?咋这么嚎业!

    15、“掴”:指打、搧的意思。如:他用手掴了孩子一把掌。

    16、“骈”:(pian)炫耀、显摆的意思。如:还不是一双皮鞋吗?骈什么呀!

    17、“抬”:指藏起来的意思。如:把他的东西抬起来。

    18、“格气”:指打架,吵架,闹矛盾。多指孩子之间。如:你俩好好玩儿,别格气。

    19、“磨丟”:指碎言碎语,续叨不止的意思。如:这人磨丟起来没完没了,真烦人!

    20、“眼气”:指让人羡慕,惹人眼红的意思。如:你的衣服再好,我也不眼气。

    21、“丟答”:指浪费的意思。如:把饭粒捡起来,别丟答了。

    22、“草鸡”:指害怕,惧怕,服软的意思。如:这八角真厉害,我真草鸡了。

    23、“刺闹”:指不讲理,爱和别人闹矛盾,不好惹。如:他是个刺闹鬼,要离他远一点。

    24、"钻挤":指爱占便宜,不顾面的人。如:他很钻挤,有便宜就沾。

    25、“扑劳”:指抚摸或用手掌聚集东西。如:你给我扑劳一下背。米撒了一地,你把它扑劳起来。

    26、“血不值”:指人横行霸道,破皮无懒。如:他是个血不值,村里没人敢惹。

    27、“哝咕”:将就、凑合的意思。如:这绳子不太结实,哝咕一下吧!

    28、“夜个”:指昨天。“明啊”:指明天。“后儿个”:指后天,即过了明天。

    29、“多刚儿”:指什么时间。如:你多刚儿来的呀?

    30、“跨儿是”:指果然是。如:预报今天有雨,跨儿是下起了雨。

    31、“挠包”:指不利索,不整洁,邋遢。如:你穿这件衣服真挠包。

    32、“撺掇”(cuan duo):指义务给乡亲干活,不要工钱。 如:你家娶媳妇儿,我去~一天。

    33、“马恰”指吃东西不挑剔。如:这个孩子从小吃饭就马恰。

    34、“疾马”指办事行动干净、利落、快。 如:房子盖的真疾马,两天就完工了。

    35、“圪爹”指小孩过于亲密长辈或过于撒娇。比如:这孩子从小娇生惯养,长这么大了在父母面前仍圪爹半事的。

    36、“㓦划” (bαi huαi)指修理或侍弄。如:这人心灵手巧,总爱㓦划一些东西。

    37、“箍挪”指把东西裹起来。如:今天天气很冷,出门时把自己箍挪得很严实。

    38、“格星”是指雨下的很小,且时断时续。比如:我刚到地里干活,天我格星了几点。

    39、“撮起来”是指把东西收集到一块。例如:豆子已经晒干了,你把它撮起来吧。

                第五节  乡村俚语    

          西石家庄村语言中的某些名词,跟普通话不一致,现列举常用的不同词汇如下:

    长虫——指蛇

    绵花虫——营火虫

    蚂螂——蜻蜓

    骚鱼儿——蚂蚁

    土蚱儿——蟋蟀

    河蟆——青蛙

    王八——鳖

    蚂蚱——蝗虫

    叫骡儿——蝈蝈儿

    吆娘蛙——蝉

    鸡罗儿——指蝉的一种,声音较高,身体较小。

    呱呱友——猫头鹰

    家雀儿——麻雀

    奔杈门儿——啄木鸟

    圪蛉——松鼠

    望指莲——向日葵

    日头儿——太阳

    胰子——香皂或肥皂

    头夫——指牲口

    茅子——指厕所

    脑巴盖——指额头

    洋替灯儿——火柴

    唠轳——辘轳

    黑啊——晚上

    晌午——中午

    夜个——昨天

    腻虫——蚜虫

    蜂儿——蜜蜂

    簸箕虫——土元

    臭蟮——蚯蚓

    灰灰白——洋白菜

    青杠树——杨树

    地脑——头

    老鸹——乌鸦

    眼雀儿——喜鹊

    虼蚤——跳蚤

    奶光儿——崽猪

    疥肚儿——疥蛤蟆

    可楼——半大猪

    纵儿——小公猪

    豚儿——小母猪

    拋猪儿——公猪

    牤牛——公牛

    儿马——公马

    骒马——母马

    仔牛——母牛

    叫驴——公驴

    草驴——母驴

    草鸡——母鸡

    玉茭——玉米

    麦子——小麦

    落花生——花生

    山药——红薯

    灰灰蛋——马铃薯

    杌子——凳子

    杌床儿——小凳子

    种式——镂

    洋火儿——火柴

    替灯儿——火柴

    手巾——毛巾

    炭——煤

    坐月子——生育

    耍水——游泳

    耍钱——赌博

    草鸡——害怕

    养种——耕种

    嘎古——行为不端、坏 。

    馕实——多、厚实 。

    活泛——灵活

    累赘——不利索

    死巴——固执

    胳漏——胳肢

    多刚儿——什么时间

    坷碜——丑陋、难看。

    硌檩——不平整

    来呀呗——来不来呢

    吃啊没儿——吃没吃

    待见——喜欢

    滴溜——提

    结记——惦记

    干件儿——干活

    扎挣——控制忍受

    捉糊——捉弄

    筲——水桶

    电棒儿——手电筒

    薅锄儿——小锄

    扑蹋——软瘫

    拧拧儿——很小

    厮跟——一块走

    递说——告诉

    堪郎——干嘛

    格栏——围起来的院子。

    直碾——直

    柯溜——弯曲

    列把——外行

    摽(biao)——不要、别。

    肿——笨、没本事。

    沾——行、可以。

    逗是——就是

    使慌——累

    歇歇儿——休息

    格拧——做事另类,不随大流

    腻外——不顺心、不爽快

    厥巴——固执

    能——精明、不吃亏(多用于贬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八 风俗民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pi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