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今天,2014年6月6日晚,鲁中地区风雨交加。
像压抑了好久的瀑布,飞流直下,没有征兆。
树叶被打落,飘转在半空;从天空深处落下的雨滴连成了一条条细线,一点一滴渗透进心里。
我站在实验室三楼的窗边,看天际的闪电划破黑暗,扑面而来的凉风撞了我一个满怀。
室内的空气燥热,人也悸动,杨老八光着膀子和其他几个在打牌。
有挤在角落发呆的,有抱着脑袋背书的,还有抬头望着白炽灯思考人生的。
满屋子的狼藉,尽管这样,却仍能隐约听见一颗颗不安的心灵在跳动。
每个人的电脑屏幕上贴着的是张老师印的高考必胜神符。
高考必胜神符像定心针一般默默观摩着这帮心事重重的孩子们。
6月7号,这帮孩子作为近千万高考大军中的一员即将踏上那期待已久的战场。
听别人说,战场上没有硝烟却火药味十足。
还是照常六点钟早读时间,该跑操跑操,该吃饭吃饭。
雨后的空气很清新,我把买来的脉动倒给了别人,然后灌满热水。
张老师是个很注重形式的人,早前他就放话说今天有神秘大礼包,八点六分发了准考证,八点十六分发了身份证,八点二十六分神秘大礼“抱”来了,他给了每人一个亲切的拥抱。
幸运的是,整个高考期间我亲眼看着一直喜欢的女孩子迈进考场。
语文考试紧张,姓名差一点写成她的名字。
头顶上的风扇吹的风和自然风同时向我吹来,最后英语考试差点睡着。
6月8号5点,铃声划破长空,留下一纸思念。
气氛很沉重,每个人自顾自的收拾着三年陪伴自己的一切,似乎还有着说不尽的千言万语。
还是三楼的窗边,我看着抱着一摞书的她背影渐行渐远,消失在转角处。
自此还没有来的及的相濡以沫却提前来到了相忘于江湖。
至于结果对于我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事实证明,结果确实也不怎么样。
不过,高考的最大迷人之处恰恰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
8月3号下午,填完志愿后,我和小贾坐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小树林里。
两个苦逼在四处找无线网蹭以及看来来往往的美女学霸的大长腿。
嗯,果然长腿有胸估计爱运动,肤白貌美穿着小短裙。
小贾说:即使他妈的上不了山大,也要他奶奶的在她的心脏里闯一下。
在附近的网吧里通宵,半夜下起了大雨,网吧停电,我倒在椅子上睡到了天亮。
后来贼想念最后的那段日子,想念那几个人。
几次路过校门口,却只能在门外苦苦探望,曾经极力想挣脱的牢笼,现在却成了回忆里的匆匆那年。
曾经想逃离,现在却进不去。
我记得2013年12月8号,我在讲台上演讲,末尾说:借此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祝福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同学们学业有成,金榜题名。
不知道题名的各位现在摇曳在何方,亦不知道各位现在过着的是怎样的生活。
人来人往,人去人散。
两年之后的今天,我看着模糊的照片,想起当年经历的种种,无奈,心酸且又无限感慨,不知道该向何人诉说,只能付诸笔端,希望有缘人看见。
但愿未来的每一天,有故事的地方,都会有我们的身影出现。
如果可能,陪我喝一杯酒吧。
地点你定,我来买单。
2016.6.6
那年青春,我们正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