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林城,城东
闻安哼着小曲往自己家里走。
“闻安,有什么好事呀?”
“今天去见了桂花堂的掌柜,从今往后采来的药材都可以送到他那里,我这房子也可以翻新一下了。”
说起闻安的房子,那在城东可是出了名的,整个家里除了一张床,一张椅子,一张桌子,再无他物,真可谓是家徒四壁,就连院里舀水的瓢都破了个洞。
如果你觉得他是一个懒惰的人,那可真是大错特错。相反,闻安是一个特别勤快的人,每天想着办法挣钱,可是就是没钱,你说气人不!用邻居的话说都是运气不好。
这不闻安刚和桂花堂的人,定了药材收购的事么。
闻安吃过晚饭,躺在干床板上,美美的睡了一觉,准备第二天上山去采药。
第二天,闻安躺在床上,半醒半迷糊间听到滴滴答答的声音,起来一看天空下着毛毛细雨,下雨了就没办法上山去采药了,也没办法干别的事了。索性回去睡觉去了。
第三天,本来想着雨要停了,起床一看,雨更大了。
第四天,第五天…………
这雨淅淅沥沥的下了半个多月,眼看着药材采摘时节也过了。
闻安也放弃了这个药材采摘。
第二天,闻安带着自己酿的米酒,去桂花堂拜访王掌柜了。毕竟说好的事情没有兑现,要去和人家讲个清楚。
到了桂花堂门口,闻安反而犹豫了,在门口徘徊了好久,还是王掌柜有事出门看见他在门口站着,主动问的他。
“闻安兄弟,来这么大早,有什么事吗?”
“王老哥,也没什么事,主要兄弟我是来赔罪的。”
“这话是从何说起啊?”
“前段时间咱们不是约定,我去采来药材,然后送到您这里嘛,这不一直下雨,就把这事给耽搁了,所以今天来给您赔罪来了。”闻安不无歉意的说道。
王掌柜爽朗一笑,说道:“你说的那个事,你也不要愧疚,我一看第二天雨还没停,就托人从外地把那个药材进了回来,你放心不耽误。”
“即是如此,我就放心了,这是我自己酿的米酒,给您带来尝尝。今天过来就是来说这个事的,没什么事,我就回了。”闻安一边起身,一边说道。
“那我就不留你了。”
“王掌柜,留步,留步。”说罢转身走了。
回到家之后,闻安躺在床上,看着屋顶,思绪渐渐飘远。
早年间,闻安听说种果树可以赚钱。于是,他想办法在山上包了一片地,全部种了果树。
他每天都要去看一看,有了草拔一拔,看着地皮干了,就浇一浇水,只盼着它们快快长大,快快结果。
三年过去了,眼看着到了要结果子的季节。闻安每天都去看,别人家的都结了果子,只有他的果树毫无动静,感觉像是得了不孕不育,这可把他急坏了,找来专业人士来诊断,人家告诉他,是因为他每天浇水,树根没扎深,果树没办法从地里汲取营养,所以果树没结果。
事情走了定论,闻安也没有心思再去做这个行业了。
阳光晒在身上暖洋洋的,闻安也渐渐回过神来。
从此,闻安再也没有去主动找赚钱的方法。他每天在家里面读书,没有书就到王掌柜家去借。王掌柜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也愿意借给他。
即使闻安依旧是家徒四壁,但他也不再心急了,他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过了一年,闻安去参加了乡试,成为了状元。闻安一下子成为了名人,也摆脱了囧困的生活条件。
正如一位老人与学生的对话: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也。”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虽贫穷而不阿谀奉承,虽富有而不傲慢,怎么样?”“这样做就不错了,但比不上贫穷却乐于道,富有却崇尚礼。”
“《诗经》上说:对待君子,就像加工骨玉器一样,要切、磋、琢、磨。大概就是说君子的修养吧。”“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已知道的知识,你就能理解没说到的知识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