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简介:包法利夫人,不满足于自己平淡无奇的生活,于是接连出轨两个男人,第一个男人因为通过不断的交往,看到自己没有勇气满足包法利夫人那高于情妇关系的要求而止步,不久之后的包法利夫人又与第二个男人交往,继续着自己的梦幻般爱情欲望,然而这一阶段,却陷入了高利贷的陷阱无法自拔,最后终被压垮而绝望自杀。
包法利先生最后在夫人的遗物中知道了真相,也绝望的丧失继续活下去的勇气,死在了花园里,但作者没有写明是因为夫人的离去还是因为夫人出轨自己产生的悔恨,作者福楼拜说包法利夫人代表了不是一部分人,而是很大一部分人,其中包括作者自己,我们读完这个故事之后总要问,我们从包法利夫人身上看到了什么?福楼拜所说的包法利夫人的那一种与大家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我想回答这个问题,往小里说就是对那种虚幻感情的憧憬,并把这种虚幻的憧憬付诸于行动,当这种情感的憧憬延伸下去,是否还有一种追求完美的欲望,就像作者自己,为了写这部小说,耗时几年,让人想起曹雪芹的批阅十载删减五次,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这也是一种对欲望的追求。
这种追求到底是有没有错?现实生活中确实无法解释很多选择的对错问题,这本小说之所以伟大,就是在那个时代它具有了时代的超越性,提出了一种自我追求自我选择的人生,不仅仅代表着一种扭曲的情感追求,因为我们至今在伦理学上都无法确定,我们今天对金钱的追求与这种不匹配的反道德爱情追求有何区别。
因此我们只能沿着福楼拜对包法利夫人的态度,就是她这种美好憧憬的欲望追求,对我们的启示,我们不断的去追求一种自认为的美好和完美,最终将获得什么?在包法利夫人与第一个出轨男人结束那段不现实的情感之后,她曾经接受了教会的抚慰,然而她仅仅把这种信仰当成一种抚平伤口的手段。
就如她婆婆一语:(包法利夫人)就是太闲。这是包法利先生的母亲对包法利先生说的话,也就是说包法利夫人没有建立起自己符合自己的信仰吧,也许她不懂得就算是对家庭儿女的爱,也可以在一些人那里成为信仰,比如包法利先生的母亲。
如果包法利夫人止步于教堂,没有继续下去追求第二段不可能的情感,是否就没有了最终的悲剧?然而就如我们今天,在拼命奔跑的时候,谁会停下来做一个与欲望相反的决定?很少人有这样的修炼境界,记得看到一则采访作家马原的报道,马原说现在很多作家都趋向于功利,而从事与灵魂相反的功利行为,是当下没有优秀作品的原因。
连作家都无法跳出这样一个追逐功利的时代,停下来,止步于教堂,去追求信仰,去追求灵魂,对于包法利夫人来说,肯定是不现实的决定,我读的这本书,第一页就是一幅作者福楼拜解剖包法利夫人的漫画,我在想,解剖的结果肯定是失望的,因为人类似乎都逃脱不了这种命运,跟随着自己的欲望,慢慢的走向坟墓,解剖的结果肯定是她有心肝肺,你福楼拜也有,她有的,你福楼拜必然也会有。
结束语包法利夫人最终的自杀,无止境的梦想追求,必然带来自己的毁灭,只是毁灭,要不是灵魂,要不是肉身。
文:饼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