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从南窗里大大方方地爬进来,刚倒的一杯水在阳光里热气 腾腾,旁边放着一首首古琴曲,我坐在周末的午后码字。
今天我想来聊一聊音乐。所以,让我们听着歌儿往下看吧。
打开网易云音乐,且听燕池、厨子和戏子这两版《将进酒》。
是什么让一首歌、一个人变红?
二月份的南京已经开始春暖花开,而这个月我们触目所及的报道,不绝于耳的名字,恐怕就是赵雷了,就像马上要到来的三四月份的芳菲不尽。
去年七月份,我去北京出差,专门去他歌里写到的地方转了转,有可以让你沉默不语靠着墙壁晒太阳的鼓楼,也有带走青春的107路车,更有热闹拥挤的什刹海。漫步在后海酒吧街,一阵一阵《南方姑娘》的歌声飘过来,你就知道赵雷红了。
在《歌手》曝光后,赵雷接受采访说,对于自己的成名,除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其实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对于音乐他还是个初学者,比如他演出都是在谱子上标注和弦进行,而乐队成员演奏都是按级数,所以会有沟通上的不便。
当然,我很欣赏赵雷的才华,也更喜欢他的真实。
事实上,一首歌、一部电影、一本书是否一鸣惊人,除了媒体的风向,更多的靠的是一群不懂作品本身的人。你要让他们说周杰伦的歌有什么特别之处,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有什么不同之处,冯唐的书有什么标新立异之处,他们总不会说出个什么所以然来。但是他们人多势众,只需要别人说好,他们就能形成具有“羊群效应”的市场,于是一次点击,一次观看,一次购买,众多的一次一次成全了作品、也成全了作者。
就像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当我谈听歌时,我谈什么?
中国佛教禅宗史书《五灯会元》提出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参禅悟道三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概括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处”著名的人生三境界;培根在其《论读书》中总结了“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三目的。
甚至,像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时要求部下汇报工作都要概述为三点。三分天下、三顾茅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你会发现,很多事情竟能都划归到三上。所以,我也效仿古人,谈谈听歌有哪三层境界。当然划分只是为了区分,更高层次是建立在下面的基础上的。
首先,最基本的就是听热闹。这也是人数最多的一类人。也就是前面说的“不懂作品本身的人”,不懂就不懂吧,但是还是得听呀。作品对他们来说,就是“有的人说不清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一般而言,他们注重演唱者甚于其他作者和歌曲本身,不然许镜清老爷子也不会出来搞西游记音乐会众筹,而演唱者多是其偶像,所以包容偶像的一切的态度也就遮蔽了他们的双耳。如果是陌生人,生的容颜姣好或者别人说好,也很容易路转粉。
旋律要朗朗上口,容易传唱,口水歌一般定位这类人群。只要听到“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这种旋律,他们就会翩翩起舞的欢乐。
最后才是歌词,“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样直抒胸臆最好,较能省去了深入探究的烧脑,要不就干脆古一点,“十年江湖期 一路红尘载酒行,我去赴一场无关风月的局”,于是歌里天天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天天爱恨情仇和刀光剑影,渐渐地,这群人成全了古风,然后标榜自己的特立独行。
其次是听门道,这是听歌的第二台阶。除了歌手,这类人群已较能尊重一首歌曲的作词、作曲、编曲、混音等其他作者了,并能拎得清谁轻孰重。
已经不仅仅追求旋律的郎朗上口,还在学习作曲的技法。开始注重每一个音符的听感,节奏如何,调式有啥特点,乐句间如何关联,乐段是否妥帖,音乐的主题是怎样发展。
更注重编曲配器了。前奏为什么只用一架钢琴仍很饱满,架子鼓是怎么进的,和弦是什么走向,吉他solo是实录的么,bridge部分是怎么过度的等等。
歌词上,开始考究每一个遣词造句,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为什么敲比推好?作者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想表达什么?为什么他说“面朝大海,我站成了大海,你在我里面浮沉,回忆是一条狂犬追咬了许多年”,到底回忆追咬的是什么?
最后是听性情。这里性情,既是黄宗羲《柳敬亭传》中所说的“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也是顾炎武《日知录》中的“诗主性情,不贵奇巧”,还是孔子的孙子孙冲远说的“性者,天生之质,正而不邪;情者,性之欲也。”反正,只是要高级词汇你就往上堆砌吧,保准没错儿。
词曲编唱不再是有形之物,玄一点就是达到了无我之境,一首歌,他可以听出山川大河来,可以听出七情六欲来,还能听出人生百态来。
什么爵士乐、什么巴洛克音乐、什么律音阶,有与无,都存乎一念之间。听的是别人,再反观自己,然后推己及人,这里重要的是推。所以,就像万维钢老师说的拉大提琴的要比弹吉他的更容易进入哈佛大学,因为前者看着有教养,后者看着像流氓。
好吧。《将进酒》唱罢,你能听出了什么嘛?如果没有,那么“将进酒,曲莫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