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人格的发展: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的含义
什么是自我?“我”一既是行为的主体
又是行为的客体
Harter(1998):
将自我看做独特的、可以辨认的生命个体
它的出现建立在感知自我和他人不同的能力上。
自我概念
我们关于自己的认识,是关于自身能力和特点的整体看法。它描述了我们知道和感受到的关于自己的信息,并且它可以指导我们的行动( Harter.1996,1998)
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萌芽时期:2岁前
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点红实验": Beulah Amsterdam(1972)
被试:9-24个月的婴儿;
过程:在婴儿无知觉的情况下,在其鼻子上涂上红点,然后观察照镜子时的反应
结果:18-24个月的儿中,立即去摸自己的鼻子的人数迅速增加,开始出现自我意识
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ニ)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六阶段( Harter,199)
阶段1(3-4岁):对外部特征认识自己
阶段2(5-7岁):从能力上认识自己
阶段3(8-10岁):意识自己感受和想法
段段4青少年早期(11岁开始):从社会关系个性特征描述自己
阶段5青少年中期:整合自我及他人看法
阶段6青少年晚期:强调个人信仰价值和道德标准
儿童自我概念的建构
2-3岁:性别和年龄的识别
3-12岁:智力和技能
青少年阶段:观点采择和客体自我
成年早期:叙事自我
一、性别和年龄的识别:2-3岁
在与自我有关的诸多方面,人们最早识别的是性别和年龄。
智力和技能:3-12岁
学前儿童:社会比较私人自我概念
小学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加速时期
儿童自我概念的建构
观点采择和客体自我:青少年阶段
观点采择是种站在他人的视角看问题的能力
客体自我意识:把自己看做他人关注的对象
四、叙事自我:成年早期
叙事自我:
个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自我的理解,是关于自己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