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拖延行为
来源:b站视频《李松蔚:拖延症与摩托车维修技术》00:00-28:40
钩子:自控力 语言学
1、“拖延症”从何而来?是什么?定义、概念背后的框架是什么?
起源:pre-cras-tination(因循往复)
sto:从印度往家寄衣服,拖了8个月(1天能完成)
拖延行为:今天本可以做的事情,没有做,说明天再做,明天没做,说后天再做…重复✖️N次…周而复始地指向明天
如何翻译?语言后的框架
我们如何称呼,往往意味着我们如何定义和解释这个行为。这是否是个问题,如何形成的,并暗示了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1)懒
存在道德批判。人是有能力做到的,但是偏偏不做。“谁让你不争气!谁让你自己不努力。”
(2)懒型人格(模拟a型人格)
似乎天生如此,人想做,但是天生没这个能力,只能接受,很难改变。所以能努力也是一种天赋。
(3)懒癌
重病。原先有能力,但是已经被侵蚀没了,所以救不了了,可弃疗,别管我,我就这样了。用词萌萌哒(常见于二次元圈)。
(4)自控力缺乏
有能力,只是强弱问题,能改变。缺哪补哪,勤加锻炼(大脑的自控力肌肉是可以锻炼的)
sto:亚马逊畅销书《自控力》,号称这本书能解决你的自控力问题,不久后出了《自控力2》
“自制力是肌肉,是可以锻炼的,健身外还要健脑”。什么是自制力?目前没有仪器能测量。
lx:想起《打开心智》提到的没有自控力一说,但是与大脑的稳定原理、预测原理相关
(5)拖延症
暗示“拖延行为”是病根,你之所以过得不好,都是你拖着不做事造成的。暗示有拖延行为就是有问题的。但是几乎所有人都有拖延行为。
lx:“pua”的泛化使用,好像指出别人行为的不对也是“pua”。
(6)明日迷:对此刻的逃避,对明天的执迷、幻想。
李松蔚认为这才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今天过得怎么样?不好,怎么办?”“等明天。”“明天不满意怎么办?”“等明年。”
2、“明日迷(对拖延症的表述替换)”的具体特征与表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3006243/4536f875be0b830a.jpg)
lx:
每条都中太震惊了,讲到心坎里了hhhh
几乎是我本人……做事情会担心做不好,玩的时候又会担心还没做好的事情……经常觉得自己本来可以更努力、更用心、更有成就,但是太懒了太沉迷娱乐了太不能坚持了,有很多内攻击。总觉得做得还不够好,觉得当下这里也糟糕,那里也不满意,期待有一天辞职就好了、换个工作就好了、变得超级厉害超级专业就好了……
总是害怕无聊,要给自己找事情、不管是听音乐、听课程,尤其是走在路上的碎片时间,就听讲书视频,好像自己蛮努力的,但是大块的时间却拿来看综艺视频。觉得自己娱乐就是浪费时间,没有在学习就是浪费时间,有很强的罪恶感。列完计划后发现完不成又沮丧,但是又没办法减少计划,卡在中间反复横跳。明知道完不成,又还是会折磨自己。
尤其是迫切想改变上述状态的时候,笑到我了~
今天太困了,明天继续听~还得是李松蔚,深刻又有趣,教学但是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