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时空限制的互联网技术为教育资源薄弱的农村地区带来了新的希望,而参与其中的各种力量则为之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8年第四期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以《“双师”进行时》为主题报道了沪江 互+计划 在李家堡“共享阳光课堂”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案例。
“双师教育”的理念首先由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提出, 是一种旨在促进教育均衡的、 公益性的、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双师教学”项目尝试用远程的方式解决乡村学校师资不足,优秀资源匮乏等问题,从而探索城市优质教学资源补充乡村的可操作性。
沪江2017年终盛典于2月4日举办,以“创时代”为主题,我的时代、时不我待。作为沪江发起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 互+计划,我们诚挚地邀请了2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乡村教育先锋”,他们是“美丽乡村”优秀实验区领导与教师,在村小“双师”进行时的今天他们同样在创造着乡村教育的新时代,同样时不我待。
他们是谁,他们因何而来?
山东淄博后孙小学-李栋校长他们是在“美丽乡村”积极寻找资源链接的村小双师教学实践者。
互+计划 倡导社会参与的“大公益”模型,汇聚政府、企业、社会公益等各方力量,通过“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计划”为乡村学校提供大规模可参与的高品质课程,迄今已逾千节,为乡村学校解决素质类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们认为,欲予以乡村教育改变与创新的目标,公益绝不是单向的施与和接收,更重要的是两者的联动与协力。这一年,每天都有万名来自全国各地偏远乡村的孩子通过“美丽乡村”双师课堂学习艺术、科学、财商、舞蹈等这些曾经受制于师资难以开齐的课程。忽略了乡村教师力量的公益行为都是短视的,所以这绝不仅仅是“美丽乡村”为乡村教育做了什么,而是公益力量与本地力量合力共同做了什么,此即村小“双师”的思维关键并促成1+1>2的效益。
美丽乡村案例:
他们是受益于时代、拥有强大自驱力并积极主动获得成长的探索者。
互+计划 发掘的教师潜能被更多认可。教师培训已不再是流程式的讲座报告,教师成长也已不再是孤岛式成长的个体,当拥有共同愿景、共通诉求的教师团体形成社群,集合行动力、集合影响力,从教师到教练,这个时代赋予教师新的身份和职能变革。
我们认为,在这个学无边界的时代,乡村教师的成长同样是无边界的。人的能量是无极限的,然而过往因缺乏媒介导致乡村信息闭塞,乡村教师同样缺少延展视野的渠道,束缚了成长路径的想象力。但当今日,当移动互联覆盖了生活的每一处习惯,破除信息传输的壁垒,乡村教师亦能成为自由生长的探索者,唯需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并影响他人。
教师成长案例:
他们是在“青椒计划”推动区域教师培训社群化新模式的组织者。
互+计划 更深度地探索教师社群化的培训模式。九月,互+计划与北京师范大学、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等三十家教育公益单位联合发起的“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短短两个月该计划覆盖全国18个省级行政单位、两万余名乡村青年教师受益。
这一年,每周都有万名乡村教师通过“青椒计划”参与持续的、高质量的教师培训课程,不仅仅是互联网的赋能,更重要的在于每个县都有一位主动求变的教育组织者,认同并参与此社群化培训模式的推进与优化,正因为此,曾经的地域隔阂、经济差距已经不再是联通优质教育资源的障碍,教师培训迈入新时代。
青椒计划案例:
他们是利用互联网助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的管理者。
互+计划 始终践行着我们承担的使命——“用互联网助力乡村教育优质均衡”,作为中央网信办“双百”扶贫项目之一,致力于教育精准扶贫的国家战略。教育是民生之本,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
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在与互+计划深度合作的区域中,甘肃省定西市“共享阳光课堂联盟”被CCTV新闻联播以《甘肃:因地制宜,补齐教育短板》官方报道、新华社《甘肃:网络直播课堂让异地走教变在线支教》高度关注,成为国家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的典型案例;河南省三门峡市以“互联网+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美术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三门峡市卢氏县以“信息技术助力卢氏县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分别获得2017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更多的区域如江西宁都、广西梧州、山东莒县等都扎实而高效地推进着这项工作,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区域教育案例:
依托互联网的乡村教育2.0时代,不再需要长途跋涉,不再需要千里取经,国内最优质的名师名校课程资源以互联网课程为载体,以双师教育为模式,链接到乡村学校课堂,让乡村孩子与名师面对面、心连心。
此次 互+计划 诚挚邀约来自甘肃、山东、河南、江西、河北、宁夏、广西七省或自治区的“教育先锋”,或是引领全县借互联网助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局领导、或是身体力行双师模式让村小开足开齐课程的校长老师,以此次沙龙为契机,共同探寻乡村教育变革的秘密。
村小“双师”进行时 主题研讨从以捐赠物资为导向的公益1.0时代向以激活内驱力为导向的公益2.0时代,新公益正在逐步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革新,并以集合影响力驱动教育公益向社会创新转型。
这是公益的新范式,这是互联网赋予企业社会责任的新使命,以社会各部门的协作与共享,用更少的资源去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解决社会问题,赋能社会创新,推动社会善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