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道日损,化繁为简

作者: L信贤 | 来源:发表于2022-04-08 14:23 被阅读0次

《道德经》学习体悟10

道德经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段话出自老子。

       为学日益是指人一生出来,呱呱坠地,从零开始,学习人世间的智识,从上幼稚园开始,到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等等,都是通过学习获得人世间的知识。当然,有些人穷得读不起书,但他也会通过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取得知识,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这就是每个人都会经历过的历程。就是为学日益了。

        随着这种知识掌握得越多,私欲妄见也就层出不穷。有些人就会发现,物质欲望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而生命却是有限的,难道人的一生就是如此为学日益吗?看着许多成功的大人物,身缠亿万的富豪,在生老病死前无能为力,功成身死,什么也带不走,生命的意义就只是这样吗?于是一些有识之士,或先知先觉的人,从反思这个问题开始,就能从为学日益的这个常人生活认识的范畴,升华到为道日损这个无限理性的范畴中来了。

      所谓为道日损, “为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指修炼。“日损”,就是说修炼人要想能修得圆满,在古时称为得道、升仙或修成正果等,就要逐渐放弃人世间的一切物质欲望、妄念、私心、执着心、嫉妒心、斗争心等等,才能轻装上阵,修得圆满。

       损之又损,这是指在修炼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将所有的执着心去掉,把所有的外缘减少,减之又减,去除一切私欲妄见,放弃了一切执著,使人返璞归真,最终达到“无为”的境界,就是修得圆满的时候了。

     对道的追求,依靠的是减损,减损内心的欲望、妄求、偏执、骄傲等等障碍,最终减损到无欲无求的自然状态,也就慢慢接近道了。就是减法,就是删除法,把一切多余累赘,全部删掉。

     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就是要保持一个朴素的思想境界,本色自然,简简单单地活着就行了。

     如果 我们把人生境界分成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层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知识越多越好,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驾驭世界,这就要做加法,但是在精神生活中,也就是对道的追寻中,我们要善于做减法,要目光敏锐地盯着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而不是被多余的东西,影响了我们的智慧和判断。可以这么说,欲望越少,智慧越大,对道的遵循越准确,对道的践行越贴近实际。

       世事可能芜杂,但是人心应该简单纯粹;有时也应该“心如枯井,波澜不生”。尝尽人间百味,还是清淡最美;看过人生繁华,还是平淡最真。简单,是看透人生的智慧结晶。心简单了,世界也就简单了,才能笑对人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相关文章

  • 为道日损,化繁为简

    《道德经》学习体悟10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段话出...

  • 大道至简

    这四个字,自己还没到绝对的简,但方向是这个。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但若没有深入进去,则无法化繁为简,形成把书读薄再...

  • 为道日损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 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王阳明

  • 为道日损

    昨天,我不经意见看到了几句话:“去年买了好多课啊,感觉太多学不完,很多东西都只是了解过皮毛”。 既然,明明知道自己...

  • 为道日损

    昨天听贾坤老师的课,一句话感觉很奇怪,“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日益好理解,总是要努力精进吧。可什么要为道日损...

  • 为道日损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简单说就是真的有「德」的人是不...

  • 为道日损

    道,是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范畴。金岳霖先生的名著《论道》仍然以道为核心词,可以看作道在近代以来最后的辉煌。从...

  • 为道日损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为学是不断增加自己生存的本领和能力 为道是不断使自己回到本来的面目 随着能力的提高人的事业会渐...

  • 为道日损

    一个年轻人问长者:“《道德经》中‘为道日损’,是什么意思?”长者回说:“修道的人,应该每天都不断地减少欲望和缩小自我。”

  • 为道日损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致虚极,守静笃,是贯穿道思维的宗旨。 让心灵越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道日损,化繁为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dy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