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尔是20世纪著名的科技哲学家。他最著名的理论,在于对经典的观测——归纳法的批判,提出从实验中证伪的评判标准:区别“科学的”与“非科学的”。在政治上,他拥护民主和自由主义,并提出一系列社会批判法则,为“开放社会”奠定理论根基。
和休谟一样,波普尔对归纳法发出了质疑。
休谟曾提出,我们见到太阳每天都会升起,但并不能确定太阳明天也会照样升起。假想并不能通过先例而在理性上得到证明。
而波普尔的看法,则与他的“可错性”原则相结合。 他说,既然无法证明太阳明天会升起来,那么我们只能假设一条理论,认为太阳会升起。如果太阳第二天没有升起,那么这条理论就是错误的。然而,直到太阳不升起的那一天之前,这条理论仍不能被证伪(证明是假的)。波普尔由此推出科学理论的划分标准:若某理论可被证伪,这理论即是科学的。
因此,只需要一只黑天鹅就足以推翻“凡天鹅都是白的”这一结论。新的科学结论取代了旧结论之后,能够解释更多的现象。
于是,波普尔从归纳法的不可靠性,得出了科学的可贵性:科学知识不等于真理,科学知识只是猜想。 科学的特点就是它可以被证伪,科学正是因为能够被不断证伪而不断发展。反之,那些不着边际的形而上学空话和伪科学,尽管可能永远也无法驳倒,却也永远没有任何用处。惟有科学能够通过不断证伪而步步逼近真理,而科学家真正的使命也就在于努力去证伪自己的理论,而不是设法最终证实它,因为真理只能不断逼近,而不能最终达到。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可贵”,这是德国启蒙思想家、文艺理论家莱辛的一句哲学名言。爱因斯坦非常喜欢这句话,并奉为座右铭。
仔细揣摩,这句话何尝不是在说人生如旅,人在旅途中,有盼有喜有惧有悲、有恨有爱有厌有思方为充实之行,而标的本身却只是一个观念终极而已!
正如普朗克所说:“科学研究往往符合这样一个真理,目标高远一些,甚至往往难以达到。但研究过程中却能成功衍生出众多意想不到的真理。”
目的地虽然重要,但寻找的过程更加迷人。只有倾心于过程,倾心于不被未来的命运所烦恼的寻找过程,这样人生的意义才会更加完满。
不被占有欲所主宰,寻找才是自由的。世界的末日属于惴惴地等待着末日的心灵。请你不要等待,永远像昨天一样,只管坦然地寻找着,相信世界总在进步!
很多人惧怕自己失败后变成一张白纸,却忘了只有一张白纸才能够拥有无限可能。很多人陷入焦虑和痛苦中无法自拔,却忘了当你处于最低谷的时候,无论哪个方向,都是向上的。
人生总有不顺,总有困境,总有当下觉得过不去的坎儿,但你别怕。披荆斩棘的路上总有蹩脚的石子,但没关系,你只管大步向前。总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加强大。
希望你能和过去和解,希望你别轻易向现实妥协,希望你充满逆流而上的勇气。希望你最不缺的,就是重头再来的决心。请时刻记得过于承认失败,就接近不了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