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尘老师和她的朋友们
《荀子·修身篇》分段译解 03

《荀子·修身篇》分段译解 03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0-12-26 16:44 被阅读0次

前文:

扁善之度--以治氣養生,則後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禹。宜於時通,利以處窮,禮信是也。凡用血氣、志意、知慮,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勃亂提僈;食飲,衣服、居處、動靜,由禮則和節,不由禮則觸陷生疾;容貌、態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庸眾而野。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詩曰:「禮儀卒度,笑語卒獲。」此之謂也。

本文:

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傷良曰讒,害良曰賊。是謂是,非謂非曰直。竊貨曰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趣舍無定謂之無常。保利棄義謂之至賊。多聞曰博,少聞曰淺。多見曰閑,少見曰陋。難進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秏。

分段解读: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解析:

先,导也,引导。和,动词,应和,附和,响应。顺,和也,和谐。是是、非非、非是、是非,都是动宾结构,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否定正确的、赞成错误的。知,识也,觉也。愚:蒙也,昧也,蠢也,钝也,蔽也,冥也。

译文:

依据先王之道引导他人 ,称为言传身教;依据先王之道响应他人 ,称为和谐;用不符合先王之道的方式诱导别人,称为曲意迎合;用不符合先王之道的方式附和别人,称为阿谀奉承;能够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称为明智有见识;否定正确的、赞成错误的称为愚昧没见识。

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

解析:

谗,崇饰恶言,毁善害能也。行,迹也。诈,欺也,伪也,诡谲也。

译文:

中伤好人叫做谗言,伤害好人叫做贼人。对就说对,错就说错,叫做正直。偷窃财货叫做盗贼;刻意隐藏自己的行迹叫做欺诈,随口乱说叫做放诞。

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难进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乱曰秏。

解析:

如果趣假借为“取”,趣舍即取舍,对照下句,应该是义利的取舍。但是我认为趣作“趋”更合理,趣舍即行止、进退,与前文“進退、趨行”呼应。

闻,知闻,指学问,而不是听闻。见,见识。博,大通,不仅仅指广博。浅,肤浅不深入,就不可能贯通。闲,娴雅,通“娴”,闲本身也有安静的意思,沉着波澜不惊,见怪不怪之义。

难进,指修身的进步慢;易忘,指没有把先王之道牢记在心。都是特指修身而言。

少而理、多而乱,大道至简,做人的标准有本质的东西,不能执着于表面的功夫,不可钻牛角尖。秏:通作耗。减也,败也,虚也,不明也。

译文:

行止没有定规称为反复无常,为了个人利益放弃道义称为最大的贼。在修身的学问上博闻多识就能融会贯通,否则就会肤浅。在做人方面见多识广就能沉着应对,否则就会粗鄙不得体。修身进步缓慢叫松懈迟缓,不能把做人的道理牢记在心叫做遗漏。能够抓住修身本质的东西,行为有条不紊叫做训练有素,执着于表象,行为混乱叫做不实不明。

相关文章

  • 《荀子·修身篇》分段译解 03

    前文: 扁善之度--以治氣養生,則後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禹。宜於時通,利以處窮,禮信是也。凡用血氣、志意、知慮...

  • 《荀子·修身篇》分段译解 01

    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惡也。故非我而當者,吾師...

  • 《荀子·修身篇》分段译解 02

    前文: 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惡也。故非我而當...

  • 【经典品读】是是非非谓之知

    【经典原文】 荀子曰: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选自:《荀子·修身篇》。 【经典大意】 荀子说:肯...

  • 荀子.修身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 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

  • 廖名春:由荀子書偽、綦、安字的特殊用法論性惡篇的時代

    《荀子》三十二篇可分三類——第一類是荀子親手所著:《勸學》、《修身》、不苟、榮辱、非相、非十二子、王制、富國...

  • 《荀子》修身篇—君子和小人(三)

    1,什么是好人? 好人认为他是好人,坏人认为他是坏人。 是是,非非 认为好人好,认为坏人坏,这就是好人。 2,什么...

  • 认知创业:修身

    【原文】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典出】战国·荀况《荀子·修身篇第二》 【释义】道路即使很近,不走也...

  • 每日一句(71)坚持的力量。

    路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难,做则必成。 ————《荀子·修身》

  • 修身以礼__荀子论修身 (一)

    01 弃恶从善,修身之始 看到别人言行美善,就感觉身心愉悦,自问“我具备这样的品质吗”;看到别人言行粗鄙,倏然警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荀子·修身篇》分段译解 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jg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