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行人有幸行至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教育集团的溪递中学。暑假期间,车不让进。原来,正值七年级新生的国防教育的军训活动正在开展。同行人就有感慨了:“怪不得学校这么优秀了。”
主教学楼一楼是架空的。有两个班的孩子正在军训。避了太阳的暴晒,又有风从四面八方来,孩子们的军训不至于太苦。真好!旁边就是四百米标准跑道体育场,我也跑过去感受了下绿茵操场。软软糯糯、弹性好大,仿佛一跳就能起飞到青春的高度。但此刻因为暑假而闲下来了。有人好奇为什么只看到两个班的学生在一楼军训。其实,还有更多的班级被分散到不同的区域了——280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库应该比上面更凉快。
因为暑假原因,好多功能室都未开放。只是简单地参观了一下食堂、文化长廊,都能看出校园文化的不简单。
一直在给我们亲切讲解的吴宝明校长非常质朴,完全没有领导架子,甚至如果没人介绍而仅凭第一印象的话,别人都不会联想到她的校长这层身份。但是当她来到小报告厅给我们讲解校园文化时,那种自信的光芒就慢慢散发出来了。内在强大,无需外物加持。
吴校长非常用心地给我们做了《爱满天下,知行合一》的主题校园文化宣传讲座,从环境文化、课堂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五个方面的文化建设讲述了溪递中学的“知行教育”实践体系,带我们全面、立体地认知溪递中学的发展理念、实践和成果。
对比下我们自己的学校。我很骄傲的是,这所省会城市学校很多的做法和活动,我们实验学校也在做,甚至有些方面我们做得不一定比这所学校差。但是溪递的发展优于我们的,除了硬件设施、更前沿的资源信息之外,以我之角度看,还有以下几点:
1.校园发展的整体架构。
尽管这些年来我们学校积极参与、策划了很多活动,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不容小觑的成绩,但很多时候我们是先行后知。活动行为相对比较零散,缺乏一个长期发展的整体规划体系。
2.校园文化意识。
我们学校能第一时间顺应双减、课改等大环境发展,有文化觉醒意识,并在很多细节上也有落实体现。但目前还没有提炼出属于我们望江实验自己的文化,或者说我们的文化仅仅还只是停留在口号层面。这或许是我们进阶真正名校所需努力的一个方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溪递学校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提到以“人”为本,在我之前的概念里,“人”都是单方面指向“学生”。以人为本被窄化为以生为本。我们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呼吁声中忽略了“跪着教书的老师教不出真正的“人”。有人说,教育的悲哀在于一群不读书的人逼着别人读书。一群完全没有自我的老师又如何教孩子成人?教师要先于学生为人,才能培养“人”,培养出“人才”。但在吴校长的讲述中,可以看出,学校非常重视培养教师的成长力,把“教师文化”发展优先放在“学生文化”发展之前。教师是学生成长最重要的领路人,只有教师人文激活了、教师成长了,才能培养出有文化意识的“人”。
身为教师,我们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