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1265天。2020.11.13
昨晚的案例讨论是由CH老师提供的,15岁的初中学生,产生不想活的念头已有两三年了,最近因吃过量的抑郁症药想结束生命而被送往医院的。通过CH老师对案例的介绍,我大胆的猜想是,孩子通过寻死是为了更好地活着——以自己想要的、可以做主的方式活着,而非现在像个木偶般被家人控制着、逼迫着、没有自由地、被安排着活。“寻死”只是一种手段,“觅活”才是目的。我的推测是:1.当天孩子吃了过量的抑郁症药,药性发作,孩子非常难受时,没有“自生自灭”而是主动告诉老师,所以及时送往医院医治。2.尽管孩子把“不想活了、反正活不了多久”等话挂在嘴边,或许只是为了引起家人的关注,与家人的“严管”抗争,希望得到更多的理解和爱,以及获得这个年龄该有的“话语权、自主权、决定权”。3.15岁正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其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痛苦和挣扎之中。一方面,来访者还没有真正长大成人,所以还不能随心所欲地实现自我、为自己而活,也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反抗任何人尤其是家人以为自己好的名义而给自己定义的人生和未来。所以痛苦来自于“是选择别人定义你的生活,还是选择遵循自己的内心生活之间的冲突”。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此状态长此下去,孩子以“死”觅“活”而未得到满足,那么极有可能在遥遥无期的盼望中最初的希冀也一点点的消耗殆尽而恋无可恋地将自己了结掉。然,现在这个孩子特殊就特殊在,被医院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家人瞒着孩子),而孩子的生活习惯——吃喝、睡眠、上学、人际交往(有两三个好朋友)似乎也正常,似乎没有抑郁症的典型症状(除了说不活了),但也不能大意,还是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想起了《少年维特的烦恼》里的维特:“同事之间的尔虞我诈,官场乌烟瘴气,维特感到自己跟周遭的一切格格不入,是选择随波逐流还是坚持自我?维特给出自己的答案:死亡!”维特选择用死亡向这个世界抗争!那回到现实中再看这个15岁的孩子,她想选择用“不活了”抗争什么?摆脱眼前无力无助无望无奈无自我的黑暗生活,或者说结束生命与眼下只是会呼吸的尸体匹配呢?
回到案例本身,若孩子再来咨询,先陪孩子聊聊她感兴趣的音乐歌曲,喜欢哪种类型的歌、哪个歌手的歌、是什么让她喜欢?听喜欢的歌给自己带来了什么?还有谁也喜欢听这些歌?平时有交流吗?自己歌唱的怎么样?平时喜欢唱吗?和谁一起唱?……其次还可以聊聊孩子这段时间的变化是什么?如父母及姐姐的态度、家庭的氛围、孩子的情绪等,这些变化或不同对自己的帮助是什么?有没有那一天感觉相对舒服一些?是什么让自己比较舒服的?自己是怎么照顾好自己的(吃饭、睡觉、玩或者打发时间的)?还是想要常常发脾气吗?发完脾气感受是什么?是否让自己好受一些?哪里好受了?发脾气的频率、强度、时间有什么小小的不同?这些不同是怎么做到?或者若孩子还是无所谓的态度说“不想活了”、“反正活不久了”,那就和她慢慢地探讨具体要怎么个不想活,现在此刻的“不想活”与之前的“不想活”有没有区别?吃药前的“不想活”与之后的“不想活”有没有啥不同?如果发生点什么,“不想活”的声音就会弱一点?或者问:“不想活”总是这么纠缠你,是你身上的什么在吸引它?它来是想要提醒你什么?有没有在你比较平静的时候和它对对话,看看它除了带给你不好的一面,有没有给你一点点正向的作用?如果给它起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以上都是咨询中可能性探讨,具体的还是要根据孩子来到咨询室她想要聊什么来打开对话空间。
正如老师们探讨的,孩子的资源还是有的,如妈妈与孩子的关系还不错,借助妈妈的力量聊;孩子的几个好朋友,也可以找到孩子身上的正向资源,好朋友欣赏她什么?好朋友是女生还是男生?本校的还是外校的?同年级还是?她又欣赏她们的是什么?他们知道她目前的困境?她们怎么看?有没有跟她什么建议?还有咨询师这个资源可以用呀,当咨访关系建立的还不错,孩子也比较信任咨询师时,咨询师的尊重、接纳、中立、不批判、用心陪伴、自然同理等态度,会让孩子内心压抑的东西得以释放,委屈、无奈、纠结、痛苦和不满得以倾诉,用许维素老师的话(原话记不全,大意是):“让来访者感受到,我即咨询师一直在,你想让我靠近,我就近一点,你不想,我就在让你感觉舒服的位置陪伴你。你愿意倾诉,我带着建构解决之道之耳用心地听,你不想说,我就静静地陪伴你。”或许,在孩子最最无助的时候,咨询师是她最后的稻草。
迷茫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通病,填鸭式的应试教育,父母和老师的期许……都在一步步的把你变成别人希望你活成的样子。而当我们的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候,就陷入了迷茫,是选择别人定义你的生活,还是选择遵循自己的内心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