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立秋时节话节气

立秋时节话节气

作者: 也尘 | 来源:发表于2021-08-20 23:54 被阅读0次

    爸爸的电话响起。每年这个时候,爸爸知会,“再过几天就立秋了”。婆婆妈妈般提醒加衣服不是爸爸擅长的节目,使用节气代替月历,计算一年过去的时日是爸爸的手法。我用去年记忆的日子回答爸爸,是的,8月6号,爸爸更正我,今年是8月7号。

    我望向窗外,想要找出今年有所不同的证据。夕阳下的两棵大树,一改夏日里热浪,烈焰逼迫下的抬不起头,呈现出射灯照耀下的迷人和温柔。一只黑色的松鼠,”嗖嗖“几下,故意把梨树的叶子弄的”哗哗“作响,它探着身子,摘下一颗青涩的梨,叼在嘴里,如同顶着一个鼓起的泡泡糖,它窜下树干,几步跳跃,寻找安全的地方,埋藏果实作为冬日的粮食。

    硕大的梨子,沉甸甸挂满枝头,如同奶牛饱胀的乳房。一种预感爬上心头,迟早哪一天,压弯的枝干 “嘎吱”一声断裂。捣乱的松鼠和不堪重负的枝干是我每天最大的无奈,压在心头,沉甸甸的,在愿意与不愿意接受秋天的到来之间纠结。

    我知道,爸爸对节气的熟识,是源于对土地深深的敬意和不可言表的亲近,从小生活的那块土地把朴实,以及与土地难舍难分的节气,农谚一股脑儿灌输到他的血液里。爸爸相信,再诡秘的天气,逃不过节气的灵验。天气之于节气,如同脉相之于道骨仙风的老中医,如同念珠之于气定神宁的方丈。再细微的脉相,逃不过指间的轻触,不紧不慢;再繁复的经文,总是在那颗珠子处诵完,不早不晚。

    那些与节气相伴的农谚,爸爸更是如数家珍:“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 立秋栽葱,白露栽蒜”。我至今仍记得小时候听到农谚时的情景,土得掉渣的话语带来窘迫,无异于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得不到心心念念,小伙伴几乎人人都有的白球鞋,不得不穿上母亲油灯下一针一线的土布鞋的尴尬-那种发窘的侮辱,甚至愿意用没有脚的后果去换取。

    大道至简,年复一年的节气,打磨掉我性格深处媚俗的坏毛病,一旦认为回归朴实不再是一件可耻的事,从未有过的轻松让我发现了秋天更多的美。

    爸爸念叨三叔和四叔地头的庄稼,再有几日,就该“起红薯”了。我记得三叔的炕头垒放整齐的红薯,西呼延村里的红薯在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再有几日,就该“割玉茭”,我记得四叔房门边挂着饱满的玉米穗子,明亮的黄色是黄土高原冬日里的一抹亮色。

    少小离家,在外奔波,老人故去,儿时的伙伴作古,最小的四叔已近古稀,爸爸和故乡的联系随着时间久远一点点消逝。节气,应时庄稼是挑起故乡回忆,共叙兄弟情谊的最好的话题。农村的变化天翻地覆,爸爸在每年的交谈中更新自己的记忆,优质种子保证了先天,化肥保证了庄稼壮硕,机械作业和农业灌溉把农人从繁重的播种,浇水中解脱出来,脱胎换骨的新时代农民不再是城里人眼里的“泥腿子“,唯一不可剥夺的是他们感受丰收时无以伦比的喜悦。丰收是秋天满满一整季的话题,果实累累,满意的交待是秋天拥有的特权。

    丰收的喜悦总是阻止不了三叔和四叔托回城的孩子给爸爸捎来几颗红薯,几穗玉米,几捧豆角,年少时瞧不起的玉米,豆角,一年一年,提醒爸爸儿时的美好记忆,如同宝贝一般独自储存在心中重要的一角。

    爸爸会说,田间地头,成片的青纱帐整齐飒爽,立秋过后,迎来玉米灌浆的最佳时节。城市里,古板的柏油路对节气知之甚少,傲慢的玻璃帷幕大厦忙于追逐工业信息文明的脚步,节气的端倪被星星点点隐藏着生活中,市面上应季的瓜果给了分不清稻粟的城里人些许感知节气的意识,老人们嘴里“什么节令该吃什么食物”是年轻一代听说节气的唯一来源。

    妈妈说的“秋老虎“顶多是”秋后一伏“的十来天光景,冠以“秋”字终究蕴含了“虎到平阳”的落末。往日抱怨炎夏的时间随着处暑的推进也去日无多,早晚气温宜人,免去了酷夏夜不能寐的烦恼,及至看到清晨草叶上的白色露珠,才意识到,秋天真的要来了;夏至最长的白昼,历经三个月, 迎来了昼夜平分的秋分。

    离“枫叶正红“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吧,适宜的气温,满意的湿度,不多不少的降雨,不可以有大风,好了,万事俱备,再来最后一笔-霜降,”霜叶红于二月花“便是各种条件努力的结果,”漫山红遍,层林浸染“是世界退回到萧瑟之前上演的最后华章。

    离姥姥说的”一场秋雨一场凉“的苦寒悲秋还有三个月时间吧,可以想象人们缩着脖子躲避凄风苦雨,飞快闪进门的一瞬间,会意味深长地看一眼斜织的雨线,不久的几日,介于雨和雪之间的秋霜,会给秋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古人捕捉到灵敏的秋虫出现预示秋的到来,甲骨文里,长须长足的蟋蟀是“秋”字的象形。夜幕降临,草丛中秋虫的鸣叫代替了白日枝头焦躁的蝉声,它们不知疲倦地奏响秋天盛大的音乐会,黑暗中亮起的点点萤火,是夜间音乐会不可或缺的舞台灯光,夜间凉飕飕的风径直吹来,尾随的是树叶沙沙,一再证实”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是呀,”节令不饶人“,不得不服。节气就是关于四季,天象的箴语,展示”天地万象,阴阳调和“的自然规律。象征寒暑交替,斗转星移的中国字“年”,在甲骨文中,上部是一束穗子向下垂的禾谷的象形,下部是一个弯着腰、臂向下伸的人的象形,二者合起来像人负禾之形,象征丰收、收获。“年”字在创造之初,就紧紧把农事与四时相连,紧紧把人对谷物的尊敬,延伸至对自然的顺应展示得淋漓尽致。

    在自然面前,人们永远需要献出百分百的敬畏,谦卑,顺服,农业文明远去,节气担负阴阳分割,兼顾农时的重任开始弱化,转换成一种遵从自然的提醒。

    写在后面:

    对节气的敬顺,可以追溯到帝尧时期,《史记》记录“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人们信守天时,不违农时,故得中和之气。“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农业的丰收,是天生之、地养之,以及信守时节、辛勤劳动的结果。

    及至春秋,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隆重的祭天祭地,核心仍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经历长达两千年的以农业为主导的时代,对节气尊重于天坛祈年殿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表现。祈年殿藻井设计精巧,壮观,象征十二个月的金柱和十二时辰的擅柱共同用来象征二十四节气。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立秋时节话节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mx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