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教研组主题是:如何让语文课堂“响亮”起来。
我对这个“响亮”的理解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有精气神,教和学的效果是有效的。
目前的课堂状况是,学生无精打采,时常愣神,神游天外。根源就在于学生的学习没有目标,对课堂对知识不感兴趣。没有目标的学习活动总是容易让人感觉到无聊的,懒得学的;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要想改变现状,让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我觉得还是要从自身下功夫。
首先,备课要备学生。不考虑学情的教案是不符合实际教学的无用文字。学生是学习的第一责任人,教师的备课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情况,他的课堂教学就是失去根本的课堂。
其次,目标教学要适当。学生学习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是不行的,但是目标成为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存在,还不如不设目标。
再者,教师的代入感要强。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站上讲台的第一句话若是有气无力的,那这一堂课肯定是沉闷的。教师上课前说的第一句话,就如同是合唱时的领唱的起头的,调子没有把握好,后面怎么会出效果呢。
还有,学生没有学习的欲望,源于学生没有机会学习。在课堂上,老师未能关注全体学生,让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成了听众或者观众,他们坐在那里单调地听啊、看啊。没有机会参与到学习中来,他们跟不上趟,也跟不上溜,课堂学习只是越来越难受。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的率先垂范做的不够到位。比如,语文课上,我们要求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做好,那自问一下,我们老师是否把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做到位了呢?让学生背过的内容,老师背过了吗?让学生写好的字,老师写好了吗……
其实,教师最过硬的本事就是让学生做什么,自身先做好,比什么都好,都有说服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