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6-17日,借着出差,当日傍晚至次日中午匆匆游览了杭州城的博物馆、西湖、河坊街和胡雪岩故居,本着“不记录就没有发生”的原则,记上几笔,以供后观。
一、杭州城市印象
作为七大古都之一,给人的感觉是既古朴又现代,比如河坊街周边是古朴的,而武林附近的高楼大厦和乘坐地铁直接刷手机支付宝又是现代的(武汉还木有)。这个城市非常干净,人们说的吴语也是柔柔软软很入耳。桂花、木兰到处都是,偶尔走近一个小区,发现街边小巷还有小区到处都是花花草草,真是让人称奇。
景观上选几个自己印象深刻的简单说一下。杭州最知名的当然是西湖,我从“柳浪闻莺”进入到西湖景区的,6.39平方千米的辽阔水面,似乎怎么走都绕不开,据说一周有15公里,跑得快也要90分钟了。水面浩大,湖北一圈的垂柳,还有几株桃树,并没有用栏杆围着,估计水位高的时候游人可以直接濯足。这个让我在安全方面有些疑虑。夕阳余晖下,看雷锋塔是著名的景致,我却没有什么感受。
乘车去机场的时候,经过一江,水面甚宽,我目测也有300米以上,司机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钱塘江”。在茅以升主持建造第一座双层钱塘江大桥之前,这里把钱塘江造桥当作“痴人说梦”一样看待。现在仅杭州段就有10座大桥了,人类的智慧让人称奇。
二、花卉植物篇
我打小就爱花花草草,觉得它们就是大自然的杰作。在同样的土地上,接受同样的阳光雨露,却千姿百态,各有不同。加上人们有趣的命名,真是自然和人类的共同杰作呢。走到哪里我都会打开“植物界的度娘”——花瓣,来问一下。所以,我更多时候都是带着寻找寻花问柳的心思看待身边风景的。
这次出行“斩获”的是——在河坊街看到了圣女果一样的柿子,在胡雪岩故居看到了南国枫、沿阶草、羽毛槭、长叶子的梅花(不开花的时候)树。它们或姿态奇特——“圣女果柿子”,或造型奇特——南国枫、羽毛槭,或名字有型——沿阶草,最让我惊讶的是梅花树(没有花,或许该叫‘梅树’?)。提起梅花,我们都不陌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视觉上或虬枝盘错,或暗香扑鼻,但谁见过其他季节的梅花呢,就像现在的,它只有叶子,看不到标志性的枝和花,一下子就“籍籍无名”起来了。不免联想,连植物都要给自己打个标签才能脱颖而出,人何尝不应如此?!

三、钱塘人杰
看胡雪岩故居出了个插曲儿。去之前,查资料,说1个小时足矣。结果自己40多分钟进大门,就观中堂、穿溶洞、上亭台、戏池水,恐有遗漏,就又转了一圈。出门前看了一眼票根儿,发现还有“百狮楼”、“大厨房”……这些陌生名字,问工作人员才得知自己仅仅是在后花园——芝园,不足1/4的范围内打转。后又匆匆看了其他各地。不禁感叹,不愧晚期第一巨贾。院子功能齐全,起居、待客、办公和游玩一应俱全,而且春夏秋天观景台、天上地下都有考虑。就像某游客点评“做个有钱人,真好!”
对后花园观赏最仔细,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书法,王羲之、颜真卿、苏洵等皆有,明廊暗弄的几处门楣字体各不相同,有篆书、草书、行书和楷书,其中文字有“涵光”、“煦风”、“神游”等。看胡雪岩生平,从钱庄伙计做起,步步为营,成为一代“红顶商人”,而败下来如山倒,仅7年就破产了,也是让人唏嘘。
杭州博物馆南馆的电子展“先生的背影”,其中有弘一法师、郁达夫、章太炎等,还有国立浙江大学的蔡元培等,苏杭才华延绵不绝。
如果再让我选第二故乡,我除了深圳,杭州也是名列前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化浸润(以下为杭州博物馆摘抄,不喜掠过即可)。
1.物华天宝
包括寺庙、经幢(chuang)、名人故居、宅邸、园林、社址(西泠印社)、藏书楼、书院、桥梁、水利设施、桥梁、水利设施、井泉、碑碣(jie)、石刻造像、牌坊、宗祠、遗址、墓葬(章太炎墓、岳飞墓)、陵寝。
2.望柱
柱头有龙纹、风纹、云纹、狮子、莲花、葫芦,柱身,宋代多为八角形,清代多为四方形,柱身上刻有海棠花或龙纹装饰。
3.书法
中国书法是汉子的书写艺术,汉字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的主要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独特的造型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
4.丹青流韵
中国绘画一般称为丹青,主要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简称“国画”。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它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位特殊材料,构建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大胆而自由地打破时间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这种出色的技巧与手段,不仅使中国传统绘画独具艺术魄力,而且日益位现代艺术所借鉴吸收。
5.天下第一社——西泠(ling)印社
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瑅(ti)、吴隐、叶铭等在杭州孤山创立。1913年建社十周年大会上,社名正式定为“西泠印社”,由吴昌硕出任社长。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中国最早的全国性金石篆刻研究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启功为第六任社长。
6.浙江国立大学
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时期的校训:勤,时习、敏求、不厌不倦;慎,慎言、慎行、寡忧寡悔;诚,真实、无妄、成己成物;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尽己及人。名师名家,朱自清、沈钧儒、李叔同、马叙伦、夏丏尊、蒋梦麟、鲁迅、冯雪峰等。
7.风物长宜
岁月走过,悄无声息,一街一景,一人一物,缓慢地在光影里斑驳,如此这般留下一些似有若无的痕迹。那些旧时的风物,散落在街头巷尾,潜藏于记忆深处,弹指一挥间,沧桑数十年,时间带走了一切,物是人非的变化实在太大;时间带不走一起,似曾相识的画面定格于某处的眷恋。在时光的旧影中穿梭,找寻那份不该忘却的曾经,触摸那份杭州老底子的温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