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木立信
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个木头搬到北门,赏金10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有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0金,这一举动,使官府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全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君臣际遇
商鞅变法的背后,是秦孝公赢渠梁与商鞅之间誓言的信任与践行!
商君与孝公之间就是这样的“高山流水”,起初他们是在履行一个相互的职业承诺,这时的“公如青山,我如松柏”,在商君是“臣奉君以公”,在孝公是“君用臣不疑”,这个相互的职业承诺,尽管也很难得,但毕竟在此前此后的命运历程中,还能看到些许人物:例如齐桓公与管仲,曹操和郭嘉,孙策和周瑜,甚至李世民和几个骨鲠大臣,但是孝公与商君这个职业承诺,后来升华了!
秦孝公:变法强秦,生死相扶,信君如信 我,终我一生,绝不负君!
商鞅:公如青山,我如松柏!
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君臣际遇,如青山松柏牢不可破。秦公与商鞅的誓言荡气回肠,肝胆相照,二十余年变法强秦这条路走的有多么艰辛,恐怕只有他们俩自己清楚,最终造就了一个强盛的帝国,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打下了一个无比坚实的基础!
鞅之生命,鞅之归宿,永远与秦国新法同在,舍此之外,岂有他哉!尽公不顾私,极心无二虑!
力谏秦公 君臣辩法太子乱法 怒斥赵良
材料来源:
小说:《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孙皓辉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