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金瓶梅的读法》这一本来,虽然已经读过《金瓶梅》这本书,但是在读的时候有很多看不到的地方。之所以会这样,因为一本流传下来的经典,读起来是有门槛儿的,这样的门槛儿不仅让很多人在那些经典书籍中望而却步,而且还会被其中的一些其他情节吸引,忘记了写书者的本意是什么。
在看《金瓶梅的读法》这本书的时候,让我有很多次忍俊不禁的为作者的洞察拍手叫好。在书中作者一直在说《金瓶梅》是一本奇书,说是奇书,其实并不奇,因为书中写的就是寻常之事,正是这些寻常之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古代人的那些市井百态,而且还可以从中看到一些寻常人家的爱恨情仇。
故事的开篇以西门庆十兄弟结义为始,到永福寺的和尚把西门庆的儿子带走结束,共用了一百篇的篇幅。从这本书的设计来看,首先是西门的风光无限,其次是家庭中的更种更样的矛盾。在作者的带领下,可以从一个个人物的命运中看到人物的结局,这样的结局,往往是影响到人物在一个个选择之后的结果。
从这本书作者给出的建议来看,对于《金瓶梅》这本书可以从三个角度去读,一个是从男欢女爱的角度去看,如果仅从这一个角度去看,应该说犹如暴殄天物。另一个角度是从历史的角度,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一个国家从盛到衰的影子,还可以从书中看到当时的人们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的。
这本书的故事是以西门庆这个人物展开的,从西门庆身上可以看是到一个成功人士的模样。看一下西门庆的发家史,其中离不开尔虞我诈的情节,还有通过与地方和对蔡太师的攀附,不仅得到了官职,还掌控了一些垄断行业的卖买。
在西门庆身上可以看到很多面,不仅有爆发户的狂狂妄自大,还有一个精明商人的影子,更是一个能够游走于各种关系的高手,不只如此,还有他喜欢拈花惹草的一面。从西门庆身上的那些特点的形成,他的贪婪与毒辣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随着他个人的财富地位的变化,一步一步的变成了人们眼中的模样。
当然,从这本书中,更多的是看到了那些底层人物命运的悲惨,比如说潘金莲、宋慧莲、孙雪娇、武大郎、王婆。这一个个人物,首先是与我们一样的人,但是,现实中的一个个选择,让他(她)们的命运成为了那样的一种结局。
说《金瓶梅》是一本奇书,是因为这一本书是以故事中的人物为发展脉络,一个人物的出场到他(她)的退场,都会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线。在那些故事线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在那些选择的背后,是一个个人生结果。
某些方面来看,在《金瓶梅》的故事中,没有一个纯粹的坏人,也没有一个纯粹的好人。即便是人们眼中的坏人,如西门庆这样的人,在遇到一些不公的事情,也会为那些弱者打报不平。
还有像那些西门庆身边的人,这样的一些人,本来是依靠西门庆吃饭的人,在看到西门庆死之后,不仅没有怜悯之心,而且还成为那些瓜分西门庆财产的帮凶。也可以说,正是有了这样的人物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丑陋。
事实上,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这样的世界之中。很多时候,人更愿意做那些锦上添花的事情,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这样的事情,是经常有人做的事情。在《金瓶梅》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是在努力的生活,可是现实中的一些事情却让身处其中的人无法过着正常人的生活。
说一句实话,如果不是读到了《金瓶梅的读法》这一本书,很多的认识也是不存在的,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才会由感而发写出了这样一篇文章。不可否认的是,一些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大概率的是那些经典的故事能成为普遍的共识。
当然,这一本书的结尾是开放性的,正是有了这样的开放性,才会让人们对《金瓶梅》的故事有了更多阐述的机会。事实上一些相同的事物,即便是已经耳熟能详的事情,在真实的世界,也可能因为一些原因缺失而改变了原来的样子。
从《金瓶梅的读法》中让我进一步的看到一个作者的洞察,那些洞察,不仅有对世俗社会中的一些现象的揭示,更有一种提示和警醒世人的层面。反过来看,在世俗社会中的那些饮食男女们,不乏有像《金瓶梅》书中一样的人,在那些杯箸交错之间的人生,不时的会冒出来一些情欲的波澜,在那些情欲的波澜中,是陷入其中挣扎的人们。
当合上书本的时候,不由的会为书中人物命运感叹。人生没有如果,不只是书中人物的命运,现实中人物的命运亦是如此,走好每一步的当下,才是现实中的人们需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事情,而一些经典书中的那些人物命运,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参考值,这样的参考值,正是给了人们一个很好的警示,有了这样的警示,可以用更清醒的头脑去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