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八点多钟,蒲张氏有惊无险地产下一个女儿。听说娘给自己生了个妹妹,立柱很是兴奋,耳朵的疼痛似乎都减轻了很多。看到爹出门去送五奶奶,便赶紧跑到东屋门口扒着门框朝里面瞅,正与半倚在炕头上的蒲张氏望过来的视线碰了个正着。
“柱儿,进来吧。”蒲张氏撑着坐直了身子,柔声招呼着儿子。下午还没好好问问儿子的情况自己就发动了,接着就是一通的鸡飞狗跳,也不知道吓到他没有。
立柱闻言脸上一喜,跐溜一下就蹿到了炕边,巴巴地问:“娘,我能上去看看妹妹不?”
看到娘对自己点了点头,立柱就上了炕,轻手轻脚地爬到妹妹的身旁。“娘,妹妹长得真小啊!”看着眼前正闭着眼睛睡觉的小人儿,立柱不由感叹道。
“那立柱可要好好地保护妹妹啊。”蒲张氏摸了摸儿子的头说到。
“嗯嗯,以后我会罩着妹妹,把好吃的都给她。”立柱很认真地说,又对之前就进屋收拾的美芳说:”还有姐姐。“
美芳笑眯了眼,指着小人儿露在包被外面的手说:“弟弟,你来摸摸妹妹的小手,可软乎了。”
立柱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轻轻地触摸着妹妹的小手,一脸宠溺地看着妹妹,似乎怎么看都看不够,巴不得她马上就能喊自己一声哥哥。
“柱儿,你的耳朵还疼不疼了?”轻触了下立柱的右耳,蒲张氏关切地问。
“刚才姐姐又给我吃了药,不大疼了。”立柱有点不在乎地说。
蒲张氏看他那样子不像是装的,也就暗暗松了口气,或许男孩子就是扛造,只希望儿子的耳朵别留下什么毛病。
“柱他爹,明晌午你带着柱儿先去他姥娘家一趟,报完信就去城里医院给他看看耳朵。”晚上睡觉前,蒲张氏跟丈夫说道。按照习俗,女人生完孩子后第二天上午,女婿要去丈母娘家报喜,说说产妇生产是否顺畅、平安,生的男孩还是女孩。
第二天一吃完早饭,父子俩就被蒲张氏催着出了门,刚到村口就遇到了立柱的姥娘和舅母。
“娘,嫂子,你们怎么过来了?”
“我估摸着二嫚儿也快好生了,前两天城里大集,我打发柱儿他大舅去买了点新小米,今天没事就过来看看二嫚儿,顺便把米拿过来给她坐月子吃。”
“姥娘,俺娘夜下晚(昨晚)生了个妹妹。”立柱上前喜滋滋地对姥娘说。
“夜下晚生了?”立柱舅母有点吃惊,“娘,你不是说还得半拉月嘛?”
“就是,”立柱的姥娘担心地问:“怎么早了这么些天?二嫚儿和孩子没事吧?”
“没事,俺五婶子给接的生,挺顺利的,她娘俩都挺好的。”进良赶紧回道,上前接过立柱舅母手里的袋子,“娘,嫂子,咱快家里去吧。”
进了院门,丈母娘和嫂子先一步进了屋里,进良将袋子放下,拉住立柱说:“柱儿,恁姥娘和恁舅母来了,晌午咱就去不了医院了,你觉得耳朵怎么样?还疼得厉害不?”
"不怎么疼了,"立柱揉了下耳朵,“不用去医院了。”
“那就等恁姥娘她们走了咱再去医院,你在家老实待着,别出去乱跑。”进良嘱咐道。
“唔唔,爹,我不出去,在家里看妹妹。”立柱把头点得像小鸡啄米一般,进良还是第一次见到儿子表现得如此乖巧,跟着又嘱咐了一句:“别去烦你娘和姥娘她们。”
“知道啦。”立柱回了声就向屋里跑进去,“姥娘姥娘,你看妹妹长得好小哦,娘说我是哥哥,以后好好保护妹妹……”
直到天黑,进良也没能带着儿子去医院。没办法,街坊邻居还有亲戚们知道立柱娘生了,都纷纷前来探望,家里这一天就没断过人。只是看立柱的样子不是很疼,心里也就没那么紧张了。
第二天,家里是依然人来人往。第三天,又是如此……等到一切都忙过去,终于有时间了,已经是十几天之后。
父子俩去了医院,医生经过一番检查后很遗憾地告诉他们:立柱的右耳因为受到重力击打导致鼓膜穿孔严重,又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听力下降厉害,要想恢复比较困难。幸亏左耳没出什么问题,不会对以后的生活有太大的影响。而且时间久了孩子也会逐渐习惯这种状态,会自然而然地选择用左耳去倾听,只要他自己不说,别人基本不会发现他的异样的。之后的事实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多年以来无论是上学还是工作,没有一个人发现立柱的右耳失听,就是妻子美臻也是结婚几年后才从立柱那里知道了这个事情,这些都是后话。
“柱儿啊,都怨娘,早不生晚不生,偏就那天生,要是能晚一天生就误不了你去医院看耳朵了。”知道儿子的右耳以后都听不见了,蒲张氏又是伤心又是自责,“要让人知道了,以后娶不上媳妇可咋办呢?”
“我不要媳妇。”立柱满不在乎地说,爬到炕上去看妹妹。爹刚给妹妹起了个名字叫瑞珍,跟他一样都有个瑞字,他喜欢。
哼哼,他才不要媳妇呢,媳妇有什么好的,赶得上妹妹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