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B站微信视频号搜索“大中不小啦”,查看视频版,参加线上读书会: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9K4y1S7zK
上次说到,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 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通过自律,在面对问题时,我们才会变得坚定不移,并能从痛苦中获取智慧。
那么究竟什么是自律呢? 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自律有四个原则: 延迟满足、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There are four: delaying of gratification, acceptance of responsibility, dedication to truth, and balancing. They are simple, and almost all children are adept in their use by the age of ten.
gratification,grat-感谢感激,grace,gratitude,great 都有好的含义
这些原则并不复杂, 即便是10岁的小孩也能够掌握。
这次先来说第一个“延迟满足”
Scott在书中分享了一个案例:
有一位30岁的女士,她是财务专家却总有拖延工作的坏习惯,她希望Scott可以帮她纠正。第一个月,Scott和她探讨了对老板的看法,对权威的认识以及她父母的情况。接着, 又讨论了她对工作与成就的看法,以及这些看法对她婚姻观、性别观的影响。后来,还谈到她与丈夫和同事的竞争心理。尽管Scott和来访者都很努力,但这种常规的心理分析并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
直到,他们偶然聊到吃蛋糕的话题。Scott问:你喜欢吃蛋糕吗? 她回答说,喜欢。Scott又问,你一般是怎么吃蛋糕的呢? 她不假思索地说:"那还用说吗,当然是先吃完奶油,再吃蛋糕咯。"
就这样,Scott从吃蛋糕的习惯出发,重新和她讨论对待工作的态度。正如Scott预料的那样,在上班的第一个小时里,她总是先完成容易和喜欢做的工作,而在剩下的六个小时里,面对那些棘手的差事,她总是尽量回避。结果,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工作却拖延了下来。Scott建议她从现在开始,在上班第一个小时里,强迫自己先去解决那些棘手的差事。
Scott解释说:
Accomplish the unpleasant part during the first hour, then enjoy the other six.
One hour of pain followed by six of pleasure was preferable to one hour of pleasure followed by six of pain.
这简单得就是一道数学题,一个小时的痛苦,加上六个小时的幸福,显然要比一个小时的幸福加上六个小时的痛苦划算。她完全同意Scott的看法,并坚决照此执行。由于她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所以,不久就彻底克服了拖延工作的坏毛病。
Delaying gratification is a process of scheduling the pain and pleasure of life in such a way as to enhance the pleasure by meeting and experiencing the pain first and getting it over with.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 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延迟满足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延迟满足很难么?不!
早在童年时, 孩子就可以学习这个自律的原则:先承受痛苦,再享受快乐,避免眼前安逸带来的不利。
例如,如果一个5岁的男孩多一点儿耐心,让同伴先玩游戏,自己等到最后,就可以在没有人催促的情况下,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对于6岁的孩子而言,学会吃蛋糕时不先把奶油一口气吃完,或者先吃蛋糕,后吃奶油,就可以享受到更甜美的滋味。让上了小学的孩子正确对待家庭作业,是培养"先苦后甜"原则的最佳时机。当孩子满12岁时,应该已经无须父母敦促,就可以先做完功课,再去看电视。如果是这样, 到了十五六岁以后,他们就会把这个原则内化为一种习惯,成为自己的一种常态。
延迟满足每个人都能做到么?不一定!
根据教育工作者的经验,很多青少年都缺少这种健康的习惯,没有体会到延迟满足的好处。不少孩子长到十五六岁,仍旧不懂"先吃苦,后享受"的原则,而是将次序颠倒过来。所以,他们很容易成为"问题学生"。
这些人为什么做不到延迟满足呢?答案目前尚无定论,仅有的答案也缺乏足够的依据。基因的影响并不明显,其他因素也有待科学论证,但大部分迹象表明,在这方面,家庭教育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这么说孩子缺少自律,是因为父母管教不严咯?不一定。
事实上,他们中的很多人经常受到严厉的责骂和体罚,即便小有过错,父母也会怒不可遏:辱骂、威胁、恐吓、掌掴、脚踢、鞭打、拳击,可谓花样翻新。但这样的教育方法只会起到负面作用,因为它本身就违背了自律的原则,怒不可遏就是父母的不自律。没有自律原则作为后盾的管教,不会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
父母自己不遵守自律的原则,就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只会成为反面教材。父母的生活毫无自律,却强迫孩子有条不紊地生活,结果可想而知。假如父亲三天两头殴打孩子的母亲,而又因为儿子欺负妹妹而对其施以体罚,又有什么意义呢?又如何能指望儿子听他的话,控制好情绪呢?在孩子稚嫩的心中,父母就是他们的上帝,神圣而威严。孩子缺乏其他的模仿对象,自然会把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全盘接受下来。
If a child sees his parents day in and day out behaving with self-discipline, dignity, then the child will come to feel in the deepest fibers of his being that this is the way to live.
如果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会把这样的生活视为理所当然,并融入到自己的血液里。
那是不是缺乏自律的父母就养育不出自律的孩子呢?也不是。
Even in chaotic and disordered homes genuine love is occasionally present, and from such homes may come self-disciplined children.
genuine,genu是膝盖的膝,在古罗马父母把新出生的孩子放在膝上表示正在认可了这个孩子是家庭的新成员。所以genuine就有了“真正的、出生、基因”等含义,还有generate。
在这里,父母的爱至关重要。即使家庭环境充满混乱,生活贫困,只要有爱存在,照样可以培养出懂得自律的孩子。
相反,即使父母身为医生、律师、企业经理或是慈善家,生活方式相当严谨,但如果缺少爱和温情,他们培养出的子女照样会随心所欲,恣意妄为,不懂得自律。
我想,爱之所以会发生作用,是因为感受到被爱后,孩子学会了自爱,自爱就会想让自己变得更好,自律就会长出来。我还在想,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想要先享受呢,是不是和他一直以来感受到的安全感有关,是不是他过往的经历和感受告诉他,如果现在不享受以后就会没有了。这这也和一个人是否感受到足够的爱有关。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愿你有一双自律有爱的父母,也愿你做一个自律有爱的父母,让自律和爱代代相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