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21735/d92df9d422f2d6bc.jpg)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第六部》(感知对话录、52)
生存者:
你把人间世界看作一场生存大戏,这又有扒光了我们的衣裤,将我们扔在雪地里的感觉。我们为什么要去充当生存里的各种角色?我们为什么要在艰难困苦的生命历程中死去活来?我们为什么要让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受尽磨难?我们人与人为什么要像斗鸡一样彼此相争?我们为什么要制造人与人的巨大差别?我们为什么要在不合理地使用中浪费自然资源的百分之七十?我们为什么要制造那么多痛苦的情感悲剧?我们为什么永远有那么多仇恨与怒火不能消除?我们为什么制造出历史上那么多惨烈的战争?我们为什么要让自己不可阻止地走向毁灭?……这无穷多个为什么无疑都出自我们自编自导自演自看的生存大戏,我们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感知者:
人间本该是花红柳绿、蜂飞蝶舞、和谐温馨的伊甸园,为什么后来搭成了一个大戏台?为什么编制出剧情大纲?为什么我们要导演这出戏?为什么我们要分出各种角色并扮演各种角色?为什么剧情起伏跌宕、大悲大喜,看得我们自己如醉如痴?为什么我们尽在戏中不知戏?为什么我们的大戏终不了场,关不下大幕?为什么我们下不了台,出不了戏?为什么我们要如此折腾自己?为什么要如此毁灭自己?……其实答案并不复杂,我们忘了自己是谁,我们甚至并不认识自己。这绝非故作惊人之语,这是确凿无疑的事实。我们错把扮演的生存角色当自己,而真正的自己却在装扮以内,也就是说,我们自己是不需要装扮的,这种角色装扮和被规定的剧情是虚假的生活,并非我们真正的自己,那个无角色无装扮的自己被忽略被损害了。我们把自己抛开,投入于规定情景中的规定角色,这给了我们戏剧情景的刺激,却使我们丢失了真正的自己。
完全迷失于剧情之中的人类已经度过了数千年的时光,剧情是什么?剧情就是我们人为树立的生命伦理演绎出来的必然的生活内容、生活情节和生活细节,大到人生几十年的起伏跌宕,小到生命角色的一举一动、一思一想、一言一行,都是必然的适应于剧情的行为,没有谁可以脱离开生命角色的选择,也没有谁可以大幅度地脱离剧情的要求而自行其事(精神病患者除外)。从这个意义来说,人自从进入生命角色,就丧失了原来伊甸园中的所有自由,人在被迫演出自己的生命角色,辛劳勤勉、谨小慎微、克尽职守、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就是做一个合格的人的必备条件。
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能怎么做呢?能够获得什么呢?我们得到只能是,被扮演的角色的奖励和惩罚,我们作为丈夫、作为妻子、作为职员、作为老板、作为战士、作为将军……这种种角色的演出内容彻底取代了我们作为一个感知的人的基本需要和内心感受,我们在各种身份中身不由己又苦不堪言。我们能怎么办呢?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克尽职守,把本角色该表达的内容发挥到极致,并在角色的定位中获得自己的些许满足感。其实,从形而上的意义上看,我们需要这些生活吗?完全不需要,我们需要的是: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无任何条件的自由、愉悦与幸福。世间有什么角色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获得这种状态的生活?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无论我们是何种角色,离这种形态都远隔十万八千里,因为这种状态根本不在生命存在的剧情中,我们再怎么演都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这样的情景。
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只好比较角色间的差别,只好在人与人不同境遇的差别中找到使自己心安理得的理由,所以,人与人的比较成了我们快乐起来的理由。我与你不同,你与我不同,这个不同产生的悬念和差别在支持着我们的心理,只要我比他人好,比他人更幸运,这就足以支撑着我们暗自树立的信心,我们就这样在人与人的差别中权且把生活继续下去,这是可悲呢还是可怜?
(接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