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不死之道

作者: 王保东 | 来源:发表于2024-02-23 16:14 被阅读0次

先看巜庄子》中的一段话:

子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日意怠,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援而飞,迫胁而栖,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相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孰能去功与名而还于众人!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明处;纯纯常常,乃比于狂;削迹捐势,不为功名。是故无责于人,人亦无责焉。至人不闻,子何喜哉?

译文:

我来谈谈不死的道理。东海上生活着一种乌,它的名字叫意怠。这种鸟飞得又低又慢,好像不能飞行似的,它们总是要在其它的鸟的引领下才能飞,栖息时又和别的乌挤在一起,;前进时不敢飞在最前边,后退时不敢落在最后边;吃东西时不敢先动嘴,总是吃别的鸟剩下的,因此他们在鸟群中从不受排斥,人们也没法伤害到它,因此能免除祸害。挺拔的树木总是先被砍伐,甘甜的水井总是先被枯竭。你的心思用在礼仪上想唤醒愚昧,注重修身以便彰明别人的污秽,毫不掩饰地炫耀自己就像举着太阳和月亮走路,所以不免要遭受灾祸。从前,我听圣德宏博的人说过:“自我夸耀的人没有功绩,功绩成就了而不知退隐的人必定会失败,名声显赫而不知韬光养晦的人必定会遭到损伤。”谁能够摈弃功名还原到和普通人一样!大道广为流传而个人则韬光隐居,道德盛行于世而个人则藏誉匿耀不处其名;纯朴而又平常,竟跟愚狂的人一样;削除形迹捐弃权势,不求取功名。因此不会去谴责他人,别人也不会责备自己。道德修养极高的人不求闻名于世,你为什么又偏偏喜好名声呢?

庄子不亏是隐者的祖师爷,几句话就点明了人间不死神话的秘密,主要有两点,一是不敢为天下先;二是韬光养晦不求功名利禄。

多么惊人听闻的论述呀!

相关文章

  • 以史为鉴,借由明星的偷税漏税,说说古代的赋税赏罚措施~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欢迎到访~ 庄子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所以,有上帝,就有恶魔,有善就有恶,有好就有坏!阴阳...

  • 殊途同归

    孔子:合作之道 老子:觉悟之道 庄子:超越之道 佛陀:成佛之道

  • 国学之道精髓

    1、孔子——为人之道; 2、老子——处事之道; 3、庄子——养性之道; 4、孟子——君臣之道; 5、荀子——学习之...

  • 国学12道

    【国学12道】 1、孔子:为人之道。 2、老子:处事之道。 3、庄子:养性之道。 4、孟子:君臣之道。 5、荀子:...

  • 庄子之道

    春秋时期大国小国拉帮结派,一会儿打打这,一会儿打打那儿。文人政客起四方,孔子带领的儒家,墨子带领都墨家,苟子带领的...

  • 庄子之道

    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庄子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庄子继承老子之“道”,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道的内涵、特征以及意义...

  • 【孟母堂】經典12道

    【經典12道】 1、孔子:为人之道;2、老子:处事之道;3、庄子:养性之道;4、孟子:君臣之道;5、荀子:学习之道...

  • 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那问题来了:老子算不算圣人?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是庄子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出自《庄子·胠箧》,但问题来了,庄子说的“圣人”,包不包括老子...

  • 《庄子·知北游》新解(二)庄子论圣人之道

    知北游(二) 第二章 庄子论圣人之道 这一章不是寓言而是政论文,是庄子对行圣人之道的直接阐述。第一段,庄子阐述了何...

  • 关注指月之手

    重读庄子,读的不是庄子,是借由庄子的指引,去品读其后的“自然之道”。其区别,前者是庄子告诉我们什么什么,后者是自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的不死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ln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