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新现实主义的理解质疑
今天看见一个很有趣的言论,说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瓶颈在于"有短篇小说或片段而非完整的长篇小说的气氛",是"插曲式"的零碎章节,很容易被鱼龙混杂之人卷入"直观"的窠臼(在艺术史上应该被称作"自然主义"),变成"粗陋肤浅之作的借口"[1],这让我重新思考了下对新现实主义的理解。说实在话,看过《罗马11时》和《偷自行车的人》,在表示赞赏的同时也感觉到了其相应的叙事缺失。两部影片有很多相似之处,譬如都讲述了战后意大利人的工作生活的犀利现状,而影片直到结局也并未解决实际的问题,仅是展示了意大利民间图景中瞭望不到的模糊未来。
作为一种电影学派,新现实主义的风格是真实而又开放式的,也相应拥有"纪实片"的气质,如果拿标准的叙事模板去套入先锋艺术,难免陷入左派的囹圄。诺威尔·史密斯的理解应该是建立在电影艺术的缺陷性上,新现实主义在这样一个特定时代中,壮大而又消湮,由精英走向普世而变得冗杂,这也是其在社会进程中式微的必然。
真正成熟的电影作品在后来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才淋漓体现。电影艺术的塑造依旧路漫漫其修远兮。
二、朱塞佩·托纳多雷的时空三部曲与新现实主义
之所以把"时空三部曲"拿来与1940年代的新现实主义相比,只是因为一个肤浅的理由——他们都是意大利。我相信一个民族的影像史会进步,但气质不会改变。
《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这三部讲述人性与现实的作品,无一不在点评网上获得惊人的高分,与几十年前柴伐梯尼的剧作相较下,时空三部曲则更具有人道主义的光辉。很美的不是遗憾,而是对遗憾的救赎。电影院中被删减的爱之吻,黑胶唱片里未被传达的爱之曲,在传说内未能实现的爱之梦……托纳多雷细心修补了美好的缺口,冠上"人生比电影更残酷"的哲理,他帮我们的命运圆谎,温柔地造梦,宽慰着苦痛而孤寂的心。如果说新现实主义是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用血淋淋的真实激醒麻木的人性,那么时空三部曲则是把摄影机搬到人生里,探索心中最柔软的祈愿。时代驱使托纳多雷不再如柴伐梯尼般尖锐,对于意大利民族甚至是整个人类社会来说,荒唐的悲剧与迷惘的未来已然太多,正像如今网络上常提到的"我们已经够累了,在电影院里更想得到慰藉"。这份慰藉不是满屏幕的装傻犯贱,我想托纳多雷要比当今中国电影更深谙此道。
三、谢晋的新现实主义
听闻谢晋导演把德·桑蒂斯的《罗马11时》看了四五十遍,惭愧我只把《芙蓉镇》看了一遍。在其拉片所作札记中,谢晋导演详细地分析出了《罗马11时》中各个留名角色的形象与段落,并标注了自我感想,对此,以如今观念来判断是稍显偏颇,但其价值毋庸置疑。在谢晋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芙蓉镇》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个人的叙事模式以及新现实主义的尖锐印记。
作为某个时代下人类真实的苦难史的明镜,《罗马11时》被意大利政府封杀,而描写敏感政治的《芙蓉镇》以一种神话般的地位存在至今。前面提到谢晋电影模式,总体来说是在一种画地为牢的背景环境中或喜或悲的爱情故事,芙蓉镇中重组的家庭在相应的时代显得离经叛道而又理所当然,而罗马这边展示的人生百态中的爱情出现了含蓄隐晦的结局。谢晋在札记中提到《罗马11时》里那位梦想成为歌手的姑娘,或许在与啤酒厂工人结合之后不能完成自我的升华,只能做时下毫无突破的家庭主妇。我觉得这一点有不对的地方,首先他不能枉自推断女性的命运,即使这是常规逻辑,可生活总带有感性的因子,更何况是在电影艺术当中。谈到这里我又倏而想起这是现实主义来,不谈逻辑则只能矛盾地批判着疏离的人途。
生活化意味着"戏剧性典型"的缺失,《罗马11时》与《芙蓉镇》表现的人物个性鲜明、不一而足,艺术价值近在咫尺。不似那些留名千古的"天才"与"坏蛋",现实主义的群像是永恒的,是属于人类最亘古的真实,抑或不被歌颂,却将最普世的魂灵传承。后人看来,无不唏嘘。
注[1]【英】诺威尔·史密斯.《世界电影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禁止转载与引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