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倡导拥有少量的物品,通过极简欲望而达到自由、自在、自立的生活。
我看过很多这类书的读书笔记,包括《断舍离》、《极简主义》、《裸活时代》等,一般只是说极简主义或者断舍离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个人选择,是写给有这方面倾向的有缘人。
而我今天介绍的这本书,叫《你体内的囤积欲》,作者是美国人罗宾·扎修,直接说囤积是一种病,挺吓唬人的。
先定性了什么是囤积癖?
有收拾不好物品,买下大量的物品、尤其是廉价物品,一直不断储藏物品等行为的是一种“病”,叫囤积癖。
得这种“病”的人常常抱有这样的想法:我是否可以修理一下这些东西,变废为宝呢?
于是就把东西留下来了,有甚者还花价钱买下来。
但是实际上,没有时间修理,或者并没有办法变废为宝,从而让家里的废物越积越多,直到把家里完全变成了废品站。
客观地讲,变废为宝是有可能的,但是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巨大的,还不一定能成功。
我爸爸大概也有这种症状。我记得,我以前收拾房间,扔掉几只笔到垃圾桶里,过了一段时间,会惊奇地发现这些笔又回到了我的抽屉或者别的什么地方。我后来才知道是我爸爸倒垃圾的时候,觉得我的笔还能用又捡回来了。
我跟我爸说了,我爸说还能用为什么要扔掉,这令当时的我很无奈的,导致小时候的我总有一种烦闷和窒息的感觉。
既然这本书那么狠,说囤积是一种病,那么是病就得治啊,于是书中开出了如何一步步自救的药方。
我稍微列几条:
1、建立并拥有一个系统,时时维护它。比如一个物归原位的系统。
2、马上开始行动,清理办公室,不要给自己借口。
3、进行心理建设,把朋友送的东西,长辈遗留的物品,小学、初中的成绩单等都处理掉,或者给需要的人,不要觉得过意不去,
我们的传统观念认为,买过来的东西,只要还能用,就要留着,扔掉是一种浪费。这种观念放在现在物质过剩的时代,结局就是把家变成了一个杂物间。
极简主义认为如果一件物品不被使用,占用我们的空间,本身就是一种浪费,同时这种囤积让我们生活的空间里积聚着负能量,容易破坏关系、污染环境,危害身体健康。
我小时候也试图让房间能够整洁一些,但是就是提不起兴趣打扫,因为房间里有太多杂物堆积,积满灰尘。就是说,囤积不仅本身造成了空气污染,还会阻碍我们去整理清洁。
直到我离开父母,来到上海工作,经济独立了,开始主宰我自己的生活了,经过不断反思,我萌生了与这类书籍相似的观念,即:丢弃不用的、不喜欢的物品。
这大概是我后来无意间看到《超级整理术》、《断舍离》、《极简主义》、《裸活时代》等书后能一见如故、一见倾心的原因吧。
过上极简主义的生活有很多好处,我在很多篇读后感里都有写到,像《我所向往的生活:我的家里空无一物》、《瓦尔登湖,一部极简主义之书》、《极简也是一种人生俯瞰力》、《断舍离之后,你还要做什么》、《从收拾写字桌开始实践断舍离》等。
极简主义,不是不要欲望,而是修剪掉不必要的欲望,让欲望更集中,这样,我们就更容易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地实现我们最重要的欲望,比如实现自我成长、获得家庭幸福等等。
极简我们的欲望,可以让我们把更多的关心和时间留给自己和我们最重要的家人和朋友,让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和谐、让生活的幸福感大幅提升。
这本书还给我介绍了一个新的好处,我以前没有写到过。
你有没有发现扎克伯格、乔布斯都喜欢穿一样的衣服?
他们这么有钱,为什么经常穿一样的衣服,生活过得这么简单?
书中解释说,因为这些人平时要对很多的事务作出选择、作出决定,他们有太多重要的决定和选择要做,所以他们干脆对衣服这种小事,放弃掉它的选择性。
就是说极简主义可以减少你的选择和决定的次数。
这有什么好处?
好处是可以减轻“选择”带给我们的压力,减少出现因为选择而故意拖延的情况。
要想过上书中所谓的“不囤积的生活”,是需要有发挥自己的主见的。换句话说,我们过上极简主义的生活,正说明我们不人云亦云,能冲破思想牢笼,做到独立自主。在我看来,这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情。
18-08-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