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
生活的真相是什么呢?恐怕没有人能认清吧!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的爬起,在跌跌撞撞中,挺过了生活的磨砺,自已仿佛成了英雄。
其实,生活还算是一帆风顺的,只是一些小的挫折,小的烦闷,被自已无限放大了吧。
赛翁失马,焉知非福。但在失的那一刻,有多少人能兴高采烈的认为这是福呢?那只是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罢了。等真正过去的时候,能够真的带来某种福时,才会多少得到些安慰。那种层经有过的伤痛,会因如今的福而消失吗?不,只是时间磨平了这曾经的伤痛而已。
说的这么沉重,仿佛自已遇到了多大的坎一般,其实是生活太顺风顺水,于是遇到一点点的不如意,也能让自已思绪万千了。
厌倦了曾经的岗位时,突如其来的机遇使自已换了一个不少人羡慕的岗位,很多人都以为自已做了大量的操作,其实自已什么也没做,这份好运让自已都恍如梦中。
所有人,包括自已都以为得到一份好差事,但事实上必非如此。从早到晚的忙碌挤占了自已所有的时间,在外奔波看人脸色,让自已格外烦闷,一切都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曾经每天都能与闺蜜喝喝茶、聊聊天,但今天我们只是通了个电话,她不解的问:你怎么这么忙呀,我感觉好多天没看见你啦。我一言难尽呀,真的开始怀疑,天上是掉了馅饼吗?分明落下的是雪花,唯美,但冰冷。
一次次的安慰自已振作点,一次次的想要理清头绪,高效的处理完每一件事,但看着记事本上列出的一长串待办事项,不由得还是有些沮丧。从来没有这么盼望过双休,幸好相关部门都休双休,在这两天里,我还是能暂时远离那一串串的工作,让自已安安静静的喝杯茶,看会书,写写字。
于是,今天陪小鱼儿在书店坐了一下午,翻开《复原力》这本看能缓解人压力和焦虑的书,想要从中给自已再找出些力量。
看了两个多小时,仅仅看了一百多页,手里捧着书,思绪却不停的飞走,发现飞的没影了,深呼吸,再拉回书中。这并不是一本那么吸引人的书,这种看似能平复人心灵的书籍,无法使我集中注意力,或者,是我自已的思绪过于浮躁了。虽没那么思想集中,但其中的几句话,两个点,还是引起了我的注意和兴趣。
四句话
******万物皆有裂隙,那是光照时来的地方******
那裂隙或许就是那若干的不如意,那光便是来是于自已和周围人的关怀和滋养吧。
没有裂隙,何来滋养,没有光照,如何生长。
******人生最重要的庇护所就是你对自已美好内在的信心。你正直、温暖、善良的内心,你良好的愿望,你的禀赋,你付出的努力,这些关于你的事实就是你最可靠的人生庇护所******
关键,这些你得确实有,你才能有这样的信心,所以,一定要真正的成为这样的人。
******创造积极的体验,人生就不怕崩盘******
喜欢这一句,凡事还是拿出积极的态度来,不要报怨,不要急躁,用一种愉悦的态度来创造积极的体验,享受这种不同工作模式的体验,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须知滴水落,亦可满水瓶,智者完其善,少许少许积******
认真的学习吧,日积月累,必有所获。
两个点
其一,很多书里都提到了冥想的各种好处,这里也提到了冥想的方法。但我一直认为,傻傻的、静静的闭着眼睛坐在那里想,是一件多么无聊和着急的事情,所以从来没做过尝试,不过,今天突然产生了试一试的想法,先尝试,再来说感受吧。
其二,响应模式和应激模式。
《斑马为什么么不得胃溃疡》里举例:试想着去非洲大草原做一头斑马,悠然地吃着青草,警惕着周围的狮子但仍然保持着平静,与其它斑马进行着交流,在那种可以把握的响应模式里自我享受。突然间,狮子发起了攻击,斑马群立刻转换成应激模式下的战斗状态。很快,慌乱的战斗结束了,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然后,你和其他斑马又回到了响应模式,在大草原上过日子。
应激模式将我们击败,响应模式则帮助我们重建。
我们很少会涉及逆境,通常面对的都是放松、感恩、热情、善良和关于自我价值的体验,所以那些充满了恐惧、受挫、受伤的体验只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和不快,而不会留下任何好处。逆境是我们需要面对和学习的,但人们总是高估它的价值。
这个例子,让我想起了一期《奇葩说》的论题,夜已深,改天再想吧......
睡个好觉,让自己拥有复原的能力,积极、充满活力的开始新的一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