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普利策是美国新闻史上一个有着争议、但却起着分水岭作用的重要人物,其对美国新闻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和南希•L•罗伯茨所说的那样:“约瑟夫•普利策是曾经帮助建设战后新美国的众多移民中的一员。在建设新美国的事业中,他有贡献、也有收获:他创办的两家大报使他获得了美国当代第一流主编的声誉。”他坚持报纸的社会责任理念以及力图把新闻业引向专业化道路的努力都足以使他成为美国新式新闻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作为一家拥有一流编辑部和复杂机构的现代化大报的创办人,无可争议的得到社会的承认......但仅此一项还不足以使他在同行中赢得最能干、最值得尊敬的美国主编的声誉。他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对一份报纸的作用,特别是对发挥社论的领导作用所抱有的崇高理念,以及使这种理念在他所办的报纸中辅助实现的方法。”此外,他还捐款创建了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以培养新闻专业人才,由他设立的普利策新闻奖也是当今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
但是,作为置身于 19世纪美国党派新闻业向20世纪商业职业新闻业转型的大环境下的普利策,也没能逃脱与他同时代的其他新闻业者的一般特征:大量刊登人情味新闻和煽情新闻乃至黄色新闻以吸引读者,获取利润。贬低者甚至还认为他是黄色新闻的始作俑者,给他冠以“黄色新闻之父”的称号。纵观普利策的新闻生涯确实了充满矛盾色彩,他一生都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摇摆不定,试图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他的新闻实践有时忠实地履行了他的新闻思想,有时又不得不向现实妥协,违背自己的初衷。美国学者不莱耶和莫特将普利策归于两重性格,并说正和约翰•萨金特为其所作的著名油画所令人联想到的那样:“半边脸是温文尔雅的学者,半边脸是肌肉抽搐的魔鬼。”
如同莎士比亚说过的一句话,人的一半是天使,另一半却是野兽。在人性的弱点中,贪婪,残酷,自私,野蛮和欲望以及生理本能,它们总会在你没有提防的情况出现,毁灭了你可爱的天使形象,把你变成了出乎自己意料的野兽,甚至令自己都感到可怕,会反问自己,你怎么这样子啊,简直是衣冠禽兽。
良知会成为正义的力量,会逐渐消灭你心里的魔鬼,逐渐衰减你的兽性,成为天使。这与凡夫俗子不同,——已经是令人惊喜的进步。
凡夫俗子不同,他们已经习惯了,甚至于乐此不彼,认为自己并没有过错。所以热衷于没有白天黑夜的赌博,嗜酒如命,在讨论色情故事或者小姐的时候,总是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
被俗世的污垢玷污的灵魂,难以被彻底的洁净,完美的人格需要修养,需要知识,所以说流氓是文盲的伴侣。即使成了暴发户,成了明星人物,也掩盖不了自己灵魂的丑恶与肮脏。
我们不需要举例子说明,因为太多了,因为无数的花边新闻可以供你欣赏。当一个人的修养不能够压抑邪恶的想法时,放纵自己就会变成了魔鬼。
修身养性不仅仅需要知识,而且需要纪律和执行力,不能像宋代词人柳永那样,是一个才高八斗的流氓。只要是身上有任何的不良嗜好,比如赌博,抽烟,嗜酒,寻花问柳,痴迷于游戏,不务正业,还有心理变态等等,只要沾染上了任何一种陋习,就谈不到有修养。修身养性需要长期坚持下去,因为心灵需要像房子一样经常清扫,尽管这样,也无法避免生理的骚扰,比如荷尔蒙的分泌,这些东西需要套上绳索,把它们放到笼子里,放到爱情里面去,其中必须懂得,真正的爱不是简单的占有,而是尊重和呵护,甚至需要沉默和忘记,要知道人和畜生的区别。
艺术会陶冶情操,诗歌散文,以及绘画、音乐等等,然而不能恃才放旷,知识和道德修养会让你更加完美,具有自信、儒雅风趣的风度。
我们既不能做没文化的流氓,更不能做有文化的流氓,我们要做完美主义者,绝对不能释放自己心里的魔鬼,如诸葛亮的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要让你的心灵里面住着一位美丽而且完美的天使,而不是一个面目狰狞的魔鬼。
2019.8.24日于衡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