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国才女林徽因被虱子咬到满身的红包包看她的家教(1)

作者: 我在你来点燃我温暖你 | 来源:发表于2022-12-31 17:36 被阅读0次

齐帆齐微课

民国才女林徽因是一个美丽的女子,是一个有才情的女子,她是一位诗人,作家,教师,还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女子,她的公公梁启超极力撮合她成为自己的儿媳。

她一生有三个大名鼎鼎的男人死心踏地地爱着她,其实我更热衷于她的身份是我国的第一位女建筑师,她是我国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主导设计者之一。

林徽因出身在一个富有的书香门第,父亲林长民是一位长相俊秀满腹才学身居要职的高富帅。

她16岁跟随父亲到欧洲去游学,到见识大千世界,她的建筑学种子便是在那里最先得到的萌芽。

可她并不是一出生都那么好运相随的,如果说上帝赋予了她非同一般的美貌和才情,那么也赋予了折腾她一生的病痛相随,国难当头的那些时期,她更经历着人间最苦的苦,在逃难西部的火车上,在考查中国古建筑的餐风露宿中,她与虱子和蚊虫为伍,一次次被叮得满身是红包包。

才女不是一开始就得到父亲青睐,因为她的母亲何雪媛是个小妾,不但大字不识还不会女红,不但爱争风吃醋还爱撒泼辣,不但备受其父亲的嫌弃还备受林家人的鄙视排斥,因此林徽因和母亲还被安排到冷清的后院居住。

其实林徽因的母亲原本算是好命的,她原只是一个小作坊主的女儿,能嫁进林家已经算是大幸运了,因为林长民的原配叶氏早早病逝,没留下一儿半女。她嫁过去实则就是原配的身份,说开了如果她懂得做人表现良好的话,从续弦升级为太太那是理所当然的好事。

但她偏偏融入不了林家的书香气氛,她看不懂林家人一家子吟诗作对,看不懂林家人讲典故论时事,她不懂一家子这样做到底有何意义,她不但不懂还觉得林家人的这些行为太可笑。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一个儒雅清俊才华横溢的大才子,却娶了一个完全不懂自己的粗俗女人作老婆,两人虽近在咫尺却心隔天涯,毫无知心话可讲,知己难寻,多么沉重的悲哀。

何雪媛原本生有一男两女,但只养大了林徽因,她责怨林徽因命硬克死了她的一子一女,她还责怨林徽因为什么活下来的是她却不是儿子。 

谁能相信,林徽因就是在这样一个低素养的母亲‘熏陶”下长大的女子。

林徽因在给好朋友费慰梅的信中是这样说她母亲何雪媛的:我自己的母亲碰巧是个极其无能又爱管闲事的女人,而且她还是天下最没有耐性的人。刚才这又是为了女佣人(吵架)........

但事实上林长民也许要求不高,女人不知书但达理就好,有三从四德就好,他只想后院有个贤妻良母打理家事,所以在林徽因九岁的时候,他又娶了一房姨太太叫程桂林,程桂林照样目不识丁,却和林长民相处融洽。

程桂林出身不好,但她脾气很好,很安静,她懂得讨好林家人,讨好林长民,即使受何雪媛刁难也面带温和,在林长民写作的时候,程桂林会静静在陪在他旁边研墨。

林长民的后院太需要一个安静祥和的女人了,所以林长民很欣赏也很宠爱程桂林,一回家就直奔程桂林的住处,而何雪媛更是被打入了“冷宫”。

程桂林为林长民生育了四子,她待家人好,也深得婆婆喜爱,这一切都激发了何雪媛更深的恼怒和记恨,她每一天都在诅咒程桂林。

何雪媛的这种性格及作为,在林徽因同父异母的弟弟过来投奔她的时候亦可见一斑,父亲去世之后,林徽因把何雪媛接来跟自己一块居住。

这位粗俗的母亲一如既往地不知好歹,她和梁家人吵架,和女婿吵架,和女儿吵架,一家子没有安宁之日。弟弟林恒过来投奔林徽因,何雪缘讥笑林恒不如她的女儿,无休止地和林恒吵架,林徽因一边忙孩子,一边忙事业,一边还要帮母亲收拾烂摊子。

试着反转下事实来看看,如果林徽因的母亲是个好脾气的女子,或许林徽因就不会那么累,或许她会在更顺利的环境下成长,或许她也不会这么过早地去世。

事实上林徽因的母亲还差点毁了林徽因的美满婚姻,其实梁思成的母亲,林徽因的婆婆一直就不看好林徽因,她不喜欢林徽因做她的儿媳,如果不是命运安排林徽因的母亲在她结婚前去世,或许命运安排林微因的将会是另外一场婚姻。

导致这种偏见的原因会是什么呢?当然是由于林徽因的粗俗刁蛮泼辣的母亲,林徽因是由这样的母亲生养出来的,很难说其身上没有母亲的脾气,有其母便有其女,谁说不是呢。

事实上林徽因是个非常识大体的孩子,她美丽善良聪明并且好学,虽然和母亲被安排在后院居住,但她常常去前院蹭“阳光气息”,和程桂林的孩子一起玩耍,她会环住父亲的腰很久很久,在父亲的书房看书,学习,和父亲聊天,一起说知心话。

她回来时会被何雪媛谩骂,她小小的心灵装载着母亲无尽的幽怨,她只能低下头静静地听母亲边哭边骂完,然后走上去静静地抱一抱骂累了的母亲。

她憎恨母亲的无知粗俗却也理解母亲不得宠的苦,对于母亲的苦她无能为力,她只能努力让自己吸收家里积极的养分让自己健康成长。

她也深得祖父喜爱,六岁时便会替祖父回信给父亲林长民,一个家由六岁的女儿执笔写信给高学识的父亲,这是何等的荣耀,又要有何等的优秀才配得上,奶奶识大体怕她跟在母亲身边学坏样,便把她带在身边培养。

父亲林长民更是把林徽因当作能说上话的知己,林长民擅长诗文,才华超群,关注时事,无论是先天的基因,还是后天的熏陶,这无疑给了林徽因最好的家教,有这样一个父亲,加上林徽因的聪明好学,无疑让林徽因的学识和思想远远领先于同时代的其他女子。

如果说林长民是林徽因的良师那林徽因就是林长民的益友也不足为怪。父亲太喜爱这个女儿了,也太欣赏这个女儿了。1920年,林长民赴欧洲考察西方宪制并要在英国讲学,他带上了林徽因一起远游欧洲,带他心爱的女儿去见见外面的大千世界。

林徽因跟随父亲游历了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等等,也因此结识了打算做建筑工程师的黛丝,黛丝是父亲的英国老友柏列特医生的女儿。林徽因跟着黛丝一家在布莱顿学游泳,在那里建漂亮精致的沙子城堡,然后看到身后那座中国风格的王宫建筑。

她和黛丝去皮尔皇宫画素描,感受中华建筑的美:飞檐、梁柱、窗棂,让林徽因想起家乡的老宅,倍感亲切和神奇,黛丝给林徽因讲着布莱顿的每一座桥,每一条路,每一栋房,每一根柱,每一扇窗,让林徽因发现了建筑的美,为她打开了建筑世界的大门。

她的这种建筑情结也直接影响到了梁思成,确切地说,林徽因的爱人梁思成是爱屋及乌,林徽因做什么,他便就做什么,他跟着林徽因走上了学建筑这条路。

梁思成第一眼见到林徽因的时候,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她,他的母亲百般反对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民国才女林徽因被虱子咬到满身的红包包看她的家教(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at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