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我查出有一个不到半厘米的乳腺囊肿。时隔一年,也就是上周,我的B超和钼靶两份检查结果都显示囊肿己经完全消失。
这一年中我没有服用任何药物,纯靠运动和饮食的调整消除了囊肿。对于这个喜大普奔的结果,我认为仅仅我一个人高兴是不够的;于是总结了下面几条经验贡献给大家:
把体检大夫的话当回事儿
当然,首先你要有体检的习惯,不要感觉出了问题再去找医生。任何疾病都有一个潜伏期,越早发现越早处理你治愈的机会就越多。
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对疾病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预防。当影像上都己经有显示的时候,说明身体的不健康状态己经持续很久了。如果体检大夫建议你去医院进一步检查,你要马上就去。
别把傲慢当成是自信!
找一家公立三甲医院去确诊
这个不用多说了吧。
保持冷静
刚从医生那得到坏消息时,一定要冷静。医生为了不给病人增加压力,通常都会安慰几句。别因为这几句宽慰的话,就让自己盲目乐观。同时,也不要听任自己陷在悲观的情绪里。
有一个方法,可以特别有效的缓解焦虑:把心里最想知道的问题问出来。
检查结果出来时,我的内心有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同时尘烟泛起的还有各种焦虑和猜疑。为了平复这些情绪,我问了草泥马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这样的囊肿会变成癌症吗?对于这种问题的回答方式,医生早己深谙于心,他们的回答会让你既充满希望又充满紧张。
带着这份希望和紧张,你就可以开始下一步了。
搜集有效信息
什么信息是有效的?
病情的成因、人群分布特征、发展阶段、适用治疗方式、药物特性。。。
什么信息是无效的?
我凭什么会得这个病、XXX的生活方式比我差多了,TA怎么没事儿、别人会怎么看我。。。
有效信息都在哪儿?
医院网站、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这三个是基本信息渠道。后两个平台上,可以查到一年内专业性非常高的学术论文。
怎么找?
1、 按照病历、药品使用说明书、从医生那里听到的内容,进行关键词检索。
2、 如果专业论文中有不懂的,再去百度、知乎。
3、 在下一次去看医生的时候,向他们求证。
别小看自己的学习能力,你试过就会发现,学习以前没接触过的新知识没有想像的那么困难。尤其是这些东西和你的命直接相关的时候。
我当时查遍了所有三甲医院的网站,同时,找到了几十篇关于乳腺疾病方面的医学论文。
人在忽然一脚踏空的时候,都想找个可以爪挠的东西。家人朋友可以提供情感安慰;知识可以提供力量,这个力量能让你重新找到人生的控制感。
做个决定
把这些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一个总结
我当时做的总结是:
1)病情发展阶段:早期
2)同龄人发生概率:60%左右
3)治愈率/囊肿消失率:不详(有消失的记录,但无具体数据)
4)患者体质普遍特点:体脂率高于28%
5)运动建议:每周三次,每次一小时中等强度运动。乳腺癌发病率可下降60%
6)饮食建议:多吃蔬菜、水果
当我列出这些内容时,还顺便获得了超高的成就感;这种让人开心的乐观情绪,对身体很有好处哦。
找出自己能改善的部份
运动和饮食,这两部份是我能改善的。加之病情尚在初级阶段,我决定暂时不用药物,仅通过调节运动和饮食,来缓解或消除囊肿。给身体一个自然疗愈的机会,时限一年。
列个计划
运动方面:
为了让自己有一个更具体的目标,我定下一年内能够跑完全程马拉松的计划。同时,请专业的跑步教练进行指导。这么做,既可以让自己更有动力、又能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并且还能有人来督促自己。一举三得有木有?
饮食方面:
早餐变成水煮蔬菜和多谷物的粥。我查到的信息多处提示黑木耳是化解囊肿的良药。于是,我每天用高压锅熬粥的时候,都会放上一大把事先泡好的黑木耳。
做个减法
你突然给自己的生活多出这么多的要求,大脑和身体都会觉得有点发蒙。这个时候,要想办法让TA们觉得,其实TA们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
当时,我告诉自己要牢记不忘的就两点:听教练的话、每天吃黑木耳。当简化到这个程度时,大脑就会很乐意的接受新指令了。
收获
提前达成了跑步目标。
去年12月份,我跑完了一个全马。要知道,从只能跑五百米,到完成42公里,不过四个月时间啊!当然,教练是不主张我这么瞎蛮干的,但我还是允许自己任性了一回。关于这个故事,我会在后面的文章里专门介绍。
囊肿完全消失。
胸部B超是当时就能出结果的。所以,我还躺在检查室的床上时,就己经高兴的哇哈哈哈哈了!开心的就像在天堂!
这些方法都不适合你?
那就用更适合的方式善待自己吧;不如意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你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