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第五部》(122)
人类生存逻辑模式改换的可能性
我们一直在生存竞争逻辑模式下生活,生存是目的,竞争是过程。我们存在于生死之间,以获得利于生存的财富为目标,以保证几十年的生存为目的。人类这种生存模式已经运行了千万年之久,我们不过是在重复相同的命运过程,这种重复进行了多少代?除了生活的内容不断在改变,其基本模式没有改变,逻辑和伦理没有改变,只是财富的争夺更加剧,人与人的竞争更激烈。
我们满意我们执行的意识模式吗?答案不言自明,生存的艰难和人生的困苦使我们无法满意这个意识模式。其实归根结底,我们对人生、对社会的一切指控都是针对这个模式的不满,可以说,人间的一切灾祸与苦难都是这个模式带来的必然结果,我们事实上早就已经痛恨这个模式了。不过,谁也无力改变这个模式,我们到现在为止,甚至还没有想到过要改变这个模式,可以改变这种模式。我们认为生存竞争逻辑模式是客观形成的,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只能适应这个规律,我们怎么可以改变这个规律?关键是,我们凭什么来改变这个模式,抛弃这些规律?所以,即便痛苦万状,我们也还得咬紧牙关忍受这个意识模式带来的煎熬,我们一边痛恨这个模式,一边还得不由分说地执行这个模式。
运行这么多年以后,这个生存竞争逻辑模式有改变的可能性吗?或者应该这样问,这个模式能够一直用下去而不改变吗?其实,从模式开始使用直到现在,我们都在试图改变它,所有人间的变革,都冲着改变这个模式而来。人类一切的生产革命、经济改革、社会制度改革、政治改革和科学技术革新,都为着一个目的,改变我们的生活现状,使我们有更好、更理想的生活。但遗憾的是,我们的一切变革都是坛子里的革命,即都是生存方法的改变,丝毫也没有动摇到生存模式本身。所以,直到如今,人类矛盾冲突的方式,人与人的本质关系都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我们只是在旧模式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内容,在古老人性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表现形式而已。坛子仍然还是那只坛子,我们的一切努力都只是在坛子里折腾,坛子不变,我们能变多少?
但是,世界与人类毕竟都在变,经验、证明、时间都在积累,生存竞争逻辑模式受到冲击也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怀疑拥有财富度过自我的一生是最佳模式吗?人们越来越倦于人间的竞争、越来越怀疑自己是谁,他人又是谁?这样一生又一生地重复争斗下去有意义吗?特别是科学研究与发展,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看到了新的存在的可能性。特别是我们对生活的要求在改变,在提高,仅有的物质财富满足方式,仅有的人间情感的交流方式,仅有的生活模式、情感模式和思想模式都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也就是说,坛子里的我们已经有了冲破坛子的潜在条件。即便人们还未作主动的思想准备,但求新求变的欲望已经在人们的内心里蠢蠢欲动。
虽然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要改变最根本的生存竞争逻辑模式,但已经改天换地并且愿意改变自己的人类为什么就不能再来一次决定性的改变?就跟当年从海洋里爬上岸,从树上下地来发明和使用工具与语言一样,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来一次意识模式的改变?况且,这样的改变是我们潜在已久的愿望,也是顺理成章的精神意识的进化。我们从生存时期进入到感知时期的临界点正在迫近,我们从生存竞争的人变为互相感知的人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只不过这是一种精神意识的飞跃,就跟原始人类进化到智慧人类一样,这样的跨越式改变一定会发生。
人类已经做好了足够的物质财富准备和精神智慧准备,只不过是在等待思想转变的机缘和存在形态改变的机缘。在中国的西部出现的感知论已经撬动了人类固化几千年的思想板块,这是一道微弱但执着的光。随着理论的传播,随着人们思想模式的松动,随着生存竞争模式被人们质疑和放弃,人类世界的另一个纪元——感知纪元将要不可阻止地开启大门。(接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