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感想二

作者: shashou | 来源:发表于2019-06-30 22:26 被阅读0次

给大家推荐余华的《活着》。最近又读了一遍,看到了十年前没有看到的东西,随手记录:

余华《活着》感想二

另:发在简书的这篇读书笔记,其实是大学毕业时的论文。为了凑够6000字,光引用原文就引了3000字,一晃,居然毕业快十年了。

读余华的《活着》

1.人物的服饰与穿着。合上书,脑海里没有一副清晰的人物画像。富贵穿什么,家珍的脸型等等。余华从来不关心物质,他关注的是精神内核。小说时间跨越半个世纪,呈现的不是物质上的丰满,而是苦难的丰富和苦难带给人物内心伤痛重压之下的反弹弧度。

2.大时代的背景。民国——日本投降——国共内战——土改革命——人民公社——饥饿——文革——包产到户。福贵遇到收集民间歌谣的我是在苦根死后的第十年,即作者的写作年代。余华擅长把时间和空间切割、打乱,看似时间模糊,其实相反,写作者心里很清晰又很熟稔。看似巧合,实际是煞费苦心的安排。凤霞和有庆相差5岁,在反复变换时空的叙述里一点没乱。在时代的洪流里,个人毫无选择的权利,只是被时代裹挟着前进。福贵拥有比同时代人更多死亡的借口,相反只有他稀里糊涂、顺理成章地活成了老黄牛。余华小说中牛的隐喻,体现了对中国农民对深重苦难的消解与隐忍。这是小说的深度所在。死亡的理由有一千种,但都成了坚强活下去的慰藉。

3.最可怕的是活着。福贵遇到家人的死亡顺序如下:爹(生气)——娘(生病)——有庆(抽血)——凤霞(难产)——家珍(抑郁)——二喜(工地)——苦根(吃煮豆撑死)。在大灾大难的时代背景里,死亡接二连三、触目可见,反而成了解脱。这是时代的悲剧所造成的,最可怕的反而是活着。余华的叙述冷静而克制,句式简短,强求冰山原则,词语的选用上避虚就实,读起来自然又流畅,一不留神成为了当代文学的经典范本之作。

相关文章

  • 余华《活着》感想二

    给大家推荐余华的《活着》。最近又读了一遍,看到了十年前没有看到的东西,随手记录: 另:发在简书的这篇读书笔记,其实...

  • 余华《活着》读后感

    余华《活着》读后感 2018.7.7(文白) 完整二刷了【余华】《活着》原著和电影。“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 是怎样的《活着》来支撑着我们活着

    ____读 余华《活着》有感 余华说:“日出...

  • 读《活着》║ 活着就是胜利

    这两天第二次阅读了余华的《活着》。 《西雅图时报》在评论余华的《活着》时说:“阅读《活着》是一种残忍的阅读”。我于...

  • 活着 ——余华

  • 1

    活着-余华

  • 活着—— 余华《活着》

    活着的力量,是来自于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 无法改变历史, 只有顺从历史, 或政治疯狂, 或人性懦弱。 ...

  • 《活着》 余华

    余华这本书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心里感慨万千,觉得余华的描写真的非常的形象生动,让人读的心里凄凉。 福...

  • 余华《活着》

    1.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

  • 《活着》余华

    《活着》 这是第一本让我在翻开第一页的时候,就忘记了自己是谁、自己在哪里、自己在做什么,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人、事、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余华《活着》感想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si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