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研的问题与困境

教研的问题与困境

作者: 糊涂啊 | 来源:发表于2023-08-27 21:52 被阅读0次

1.从教研员的视角去观察,您认为当前教师教研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学校有两项大工作:其一是常规教育教学工作,其二是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这两项工作要做好都需要借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以案析理,以案促升。那么当前的教师教研并不是理想中的状态。

(1)教研的内容上级或者学校没有详细的要求。深度、精度、高度不够,更多针对知识和技能的教研,针对学生发展、学术研究、学科综合等方面研究的少;

(2)教研的主题开展不够系统。一些热点教研主题如项目式,跨学科等开展的散乱,不能常态化、持久性差;

(3)教研的精致性不到位。因为教研时间短,且在教研前缺乏对教研没主题的论证和探讨,缺乏有品质、有高度的教研;

(4)教研的针对性不够清晰。教研的形式过于单一,活动相对单调,针对青年教师、针对名师、针对不同层次需求的群体,缺少多元化的教研活动开展体系;

(5)教研活动的考核评价不完备。教研考核没有具体的可推行的评价机制,只能通过时间,参与情况来作为考核要点,使得教研活动形式大于内容。

(6)教研的融合性不到位,教研活动多是单纯的“团团坐”模式,教研与技术、与跨领域、与其他资源等的融合度缺失,教师不仅是瞄准本学科,还要跳出学科看学科,听听他人眼中的学科,听听专家眼中的学科;

(7)教研的成果意识淡薄。教研活动以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抓手,经过讨论,形成一个大家都有共识的结论,以记录教研活动流程为主,鲜少有以论文,专著为成果形式的出现。

2.身为教研员,您在组织教研的工作中存在哪些困境?

答:  回答这个问题前,思考三个问题,教研的问题是教研员的问题吗?是教师的问题吗?是组织管理的问题吗?

区域教研氛围营造,教研效果评价一大部分来自于教研员自身的学科功底、学术水平、组织能力和工作态度。教研员处于一个研而不教的状态,使得教研主题不够完全的贴近教师的实际问题。同时与教师的沟通没有深度到位,专业力、引领性、号召力达不到老师所期望的要求,使得教研活动开展没有预期的效果。

现在这个时期,学校老师的课业负担非常繁重,工学矛盾也是教研活动开展过程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很多老师还意识不到贴近教学实际的教研活动是对自己教学的一种有力推动,所以老师的教研意识和工学矛盾是教研活动顺畅开展的又一困境。

一些学校领导认为教研活动开展是上级教育管理者的工作,教师专业素养不是靠这些零星的教研活动来提升的,一次活动如果学科全员参与就会使得一些班级课程无法调配,增加教务处工作量,所以当教研活动的效果无法显性的时候,学校管理部门也会成为教研活动开展的困境。

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您需要什么样的教研?对“真教研”有什么期待?

有引领:教研团队有高水平的人引领指导,让每一次教研能有真实的收获。有主题引领,研讨时一切有标可依,而不是各说各话。

有计划:教研组提前把一学期的教研主题和教研计划列好,提前做好论证,每次教研老师们都是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真正反馈老师们教学中的实际难题的。

有氛围:教研主题能真正的引发教师的思考,引发教师对教育的热情,让每个老师都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心平气和又激情澎湃。真正的真实地解决教育部分难题。把一起教研的老师拧成一股绳。

有主题:教研源于现实教学问题,规划好教研主题,时间上要有逻辑性。从以议论教师为主到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为主,希望更多的教师去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

有复盘:“真教研”的主要负责人要及时记录教研开启前、开展活动时和活动后参与者的种种表现,及时复盘了“真教研”活动,记录下自己思考的痕迹。以备以后“真教研”活动借鉴。

  我需要的教研既能贴地飞行,又能仰望星空。我们在教学中难免遇到各种教学难题,我期待的教研是团队能够聚焦于现实的疑难问题进行探究,用专业的眼光发现问题,用专业的思维探讨并解决问题,进行贴地飞行的研究。

      “真教研”的进行需要团队的发力,从我目前的感受来看,一个“真教研”团队需要有一名足够专业的领队进行方向把握,其次要有开放的团队氛围以及明确的管理制度,最后就是众人真心的参与,没有热情的教研是不长久的。

我对“真教研”的期待:

1.真诚:

真教研首先要有“真诚”的心,愿意“躬身入局”,真诚对话,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真诚是真实教研的基础。

2.虚心:

带着谦卑心,带着学习的心态,用心观课,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思维碰撞,产生更新、更全、更准的观点。

3.有备而来:

真教研不应该临时抱佛脚,就像学生要预习后走进课堂一样,教师要先解读文本,熟悉教学设计,对教学设计有先前思考。如此,观课议课才有深度,教研才体现“真”。

4.聚焦核心问题深度对话:一研一得,聚焦事先给定问题进行观与议。当然,不排除生成问题。

5.逐渐走向“理论加持与生本实践结合”:教研有理论,才有深度。教研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生本”意识,生本实践课堂很重要。

相关文章

  • 2022-04-24锋言风语1045:问题式教研

    “问题式教研” “问题式教研”在于直面实践中的真实问题。教研组以问题挂牌式的教研模式,将遇到的问题呈现在“问题板”...

  • 主要阶段性成果及社会影响 - 草稿

    1.“ 校本教研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调查分析 为了深入解我校教师对本校教研的认识,学校目前教研活动形式、活动...

  • 【新教020】校本教研共同体:教研员与学校

    一、教研员与学校合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1、教研员由于视野所限,在指导中小学教师从事校本教研活动时,要克服自身的狭隘经...

  • 《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读书打卡第1341天

    叙事治疗使用“问题故事”与“支线故事”来区分一个人生命的不同状态,当事人带着某种困境或问题前来,这种充满困境的故事...

  • 校长堡 | 教研如何做

    教研可以说是我们每个机构都要面临的问题,如何做教研,如何做好教研,甚至如何招聘教研人员,如何培养教研人员,以及教研...

  • 师资流转的想法及步骤

    1、农村土地流转的具体操作,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与当前师资少具有相似点; 2、农村教育困境:师资不足,优秀人才难存留...

  • 语文教研评课人应该说的话

    1.建议多说问题。教研教研,就是通过个人的教学展示,旁听者听了之后结合文本内容以及教学思考与执教者进行共同的探讨。...

  •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分享七

    带着问题去教研 新教育有效教研的校本教研流程建议如下: 从流程图可以看出来新教育教研...

  • 张贵栓:教研人在旅途(六)

    构建一个“互动式”的教研环境是个问题,常言说得好:“问题即课题”。教研人懂得这话。 程实老师自走上教研工作岗...

  • 问题意识培养的时机

    在数学教研中,游琼英老师提醒我们,聚焦四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问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研的问题与困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tb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