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研中,游琼英老师提醒我们,聚焦四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问题解决的意识要注意:问题意识,方法与策略,合作交流,评价反思的意识。其中问题意识指教师要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的意识。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真问题,并以学生的真问题为起点进行教学。
今天有一节练习课,内容为:

解决问题(3):
环节一、读题审题:圈关键词,大车小车搭配乘坐,给出乘车方案(方法,计划
)。
环节二、探究应用:写出乘车方案?
1. 独立思考(3分钟)
孩子们的思考有如下情况:
25÷7=3(辆)······4(人) 需要3辆大车和4辆小车。
3×7=21(人) 21+4=25(人) 需要3辆大车和4辆小车
还有不知道如何下笔······
在思考过程中,好多同学皱起了眉头,举起了小手,我悄悄地走到他旁边,
生:老师,这个可以画表格吗?
生:老师,怎样才不浪费呢?
谢谢这两位同学,让我明白,这里是一个可以让孩子们提出问题的地方。
再给了2分钟,孩子们思考得差不多了,我请孩子们提问
师:在刚刚思考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问题吗?
生:怎么搭配不浪费呢?
生:怎么写算式呢?
生:能画表格吗?
生:能画图吗?
生:是用乘法还是除法解决呢?
(我心里窃喜,这些问题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和核心啊!)
带着这些问题,让四人小组讨论,其中的哪些问题你能解答。
全班交流:
问题一:怎样搭配不浪费呢?
生:每辆车都坐满的话,就不浪费。
问题一:这个问题可以画图吗?
生:可以,
师:你来画一画,下面的同学说说你对画图法的想法。
生:画图法能够找到答案,就是有些麻烦。
生:画圆圈麻烦,可以画数字图。
师:你来画一画。
问题二:能写算式吗?如何写?
生:可以
师:你来写一写并讲一讲你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
生:25÷7=3(辆)······4(人) 需要3辆大车和4辆小车。
3×7=21(人) 21+4=25(人) 需要3辆大车和4辆小车
所以这道题目既可以用除法解决,也可以用乘法解决,
问题三:能画表格吗?
生:能,画一画

继续讨论其他方案填到表格里:

讨论2辆大车和4辆小车这个方案可以吗?为什么?
讨论剩余座位最多几个?
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解决问题。
·······
只要教师有了问题意识,在学生有疑惑的地方,把握好时机引导学习发现并提出学习上的真问题,才能产生真学习。
其中的一个时机就是在孩子独立思考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