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胡同的故事》:北京胡同的趣闻与哀歌

《胡同的故事》:北京胡同的趣闻与哀歌

作者: 祥林二嫂 | 来源:发表于2018-09-19 11:49 被阅读107次

一直对北京的胡同特别感兴趣,都说那是北京最有特色的地方,最能够展现老北京的人文风情。可惜我一直没去过。直到看了《胡同的故事》才算是弥补了这个遗憾。

这本书以北京胡同作为基点,精选了四十多位著名作家关于北京胡同的记忆,从名字到趣闻,从文学作品到历史轶事,全面地记录了北京胡同的兴衰历程,展现了北京胡同迷人的魅力,更揭示了它重要的人文价值及历史价值。

《胡同的故事》:北京胡同的趣闻与哀歌

《胡同的故事》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它介绍了很多老北京胡同里的趣闻,让我们得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土生土长的京城里的人和事。

其中最震撼的故事,是冯牧写的“丰盛胡同”。故事是抗战时间发生的。卢沟桥事变不久,北平就沦陷了,冯牧因为患上了严重的结核性肋膜炎,无法跟随大部队一起行动,被暂时留在了北京城。作为一个抗战积极分子,他家里有很多“不该有”的书,这些书,险些给他闯下大祸。

有一天有两个日军来到他的家里进行搜查,在这之前,他的几箱子书籍已经托胡同里的车夫给运到了安全的地方,但日军搜查的时候,他突然想起,枕头里还有一本。就在日军马上就要搜查到枕头的时候,他家的佣人突然端着茶水应声而入,冯牧马上将东西转移给他,对他使了个眼色,佣人立刻领会了他的意思,并帮助他躲过一劫。

不得不说,正是这个年纪轻轻的佣人,用他的机智和勇敢拯救了冯牧。而这无疑只是一个简短的缩影,战乱与灾难面前,北京人的精神与气节在这个小胡同里,彰显得淋漓尽致。

《胡同的故事》:北京胡同的趣闻与哀歌

《胡同的故事》是非常客观的,在记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时,它不止记录好的,也不避讳坏的。总是尽可能地,为我们展现那种生活的全貌。

印象最深刻的,有样一个故事,是韶华写的“十户长”。

十户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韶华曾经短期居住在一个像兔子尾巴的小胡同里,胡同共十户,其中有一户不怎么讨人喜欢的单身女居民,姓马。

这个马姓的女人是个没儿没女的寡妇,在单位里,似乎是个不小的官,人称“马处长”。马处长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严以待人,宽以待己。”她时常以“训导员”的身份出现在街坊邻居生活里,批评人家浪费水,自己洗个菜叶却要哗啦啦放上半天,批评人家收音机开大了,没有群众观念,自己却经常不分白天晚上地咿咿呀呀地唱歌。

这样的事有很多,读着读着,就会觉得,马处长这个角色,在眼前逐渐丰满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丰满的不仅是她,还有小连院里那些热热闹闹的,鸡毛蒜皮的生活。

《胡同的故事》:北京胡同的趣闻与哀歌

《胡同的故事》也是一本很忧伤的书,它是很多文人起步的基点,被写进了很多的文学作品中,是电影最好的取材之地。但却陷身在发展的浪潮里,面临着消失的命运。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会发现,原来的北京胡同,都有很多有趣的名字,比如王寡妇胡同、屎壳郎胡同、小羊尾巴胡同等等,当然这都是更名以前的叫法,听来不禁觉得古时候老北京给胡同起名字真是随意,而这随意中,也透漏着种种的故事。这些故事,若不是在书中被提及,想必都会随那“乳名”一起被人忘了。

如今,我们再去查看这些胡同的时候,就会发现,绝大部分都已经“更名换姓”,甚至让人不知所云。那些“吐掉了渣”的,不“文雅”的名字,正在随着那段记忆和历史,一点点消失……

《胡同的故事》:北京胡同的趣闻与哀歌

北京胡同是很多文人生长的地方,这也决定了它在文学界的地位,说明了为什么那么多文学作品,都是以它为北景,去讲述老北京的生活。

老舍就出生在这样的小胡同里,小胡同里的经历和生活给了他很多的灵感,成为了他日后创作不竭的灵感源泉。在那个小院子里,他感受到了生活的重担,感受到了活着的不易,感受了寂寞与孤独。这些在日后,都被他写进了作品里,为我们还原了那个时代穷苦人民生活的真相。

如果没有胡同,还是否会有老舍,我不敢说。只是确定的是,这样的胡同,正在一点点消失,那些拥有胡同记忆的人,也在一点点老去,不知几十年后,或者几百年后,还会不会有这样一个作家,出生在胡同里,感受着胡同的气息,书写胡同的文化。

《胡同的故事》:北京胡同的趣闻与哀歌

不可否认,胡同中的生活,与现代的高楼大厦相比,也许会有诸多的不便,而严重过载的城市,急切发展的城市,似乎也难以容许这样土地利用率极低的建筑存在。但它仍旧是一代人的记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记录着老北京近千年的发展历程。一旦失去,就再回不来了。

庆幸至少还有一本《胡同的故事》在,那一字一句里真挚的回忆与情感,总能帮我们留住一点胡同的味道。只是仍愿如萧乾所说,希望北京的胡同,能多留几条。

相关文章

  • 《胡同的故事》:北京胡同的趣闻与哀歌

    一直对北京的胡同特别感兴趣,都说那是北京最有特色的地方,最能够展现老北京的人文风情。可惜我一直没去过。直到看了《胡...

  • 租房 9 個月,北京廚師把 29m² 空間變小北歐

    自北京胡同的故事 厨师吴先生在胡同里上班,也在胡同里生活。北京香饵胡同内的餐厅 "白老虎屯 White Tiger...

  • 北京的老胡同儿

    北京十年,胡同就是逛不够,流窜在胡同里,总有种稳稳的踏实感。读了《胡同的故事》更是兴趣盎然,于是在十一假期,如约与...

  • 老北京胡同儿

    我喜欢老北京的胡同儿,好看,温暖,有故事,有历史。胡同儿才是生活。

  • 走进北京的胡同,与时光对话——《胡同的故事》书评

    我和老公都爱旅行,但我们都有个特点:无论去哪个城市,都很少去景点,而是热衷于穿梭在大街小巷,探寻当地人的生活气息。...

  • 我的摄影作品:胡同里的小店

    胡同是北京的符号! 胡同,也叫“里弄(lòng)”“巷弄”“巷”,北京的胡同非常有名,甚至有一种说法:胡同是北京的...

  • 乾隆时期这条胡同叫风筝胡同 老舍晚年曾在此写出龙须沟

    这些日子一直在写北京胡同的历史,北京这些胡同,有些已经很不起眼了,但就是这些很“低调”的胡同,蕴藏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 北京的胡同

    我喜欢南方的小巷,南方的小巷总让我想起戴望舒笔下那位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我也喜欢北京的胡同,北京的胡同给我完...

  • 北京的胡同

    胡同是北京的特色。其它城市也有很多类似的城市布局,但南方一般叫巷子。北方除北京外,胡同在城市建设中没有形成规模,因...

  • 💁北京的胡同

    ——读夲好书 听段故事 北京的胡同成百上千,有着800多年的历史,北京胡同那是京味儿文化的精髓,老北京的味儿就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胡同的故事》:北京胡同的趣闻与哀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ti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