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章精选想法
996工作制,不应被倡导,也不该被批判

996工作制,不应被倡导,也不该被批判

作者: 一只旅行的猫在魔都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22:44 被阅读45次
图片来自微博@云朵插画

今天早上睡醒顺手刷了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的动态:我亲爱的老板大概觉得我太辛苦了,给我发了996,今天是7了,好像可以休息了…

想到这两天网上疯传的996的讨论,我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她。她是我身边最996的朋友了。我和她原本是上一家公司的同事,几乎同一时间从上一家公司离职,我继续待在了旅游行业,而她转行去做了房地产业的新媒体。从此她的朋友圈基本上都是加班,出差,组织活动的动态。我们的小群里,偶尔还会在一起回忆一下从前,而她基本上都是两三句话过后人就潜水了,说是去忙了…今年我们抽空约了一波,她说她打算离开上海去杭州了。因为一个人在这里打拼,工作太累了,又不敢妄想能在这里扎根,继续坚持的意义不知道是什么…

图片来自微博@云朵插画

我曾经也经历过这样的生活,倒不是严格意义上的996,但是比996更辛苦。早上8点上班,到晚上10点下班,最晚的一次是凌晨2点下班,连着上了半个月没有休息过。这样连轴转的后果是导致一个月生理期没来。这样的生活我不敢想象再来一次是什么感觉。总之实习结束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绝不从事酒店行业。

马云所说: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996,你什么时候可以996?你一辈子没有996,你觉得你就很骄傲了?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我请问大家,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你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这么长的一段话翻译成一句中国的古话就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要在本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图片来自微博@云朵插画

对于马云的这番话,我认同他的中心思想:年轻的时候应该努力工作。但是关于他细节的部分我有两点不认同的地方。

第一,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我个人认为,并不存在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延长工时意味着成本的直接增加,还会因延长工时而导致员工的抱怨,导致员工心生不满,工作效率降低。从性价比上来说,并不是一件值得被推崇的事情;从员工角度来说,人生的全部并不只有工作,还有生活。996意味着生活的空间完全被工作占据,除非钱给的非常到位,不然不会愿意牺牲自己的生活空间。

图片来自微博@云朵插画

第二,不996努力工作,就不能实现成功。这句话的点在于什么是成功?每个人对于成功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我想起小时候看的一个故事。一个富翁和一个流浪汉在沙滩上相遇,流浪汉懒洋洋的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富翁问他:你为什么在这里浪费大好的时光不去工作呢?流浪汉问:为什么要工作呢?富翁说:工作才有钱呀,有了钱你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了。流浪汉问:你有这么多钱你要拿来做什么呢?富翁回答说:我要在美丽的沙滩上舒舒服服的晒着太阳什么也不用做。流浪汉回答说:我现在不就是在晒太阳吗?这又让我联想到前段时间流行的佛系讨论,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在过着低欲望的生活,并不一定需要很多的金钱,很高的社会地位才会认为自己是成功的。所谓成功,在我看来,能够靠自身的力量满足自身以及与自身相关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就是成功。

图片来自微博@云朵插画

回到996工作制的问题上,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好或者不好的事情。年轻的时候是应该努力奋斗没错的。但是996是否意味着一定就是努力?没有996就不努力了呢?这些都没有绝对的答案。在我看来,你其实是有自己的选择权利的。996绝大部分都是互联网公司,在我身边除了开头提到的那位女生,并没有其他的人是在996的工作着的。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常态。

公司愿意给员工提供996的工作条件,肯定是因为相对于多支付出去的成本,员工多创造出的收益更高。而员工愿意996,无疑是因为多出的工时和在该工时内给公司创造的效益,能够给自身带来更多的收入。但是无论是从公司层面,还是员工层面来说,996的工作效率与收益性价比,肯定低于965正常工作时长的效率。因为人毕竟不是机器,无法长时间保持在一个高校的状态,需要劳逸结合,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但是,公司愿意给员工创造这个条件,员工愿意为了收入接受条件,用一句可能不是很恰当的话来说,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图片来自微博@云朵插画

所以,对于网上两边倒的意见,我选择中立。有句话叫做存在即合理,虽然合理的不一定是对的,但是也不一定就是绝对的错。我觉得,996工作制不应该被倡导,但是也不应该被批判。作为员工,你确实是有正当的权利维护自己每周不超过4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的;对于企业,如果有员工愿意牺牲自己的个人的时间和空间,花更多精力在工作上,企业为这样的员工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薪水或者更高的职位,也是理所当然的。

对于我来说,我可能不能接受996的工作。因为身体需要休息,我知道我自己无法长时间进行工作。但是鉴于行业的特殊性,虽然不用996的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但是我却必须得7*24的随时准备工作,因为可能随时有客户咨询;而像施同学,他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长比我多2个小时,分单双周,也就是每个月比我多56个小时的工作。但是他下了班回到家相对处理工作的时间会比较少,能够比较安心的休息。

图片来自微博@云朵插画

所谓996,只不过是职场上一个普通的选择题而已,并不是非对即错的判断题。你觉得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96工作制,不应被倡导,也不该被批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ue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