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源自《红楼梦》第二回智通寺的一副对联,欧阳去年感悟最深的一句是“假到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今年的她感悟最深的是“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今天闺蜜在群里给大家分享了一个购物返现的渠道,她当即炫了一波彩虹屁。然后又自我吐槽去年花168买了两朵热缩花的缺心眼儿行为。因为她今年发现绢花比热缩花更好看。在闺蜜手里都可以买一套妆面了,她就买了两朵花。以后不懂的不乱买,跟着懂的人买……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一个阶段,就是工作到了一定程度后,终于可以小小的奖励自己一下,给自己入手一个平时不会买的物件儿。尤其是那种在身边多数人看来性价比实在不高的东西,比如女孩子七八千的美容仪,还有几万块钱的包。男孩子买的机车摩托,还有配置比较高的相机等……都会有一个由俭入奢的阶段的,更务实一些的人可能会给自己买一套房子。也就是世俗标准所衡量的某种意义上的“独立”,象征着一种突破和成长。
老一辈们经历的多,见证了改革开放前后日子的艰难。他们会跟我们说以前用的都是粮票,以前甚至没有肉吃……他们总有一种担心,担心他们的孩子会变得骄奢淫逸,担心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孩子花个钱就像割他们的肉一样,添置个物件儿也要被阴阳怪气几句。于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出现,来干扰和抑制这一进程。如此一来,孩子被压抑的物质欲望迟早会膨胀开来,因为物极必反。比物极必反更严重的是,这会给孩子带来一种物质上的“不配得感”,从而导致精神上深深的自卑——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而我却没有?本来只是劝导不要铺张浪费,却扼杀了孩子的自信和成长,简直得不偿失。
她有时候觉得周围一些父母的教育是畸形的,不仅仅是父母,还有一些没有边界感的“朋友”总会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做一些让你emo的事情。作为前辈,你年轻过,你也做过一些热血的傻事,也为自己的无知和冲动买了单。所以你说,你不想对方步你的后尘。可你不知道的是,每个人该走的弯路,一步都少不了。有人喜欢直达,就有人喜欢弯抄。反正条条大路通罗马,无非就是早到和晚到的区别。甚至,每个人对弯路的理解和定义是不一样的,你以为的弯路,恰恰是别人的天赋。你说别人不听你的是她自以为是。可是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而去定义别人的人生,难道不是更加自以为是吗?凭什么你自己不行,就觉得别人也不行?还有,犯错是年轻人的必修课,不能剥夺他们犯错的权利。有些糊涂青年期犯是少不更事,到老了就是老不正经。你也年轻过,他们只是正年轻着。他们不会永远“犯错”,正如他们也不会永远年轻。
欧阳并没有鼓励犯错,只说不要过度压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两年逐渐开始对很多事保持沉默,是因为无论多离谱的事情她都能找到正向的那一面。并非生活没有负面的东西,只是尽量不去做负强化。
这个世界是周而复始的,一场又一场季节的更替,一次又一次命运的轮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有自己的求而不得,也都有自己对自己的成全。听了很多故事之后,她发现有些大家眼里所看到的缺陷,恰恰是别人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圆满。成年人不是在负重前行就是在饮鸩止渴,所以慢慢学会不干涉。毕竟,不打扰也是一种温柔。
她回看了小学时候最爱看的《天外飞仙》,有了不同的感悟。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劳夫子和二仙女的“爱到不爱”,就是上官浩琪,成也自尊心,败也自尊心。尤其是上官浩琪的祖上三辈风光鼎盛,作为独子每天被一个爱慕虚荣且极度爱摆阔的奶奶各种pua,“你是我们上官家的希望呀!整个家族的荣耀复兴就靠你啦!”从衣食住行到谈婚论嫁,事无巨细全面管控,从早到晚巴拉巴拉,他压力山大。他奶奶一生只做一件事,守着上官家的大宅子,四处借钱维持着最基本的体面。死撑着,树倒了,就是不让猢狲散。然后所有目光全部集中在浩琪身上,“鸡娃”界的天花板,只要好好读书,别的都不用他管。
说幸运是幸运,说不幸是真不幸。从小背负太多的孩子,敏感又脆弱,自卑且自大。他坚信一切靠自己,试图改变上官一家因为救猫妖而被上天诅咒的命运。心气高本身不是坏事,可是他内心抵触朋友的帮助。武状元比试时,地瓜没尽全力,把机会让给了他。后来得知这件事,他非但没有表现出半分感激,反而是痛苦,痛苦自己的朋友欺骗他,埋怨为什么地瓜不来一场公平的比试,让他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一生要强的浩琪,甚至觉得这是施舍,是侮辱,是看不起他。因为“让”这一个举动,似乎有点居高临下的意味,给人一种“你不如我”的负面感受。他就陷入了那种一面感激不尽,一面自我怀疑的痛苦之中。虽然最后他也得到了自己的救赎,只可惜英年早逝。
有时候,自尊心太强的人是很难相处的。别人想要伸手拉一把,都要考虑一下用什么姿势不会扎到对方。生怕一个不小心,赠人玫瑰,手无余香就算了,还被嫌弃玫瑰有刺。希望自己永远不要成为一个既爱玫瑰的美,又嫌玫瑰刺多的人。
欧阳总是一写随笔就会跑题,只能强行拉自己回正题来。为什么会提到上官一家呢?因为和《红楼梦》里的贾家也有点像,同样一个大家族由繁荣昌盛走向衰退凋亡,同样的独儿子被寄予厚望,也是同样的奢靡无度。哪怕日渐式微依旧强撑表面,而内里早已腐朽破败。何必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