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书很容易,但是把书中知识思想变成自己的,这件事并不容易。
我之前也很喜欢看书,大学的时候少说也读了几百本书,更不要说上班之后了。但是直到几年前,我才真正对读书有了新的想法。
从那之后,我便开始致力于做到精读书籍,并将书中知识活用在生活中。
要想做到这一点,只需要四个步骤,但是每一个步骤都认真做下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我自己也在不断的践行和努力中。
-
理解
第一步就是理解书中的知识。听起来十分简单,但是有意思的是,我们的大脑会欺骗我们。比如说,一个知识点,你觉得自己懂了,而事实上,你并不懂。
如何来避免这个问题?
很简单,反复阅读。
孔子在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经常反复阅读同一本书的人,恐怕会有类似的经历。当阅读第二遍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一些句子非常有意思,而自己在阅读第一遍的时候完全没注意到。
或者是,几年之后再拿起同一本书阅读,你会发现自己竟然像是在看一本新书!
简单来说,遇到好书、经典的书籍最好能够多读几遍。
直到自己真正有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可能你觉得,那我怎么知道自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呢?借用别人的一句话说,“当最高快乐来的时候,你自然会知道”。 -
笔记
比较推荐视觉笔记。
特别推荐的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一个很大的好处在于,一旦你将书中的内容变成了导图,那么当你看到这张图的时候,你很快就能会想出来书中的内容。
我上大学的时候用思维导图做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笔记,期末考试拿到了班上的最高分90多分,满分100分。
东尼伯赞是思维导图的创始人,他针对思维导图写了一套书籍,帮助我们学习记忆甚至于做决策。
思维导图的制作也十分简单,只需要把握住一个核心,用不同颜色作为分支,同时记录关键词,如果有图片自然最好。
以下是三种软件做出来的这篇文章的思维导图,如果感兴趣,可以试试看。
东尼伯赞的imindmap
XMIND
mindnode -
思考
前两个步骤是铺垫,这一个步骤才进入关键。
如果你之前并不是十分擅长思考,不擅长写读书感悟,我比较建议你随便写写自己的想法。
具体做法是:找到书中你觉得非常精彩的句子,让你感触很深的句子,写一写自己的想法,字数不必多,但是要有。
当你可以轻易做到这些的时候,就可以试着从宏观上来看待这本书,试着对书籍进行分析:
作者的观点我是否赞同?为什么?
作者引用的事例是否是真实可信的?
作者的论证方法有没有什么问题,导致他的结论完全是错误的?
如果是我,我会如何优化这本书?
这本书里有什么地方写的很好?
有什么地方我可以应用在生活中的? -
实践
是的,最后一定要问自己,如何应用在生活中。
所有的阅读,最后指向的都是实践,都是改造我们的认知和生活。
就好像,你看了我这篇问答,觉得我什么地方写得好,可以用在你的读书中。那么就请一定坚持。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绝对没有任何收效的。
最后,总结一下,想将书中的知识化成自己的,需要重复阅读达到真正理解,需要视觉化的笔记让自己过目不忘,需要深入思考辩证看待作者,需要应用于实践改造生活。
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具体的方法,可以关注我或者在评论上回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