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荡中沙家浜(七)

作者: 风之舞555 | 来源:发表于2021-10-31 06:16 被阅读0次
风之舞摄

青青芦苇荡,抗日旧战场。

话说叶飞部队留下的数十个伤病员,面对日伪顽匪相互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抗日群众的支持帮助下,一边养伤,一边坚持组织抗日斗争。在不长的时间内,又发展成一支拥有六个支队的抗日武装。“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六师第十八旅。

1958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在深入挖掘的基础上,根据真人真事创作出了沪剧《芦荡火种》,生动再现了阳澄湖畔芦苇荡里新四军伤病员不畏艰险、重建武装、坚持抗日的斗争事迹。

《芦荡火种》上演后一炮打响,在戏剧界和观众中引起了广泛兴趣和强烈反响,仅上海一地,就有不同剧种的9个剧团对《芦荡火种》进行移植,而在全国演出《芦》剧的竟有31个剧团之多。

1963年,北京京剧团接受了改编沪剧《芦荡火种》的任务,最终这部经典样板戏为何定名为《沙家浜》,这其中又有着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风之舞摄

相关文章

  • 芦苇荡中沙家浜(七)

    青青芦苇荡,抗日旧战场。 话说叶飞部队留下的数十个伤病员,面对日伪顽匪相互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

  • 梦幻沙家浜(上)

    迷幻沙家浜(上) 北鲁/图文 暮春时节,走进了江南湿地旅游区沙家浜,穿行在连天连地的芦苇荡,脑海里映现着京剧“沙家...

  • 芦苇荡中沙家浜(十二)

    如今,沙家浜整个景区接合天然芦苇荡,都是按照京剧《沙家浜》故事及当地风俗规划来设计的,而来景区旅游者尤其是一些上了...

  • 游沙家浜略记

    对沙家浜的初步印象,是小时候看陈道明和许晴演《沙家浜》的电视剧,其中的景物也只是止步于芦苇荡。我想这景区,应...

  • 春到芦苇荡

    文/李元生 春天来了,春风吹暧了江南大地,吹进了沙家浜的芦苇荡。每当这个芦苇生长旺盛的季节,我总是要到芦苇荡里来看...

  • 沙家浜里的伤病员

    文/余光 沙家浜位于江苏常熟市南隅。70多年前,新四军和沙家浜人民在这浩瀚的芦苇荡里展开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战,...

  • 芦苇荡中沙家浜(三)

    原来,照壁上金光闪闪的几行题词,是1990年5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叶飞故地重游,在沙家浜芦苇荡边回忆当年...

  • 芦苇荡中沙家浜(一)

    带着一种敬仰与崇敬,我们来到了这片红色革命旅游胜地——沙家浜。 沙家浜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东南郊,距离市中心大约有10...

  • 芦苇荡中沙家浜(二)

    走进景区大门,在一块圆形花坛的正前方,矗立着一块巨大的浅灰色照壁,上面密密麻麻地书写着几行字。走近一看,上书: 沙...

  • 芦苇荡中沙家浜(四)

    1939年5月,叶飞奉命率团与无锡、江阴等地游击队合编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任副总指挥。 此后,在阳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芦苇荡中沙家浜(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vsaltx.html